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师值守”5I课堂构建与实践

2021-09-23 12:47黎少辉李建松余心明王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8期
关键词:平行教学内容教室

黎少辉 李建松 余心明 王敏

[摘           要]  针对高校合班大课堂管理难、影响教学实效,多个平行班分别上课,资源需求大,造成重复劳动等现象,构建了一种5I课堂。该课堂具有智能化教室、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平台、学生主动学习的规范模式、教师相互合作实施、教师学生空间相互隔离的属性特征。课堂实现教管分离,一位教师专注授课,课程组其他教师承担后台监管;构建与此课堂匹配的1N3E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法、评价体系等,以保障课堂有效实施。实践证明,该课堂能有效解决合班大课堂与平行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降低教师工作量。

[关    键   词]  5I课堂;合班大课堂;平行班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8-0120-02

一、引言

目前,高校公共基础课大多采用合班教学,合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学资源,减少了教学成本,但管理难,影响教学实效,与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要求课堂规模一般不超过 100人,鼓励小班教学有一定距离[1]。专业基础课多为平台课,授课班级多,一位教师带多个平行班课时,相同内容每周要重复多次讲解,造成重复劳动;如果同一平行班班课有多位教师授课,因教师间的教学能力差异,会出现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课堂管理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基础。出勤率低是大课堂最突出的现象,点名依然是首选,但大课堂点名耗时耗力,且替答现象普遍存在,增加管理难度[2]。为解决出勤考核时效性,指纹扫描仪等实时识别身份的先进仪器被使用。但当学生集体在上课铃声即将响起时赶到课堂时,指纹扫描仪等设备无法迅速一一识别成百人,这会耽误上课。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现象也是课堂一大顽症,通常做法是教师要求学生配合,在课前将干扰课堂的移动通信设备收集起来[3],一定程度上违背科技发展规律。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2018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借助新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提升以数据素养为核心的师生信息素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主要体现在学习资源的数据化、学习行为的信息化、单一教室的智能化管理等方面[4-7],对综合解决合班课及多个平行班上课存在的问题还未涉及。

二、5I课堂设计

以实现高效的多个平行班同时上课及拆解公共课大课堂小班化为目标,全面梳理目标相关的方方面面,提出“一端重塑、两头规范、三台融合”方案(简称123方案)创建5I课堂。“一端重塑”: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重塑与实践,做到“需要(Need)、够用(Enough)、精确(Exactitude)、高效(Efficiency)”(简称1N3E),以匹配5I课堂教学模式;“两头规范”:针对教师教学组织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规范,构建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保障教学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教学效果;“三台融合”:是指传统课堂、教学信息平台、远程智能控制与监控视频信息处理平台融合。该课堂拥有智能化(Intelligent)教室、信息化(Informational)教学与管理平台、学生主动(Initiative)学习的规范模式、教师相互合作(Interde-pendence)实施、教师学生空间相互隔离的(Isolatable)属性特征,简称5I课堂。该课堂符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国家教育政策主基调与小班制趋势。

(一)构建智能教室

学校构建了6个智能化教室,该教室配置双投影屏幕,4个摄像头,桌子分组摆放,4张备用桌子,每组3张桌子,以同宿舍为一个小组,便于管理,4~6个人一个小组,最多容纳48人,学生位置固定,位置信息与后台学生的个人信息一致,学生扫描签到,便于后期视频区域分割与人员行为识别,保持现有多媒体教室的讲台与控制台,控制台可实现双向语音通讯,便于师生交流。

(二)构建远程教学控制平台

5I课堂教学平台安置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中,配置一张半椭圆形桌子,桌子上配置三个控制模块:模块1控制教室门锁、灯光、窗帘等环境控制平台;模块2为多媒体、音响、话筒控制平台;模块3为教学平台。教学平台通过有线或无线双向通讯,同时,该平台具有扩展性,可随着后期教学需要进行功能扩展。

(三)课堂智能管理系统

基于视频处理的课堂智能管理系统利用前期学生分组与固定位置信息以及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要求,实现课堂智能管理,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其工作流程是:采集视频(一帧)—区域分割—出勤检测—判断有无缺席—进行目标行为分析—是否异常—记录。

(四)构建“需要、够用、精确、高效”(1N3E)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需要”是基于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确定其对应的支撑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种类,每一门课教学内容需要从“思想、素质、理论、工具、实践、综合” 六元素中组合选取设计;二是教学内容的选取,课程内容选取应紧贴专业岗位需要,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够用”是指基于培养时间的有限性,在“需要”的基础上选择够用的教学内容;“精确”是在“够用”的基础上精确选择典型任务、典型案例,拆解任务为多个小目标,便于学生清晰了解学习任务,也便于多频次的课堂师生互动,以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高效”是指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教学素材,利于教学内容的多方位展现。

猜你喜欢
平行教学内容教室
探求线面平行中平行关系的寻找方法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不要在教室打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动态分析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