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赛春
摘 要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宜兴紫砂壶素来有人间珠玉的美称,在我心中,它也确实如珠玉一般照亮我的人生,让我的思想、情感都有了寄托。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审美的日趋多样化,紫砂壶造型也日益多样化,光怪陆离者大有所在,然而,我始终认为一把优秀的作品不是简单地为吸引人们眼球而求新、求异,无论它是趋向于传统还是现代,都应是自身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由个人阅历的感悟而铸就的,这样才能创作出引人共鸣的好壶。本文以紫砂作品“节节高”的创作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传统文化意境。
关键词 紫砂壶;节节高;造型设计;创作灵感
几千年来,中国历经贫困、历经战乱、历经炮火,逐渐成为经济、科技、文化强国,其中积淀的历史文明让人惊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引领着中国人走向富强,也指引我们始终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紫砂文化相对于漫长的中华文明虽是后起之秀,但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与中华文化相互交融,始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在不失传统主流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开拓创新,深受人们的喜爱。“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宜兴紫砂壶素来有人间珠玉的美称,在我心中,它也确实如珠玉一般照亮我的人生,让我的思想、情感都有了寄托。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审美的日趋多样化,紫砂壶造型也日益多样化,光怪陆离者大有所在,然而,我始终认为一把优秀的作品不是简单地为吸引人们眼球而求新、求异,无论它是趋向于传统还是现代,都应是自身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由个人阅历的感悟而铸就的,这样才能创作出引人共鸣的好壶。
1 偶发的创作灵感
雨打風吹不折腰,凛然傲气上云霄。不随花色争春艳,只在严冬展翠袍。冬天的凛风更加寒冷,道路两旁的树木只剩几片枯叶不愿凋零。只有院内的翠竹大多坚挺,以青葱之貌迎接深冬。四季常青的竹子不声不响,却在这零下之时显露坚强。不畏艰苦的品质,是文人风骨的完美体现,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竹子素来为文人所敬重。有节的身躯被看做气节的象征,这是华夏文明的灵魂所在。虽然志节分明,但竹子也有一颗上进的心。竹节层层拔高,好似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些朋友说养竹子太素,不如养些开花的植物。竹子也开花,她们只在旱涝等不利环境中才愿彰显自己的美丽。朴素一世,如果生命将到终点,不妨把此时化作巅峰,正因为竹有万般佳品,所以在魏晋时期便成了文人雅士们歌咏的题材,诗词书画中随处可见竹的影子,例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等等,它被赋予刚正不阿、坚持自我、简约淳朴、谦虚谨慎等品格,成了中国文人气质的象征。纵观紫砂壶创作的丰富题材,没什么能比竹子更清雅。我很向往竹林七贤的生活,在茂竹之下谈儒论道、肆意酣畅。纵情酒诗和山水,忘却世俗与凡尘,文人的筵席须当如是。爱竹之人,不乏有趣的灵魂,他们不求花烂漫,也不求蜂蝶飞舞忙,只求一片青翠的视野,和风吹叶响的几分雅意。隐居竹下未免有点奢侈,那就让充满竹韵的紫砂壶为我们带来竹林之乐吧。
2 风雅的造型设计
紫砂壶“节节高”(见图1)以竹为创作题材,作品采用花器的创作技法,整个壶身是一节傲然成长的大竹段,笔直而粗壮的壶身给人一种归然不动的挺拔之感,壶身并不是规整的圆柱形,而是稍显倾斜,更显劲拔,以此来表现竹子在风雨中岿然不动的坚韧;壶底平足,稳定地立于平面,显示出不可动摇的精神气;壶身饰以竹节线,表现出竹子节节向上的姿态;钮、流、把均为竹节形态,各部位搭配得恰到好处,壶盖为嵌盖,上塑两根小竹为钮,小竹虽细,却也有清晰的竹节线,仿若雨后突破顽石新生,小竹与两边新生几片竹叶为点睛之笔,增添了整把壶的生机,象征着生命的张力;壶嘴为三弯竹枝,并以一细竹枝与壶身相连,壶嘴转折有度、粗而挺拔;壶腹竹段的节点为一条细线,把为竹枝弯曲而成,并贴出一枝竹叶呈风中飘动之态。竹叶飘动,竹枝挺立,骨肉丰匀,骨力十足,灵肉结合,充满灵秀之气,整件作品最大程度地表现出了竹的挺拔、盎然姿态。此壶选用优质原矿紫泥制作而成,醇厚幽深的色泽给人以古雅质朴之感,奠定了作品幽静的基调。夜晚院中竹林婆娑,凭窗倚栏,看竹影摇曳,宛若飞仙,月下竹如碧玉凝芳华,以此壶泡茶,在茶香氤氲中品味茶中滋味、品味茶水的苦与甘,于是所有的尘世喧嚣渐行渐远,留下的是我们最初的心,荡漾在那抹青绿飘逸尘间。
3 结 语
身为一名现代紫砂守艺人,我向往着山林田园之趣,但同时也始终不忘弘扬紫砂文化、开拓创新的使命。或许,这也是竹子吸引我的原因吧,竹子志向高远、刚正不阿,无论是身在山林还是市集,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雨打风吹,它都能坚韧地成长。制壶艺人也该是如此,在纷乱的市场环境下也要保持干净的初心,既不闭门造车,也不随波逐流,而是在不失紫砂传统本质的前提下,把握时代的精神去创作,作为制壶艺人,应该是既有淡泊朴素之心又有争强奋斗之心。
参 考 文 献
[1]史霓霞.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浅谈紫砂作品“竹节提梁壶”的造型设计和文化内涵[J].江苏陶瓷,2019(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