张长义 董惠英
摘 要:课堂是落实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场所,向课堂要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而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结合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坚持以新的小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优化各个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特别是要重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程标准;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0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24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要求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实际上,课程改革以来对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究一直在尝试。所谓高效课堂是指通过有效、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而且能够达到较高教学目标的课堂。高效课堂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够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且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提升教学实效性和课堂教学的社会效益。从现实来看,虽然打造高效课堂的呼声很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这需要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那么,如何才能够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直面问题,明晰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必要性
新的小学课程标准指出,处于义务阶段的小学数学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其目标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适应学生差异性,使学生人人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人人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够获得发展。这体现了小学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也符合新时期教育要求。但是从现实来看,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1.角色不明确,教师权威性太强。新课改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要求要以学生为中心,即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要围绕学生需求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还是在“垄断”课堂,坚持教师权威性,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太少,导致学生在课上比较被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这往往使课堂气氛压抑,甚至出现“死气沉沉”的问题,这肯定会影响课堂教学实效。
2.培养目标单一,不符合新理念要求。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课堂,要立足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也就是要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全面融入教学中。然而就现状看,虽然大多数教师也在努力做出调整,但部分教师往往只追求知识的落实,瞄准在学生“分数”上面,而对于学生能力,特别是方法引导和价值观引导关注不够,这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3.对新课改理念把握不准,存在形式主义。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要有效参与课堂,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部分教师认为应该多让学生进行活动,结果课堂上各种活动“泛滥”,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教学的实效性不強。特别是有些学生对于这样的学习模式不太适应,在活动中成为“观众”,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这些现实问题势必会影响教学的实效性。
构建高效课堂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标,也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它能够使传统课堂焕发生机,使学生真正“动起来”,体现数学课堂的生命力。同时,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通过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二、课前精心准备,充分备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教师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上课的质量。所以,要想课堂上推进有序,扎实落实,课前的备课准备必须要充分、全面。
1.备课要备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以及开展教学的依据,也是评价课程的指南。同时,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数学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内容,都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和评价建议。熟悉课程标准,并且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大且准确的方向,减少了教学中的无用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备环节。
2.要备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居于核心地位,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学情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备学生首先坚持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备课环节,教师要针对学生层次差异注意分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整体,也要顾及特殊学生,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能够有所发展。其次,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因为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根据学生已知积累再到新知识的学习更容易实现知识的衔接,降低学习的难度,便于学生接受新知识。
3.要备教材。小学数学教材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主要依据和参照,也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呈现。对教材要灵活应用,用教材教数学而不是死板地教教材。应用好教材需要认真地研究教材,要在课程标准理念要求下来解读教材,把握好教学方向,厘清重点、难点。要注意换位来阅读教材,也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具体解读教材内容,预估学生学习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整合、取舍,这样就能够使教学设计更加契合学生需求。还要把教材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梳理好,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抓好局部与细节,特别是教材中的图片、旁注文字、提升语等,融入教材应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辅助教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