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时期的人群迁徙与马匹贸易

2021-09-23 05:34张合荣张兴香
地域文化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牙釉质同位素盆地

张合荣 张兴香

夜郎是战国秦汉时期形成于云贵高原的古国,《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夜郎在中国西南地区甚至东南亚视野下的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滇东黔西曲靖、昭通、毕节和六盘水等地发现一批极具地域特征的战国秦汉遗址与墓葬,为揭开夜郎文明的历史谜题提供了重要线索①张合荣:《夜郎文明的考古学观察——滇东黔西先秦至两汉时期遗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夜郎文化不仅与百越、氐羌、巴蜀和滇多个地方族群文化互动频繁,其影响甚至波及中南半岛。在越南东山文化和柬埔寨波赫遗址发现过与贵州赫章可乐遗址相似的青铜器与丧葬习俗②杨勇:《可乐文化因素在中南半岛的发现及其认识》,《考古》2013年第9期。,表明夜郎与东南亚青铜文化之间存在人群迁徙。

2004—2005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威宁中水盆地发掘了鸡公山、红营盘、银子坛三类不同时段的青铜文化遗存,建立了滇东黔西青铜时代最为完整的文化序列,为探讨夜郎文明的来源、发展与去向奠定了基础。有幸的是,三处典型遗址中均有人与马的牙齿存留,为我们运用锶同位素方法研究夜郎的人群迁徙与马匹贸易提供了关键材料。

一、锶同位素分析

锶同位素方法在人骨研究中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人口迁徙与文化传播研究。锶有三种稳定同位素(84Sr,86Sr 和88Sr)和一种放射性成因同位素87Sr,87Sr是由87Rb 放射性衰变形成,所以87Sr/86Sr 由矿物形成时间以及矿物内的铷含量决定。锶通过饮食进入人体骨骼和牙齿中替换羟磷灰石中的钙离子,在这一过程中锶同位素不发生分馏,因此骨骼和牙齿的锶同位素比值反映了食物的地理来源。不同地质背景形成了不同的锶同位素分布区域,所以生存在同一个地区的人类骨骼牙齿锶同位素比值具有一致性;而生存在不同地质区域的人类锶同位素比值具有差异性。

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诸国紧密相连,骨骼的同位素分析对于研究二者之间的文化互动非常重要。泰国班清等青铜时代遗址人骨的多种同位素分析表明该地区存在频率较高的人群迁徙现象。红河上游个旧麻玉田遗址人骨的多种同位素分析发现最高等级的墓主来自外地。但是对于地质结构复杂的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地区,现有成果还不足以划分生物可利用锶同位素分布区域,因此通过同位素手段建立该区域的人群的迁徙模式还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本文共测试了51 例人牙齿牙釉质样本,分别来自于鸡公山(14 例),红营盘(3 例)和银子坛墓地(34 例)。11 例马牙齿样品,分别来自于鸡公山(7 例),银子坛(4 例),部分样本照片见图一。牙釉质样品用牙钻从样品本体上切割下来,在体式显微镜下去除风化部分及任何可见的污染物。经弱醋酸超声波清洗后,蒸干,溶解于超纯二次HNO3。所有样本多次高温热解后经Eichron Sr-特效树脂过柱提纯。锶同位素测定工作完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测试仪器为德国Neptune Plus 型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得的数据用同样条件下重复测试的标准Sr-碳酸盐NBS987 进行校正,其平均值为0.710248±12(2s.d.,n=99)。

图一 人牙与马牙样本照片

二、考古与地质背景

1.考古背景

2004—2005年贵州省考古研究所对威宁中水盆地内部的鸡公山、红营盘和银子坛三处青铜时代遗址与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初步建立了该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发展序列。

鸡公山遗址代表了目前滇东黔西一带年代最早的青铜文化遗存(1300—700BC),相当于中原地区晚商到西周早期。鸡公山是一处祭祀遗址,发现大量祭祀坑以及少量墓葬,祭祀坑中发现陶器与大量炭化稻米以及人骨。墓葬均为单人一次葬,葬式主要为仰身直肢,另有少量侧身屈肢葬。陶器主要有单耳细颈瓶、单耳折沿罐、高领罐、双耳带流盆、单耳带流杯、敛口单耳小罐,另有少量杯形口大双耳罐;石器以有段石锛、有肩石锛和弧形穿孔石刀为主;青铜器仅发现小件工具与饰品。有段石锛、双肩石锛、屈肢葬和水稻反映了鸡公山文化与百越文化之间存在关联;大双耳罐的发现证明鸡公山文化也受到沿横断山区南下的氐羌文化系统的影响①张合荣、罗二虎:《试论鸡公山文化》,《考古》2006年第8期。。

红营盘墓地共清理26 座墓葬,年代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700—400BC)②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威宁县文物管理所:《贵州威宁县红营盘东周墓地》,《考古》2007年第2期。。所有墓葬均为单人葬,以仰身直肢葬为主。随葬品中的部分陶器还可见到鸡公山文化遗存的影子,表明它继承了鸡公山文化的部分因素,但是,鸡公山文化中最常见的单耳细颈瓶已经不见。柳叶形铜剑、三角援铜戈、有领玉环的发现表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水盆地深受巴蜀文化的影响。

银子坛墓地发现较早,1978年和1979年分两次发掘墓葬50 余座③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威宁县文化局:《威宁中水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2期;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威宁中水汉墓第二次发掘》,《文物资料丛刊(10)》,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2004年又清理墓葬82座④2004年清理的82座墓葬资料现存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时代大致为战国晚期至东汉早期(400BC—200AD),与曲靖八塔台和赫章可乐墓地基本一致。银子坛墓地在早期阶段吸收有红营盘墓地的某些因素,在晚期突然涌现出该地域自早到晚皆不见的“多人二次合葬”葬俗,这种葬俗在滇东黔西同时期墓葬中基本不见,却流行于滇中盆地滇文化墓葬中。银子坛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也与滇文化青铜器种类、纹饰基本一致,反映了滇文化对中水盆地的深刻影响⑤孙华:《滇东黔西青铜文化初论—以云南昭通和贵州毕节地区的考古材料为中心》,《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李飞:《贵州威宁银子坛墓地分析》,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级硕士学位论文。。

2.地质背景

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主要由石灰岩和砂页岩组成,地质结构简单。黔西高原山岭之间分布有众多的小型山间盆地,一般呈南北长东西窄的枣核状,多分布在河谷上游或分水岭上。这些盆地的成因比较复杂,有的是构造盆地,有的是溶蚀盆地。盆地内地面平坦,土层肥沃,适宜耕作,农业发达,人口集中。中水盆地位于乌蒙山中断西缘,处于云贵两省交汇处,西北距昭通约20公里,东南距威宁约110公里,是一个小型山间断陷盆地,盆地地貌由高向低依次为高原面、湖积台地和河流冲积阶地,基岩为二叠纪灰岩夹页岩。金沙江支流牛栏江从盆地南侧通过,其北侧支流玉龙河发源于盆地北侧的山地,然后东北向西南平行贯穿整个盆地,并在盆地南端汇流后穿越玉龙峡谷进入牛栏江。鸡公山墓地位于盆地高台地上,红营盘和银子坛墓地分布于河流冲积三级阶地上。

三、结果与讨论

1.实验结果

鸡公山14 例先民牙齿牙釉质的87Sr/86Sr 比值的范围为(0.709713—0.710963),均值为0.710314,sd=0.000346;红营盘有3 例个体,87Sr/86Sr 比值分别为0.709427,0.710441,0.709508,范围为(0.709427—0.710441);银子坛34 例先民牙齿牙釉质的87Sr/86Sr 比值的范围为(0.708692—0.711609),均值为0.709946,sd=0.000625。

鸡公山墓地7 例马个体的87Sr/86Sr 比值范围为(0.708221—0.713595),均值为0.710683,sd=0.00165。银子坛墓地4例马个体的87Sr/86Sr比值范围为(0.709247—0.713048),均值为0.710935,sd=0.00172。两个墓地11 例马个体的87Sr/86Sr比值范围为(0.708221—0.713595),均值为0.710775,sd=0.00159。

2.人群的来源与迁徙

遗址本地生物可利用锶同位素范围是判定遗址出土人或动物个体是否来自外地的关键指标。目前国内外确定本地生物可利用锶同位素比值范围主要利用遗址出土小动物的锶同位素均值加减二倍标准偏差①Price,T.D.,Burton,J.H.,and Bentley,R.A.,2002,The characterization of biologically available strontium isotope ratios for the study of prehistoric migration,Archaeometry,44,117–35.,但鸡公山、红营盘和银子坛三处遗址均未出土小动物,对确定本地生物可利用锶同位素比值范围带来较大困难。对此,我们仅能通过地质背景大致推断中水盆地的生物可利用锶同位素范围。中水盆地高原面基岩出露,属于二叠纪灰岩夹页岩,河流冲积阶地覆盖第三纪含沙砾黏土,相似的地质背景广布于贵州西部地区。流经贵州西部碳酸盐岩地层的乌江水系河水87Sr/86Sr范围是0.7077—0.7110②Han Guilin(韩贵琳),Liu Congqiang(刘丛强).2001.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strontium in river water of Guizhou karst areas,China.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1,101-104.。河水的锶同位素构成是流经区域多种岩石端员混合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贵州西部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生物锶同位素背景。

鸡公山文化作为水中盆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化遗存,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与南方百越文化和西北氐羌文化的联系,但文化主体是独具特色的地方土著文化③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威宁县文物管理所:《贵州威宁县鸡公山遗址2004年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8期。。这与鸡公山墓葬与祭祀坑出土人骨牙齿牙釉质的锶同位素分析结果一致。鸡公山14 例个体87Sr/86Sr 范围是0.709713—0.710963,标准偏差sd=0.000346,较为集中,表明所有个体的地理来源地一致。而且87Sr/86Sr 范围与当地地质背景相一致,因此我们判断鸡公山14例个体均为本地人。

银子坛34例个体中27例个体的87Sr/86Sr比值位于0.709546—0.710441范围内,分布集中,与当地背景值相符,应属于本地人。但是此范围略低于鸡公山的87Sr/86Sr比值范围。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虽然两处遗址均位于中水盆地内部,但是鸡公山地处高台地,而银子坛地处河流冲积阶地,这种地貌差异可能导致两地锶同位素背景值不同。红营盘紧挨银子坛,3 例人类个体的87Sr/86Sr比值与银子坛本地范围接近,表明其均为本地人。虽然红营盘受到巴蜀文化的影响,但锶同位素结果显示其人口仍以土著人群为主体。

银子坛7例人类个体超出了此范围,可能来自其他地区,其中有6例属于银子坛墓地三、四期,仅有1例属于1期,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发展,银子坛与外界的交往逐渐密切。4例个体(M1、M5、M7、M54)的87Sr/86Sr比值范围是0.710898—0.711609,高于本地范围;3例个体(M6、M16、M20)的87Sr/86Sr比值范围是0.709010—0.709247,低于本地范围。这7 例个体中有2 例儿童(M7、M20),且这2例个体的87Sr/86Sr比值也不相同,表明4例个体(M1、M6、M7、M16)的葬式为仰身屈上肢,同时也是本次实验所测34 例个体中仅有的4例个体。这一发现表明仰身屈上肢,即墓主人双手交叉叠放于胸前或腹前的葬俗应该不属于中水本地习俗。对比周边青铜文化遗存,仰身屈上肢的葬式在巴蜀文化中最为流行,除此之外,在距离银子坛墓地不远的赫章可乐墓地也较常见①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赫章可乐二〇〇〇年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由于缺乏可对比的同位素数据,我们尚不能断定这些特殊个体的具体来源。

银子坛晚期开始出现多人二次合葬现象,这种葬俗在滇东黔西从未出现过,而在滇中地区金莲山、纱帽山等典型滇文化墓地中较为普遍,而且银子坛发现的青铜器也与滇文化墓葬中的基本一致。但此次分析的6 例二次葬个体中却未发现外来者,表明银子坛墓地虽然受到滇文化的强烈影响,但可能并非是滇文化人口迁徙所致。

3.马匹的来源与贸易

鸡公山祭祀坑与地层中发现一定数量的马牙,表明中水盆地在青铜时代早期已经开始使用马匹。鸡公山文化(1300—700BC)相当于晚商西周时期,这一阶段中原文化区也刚刚开始大规模利用马匹作为战马和交通工具。学界普遍认为家马并非中国本土产物,而是殷商时期从欧亚草原引进并大规模驯养的牲畜。因此,鸡公山马的来源对于研究青铜时代早期西南地区马匹贸易十分重要。

鸡公山的7 例马牙中,有4 例87Sr/86Sr比值分布在鸡公山先民牙齿牙釉质的范围内,说明鸡公山人已经开始养马;另3 例同位素比值分布在人牙釉质的范围外,而且差别较大,分别为0.711693,0.713595,0.708221。前两者比值较高,应来自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区以外;后者比值低于海水的锶同位素均值(≈0.7092),应来自于海成碳酸盐岩分布区。

银子坛墓地出土4 例马牙中,也有3 例87Sr/86Sr比值分布在银子坛先民牙齿牙釉质的范围外,分别为0.713048,0.711582,0.709247。前两者与鸡公山2 例高比值个体相近,来自于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区以外;后者与海水锶同位素均值一致。

银子坛墓地所处的战国秦汉时期,家马已经在全国各地较为普遍。银子坛墓地出土过带有马纹的汉代画像砖,说明马在这一区域已经成为重要的家畜,但是这里的马是否是通过贸易获取还不得而知。与银子坛墓地同时期的西南地区以滇马和筰马最为著名。滇马产自滇池地区,《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池中有神马,或交焉,即生骏驹,俗称之曰滇池驹,日行五百里。”滇文化青铜器动物纹样中马的数量很多①张增祺:《滇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例如石寨山滇王墓地出土贮贝器上的骑马雕塑;筰马产自川西,《史记·西南夷列传》:“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筰马、僰僮、髦牛,以此巴蜀殷富。”据记载,筰是战国秦汉时代西南夷中的一支游牧部落。筰人的活动中心一般被认为在今天的四川盐源一带,独特的盐源青铜器可能属于筰人遗存②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老龙头墓地与盐源青铜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盐源老龙头墓葬中普遍发现动物殉牲现象,其中以马为主,并且墓葬出土青铜枝形器上流行双马纹,与欧亚草原斯基泰文化有一定联系③霍巍、赵德云:《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更有学者直接认为盐源老龙头的墓主人是来自欧亚草原的骑马民族④Hein,A.,2014,Metal, salt,and horse skulls:elite-level exchange and long-distance human movement in prehistoric Yanyuan(Southwest China),in The‘crescent-shaped cultural-communication belt’:Tong Enzheng’s model in retrospect(ed.A.Hein),89–108,BAR International Series 2679,Archaeopress,Oxford.。

银子坛外来的3 例马牙锶同位素比值差异较大,至少有两个不同的来源地。鸡公山虽然时代早于银子坛,但是二者外来马的锶同位素数据接近,表明马匹的来源地可能相同或相近。鸡公山发现的大双耳罐是西北地区的典型器物,表明在青铜时代早期中水盆地与西北地区之间即产生互动,这种互动可能并非是直接的交往,而是通过川西横断山区南北文化走廊中转而实现的。在川西安宁河流域发现的高坡遗存与鸡公山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这里同样发现了来自西北地区的大双耳罐⑤江章华:《试论高坡遗存》,《南方民族考古》第9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但最终证实鸡公山、银子坛外来马匹是否来自川西高原山地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

结语

人和动物骨骼的锶同位素分析以全新的角度揭示了夜郎文化的构成与对外交流。人类牙釉质的锶同位素分析表明较早阶段的鸡公山、红营盘遗址虽然发现外来文化因素,但是居民均为本地土著族群;较晚阶段的银子坛墓地开始出现外来人口,其中葬式独特的墓主人均非本地人。马牙釉质的分析结果显示,在青铜时代早期的鸡公山先民就开始饲养马匹,同时也有部分马匹来自外地,可能与滇马、筰马的贸易有关。中水青铜时代人、马牙釉质锶同位素分析结果为研究夜郎时期人群迁徙和西南地区早期马匹贸易提供了重要线索。

猜你喜欢
牙釉质同位素盆地
基于谱元法的三维盆地-子盆地共振初步研究
震源深度对二维盆地放大的影响研究*
盆地是怎样形成的
元素含量及稳定同位素比值用于网销带鱼产地溯源
为什么牙齿会变黄?
使用电动牙刷,会破坏牙釉质吗?
使用电动牙刷,会破坏牙釉质吗?
2017第四届全国稳定同位素制备与应用技术交流会
2016年生物高考有关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考查
热脱附—单体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挥发性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