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越
摘要:当前高校服务型学生社团在不断发展壮大,但在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和面临着诸多新的发展市场机遇和严峻社会挑战。充分发挥高校社会团工作体的重要整体优势和重要社会功能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三全育人”的理念出发,分析当下高校服务型学生社团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三全育人”;服务型学生社团;高校
引言:
高校社会服务型学生社团活动是高职专科院校培养学生从事德育工作的重要活动载体和直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发展目标的重要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不断锻炼自身综合职业素质和提高社会服务技能的重要理想活动平台。然而,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推进服务型学生协会社团建设发展仍然存在诸多较为现实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我国服务型高校学生协会社团的健康发展。因此,构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新格局显得极为迫切。
一、“三全育人”体系的组成
(一)人员
“三全育人”规章制度的健全建立,打破了之前人们对于过去普遍认为党的思想理论政治宣传教育只是扩大学校学生教师、辅导员等社会学术理论工作者的政治工作任务范围的传统思想政治框架,动员高校学院全体学生教职工随时随地对高校学生教师进行党的思想理论政治宣传教育。这从改进人事管理方面有效地保证和促进了“三全育人”管理体系的广泛应用和有效实施。
(二)时间
思想路线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是一项具有历史性的任务,任重道远。它其实是一种直接贯穿于我国大学生整个时期学习、生活和自我成长整个过程的长期的素质教育过程。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不断地在实践中认真进行、体现,而不是为了应付课程中的某一项工作任务。”三全育人”中心提出的"全过程育人"中心所强调的这个教学价值理念,就是说要让广大学生从最初入学到最终毕业,能够持续不断地接受正确的思想理论政治素质教育。
(三)范围
“三全育人”提出的全方位教育,可以理解为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教育。大学教育不仅仅只包括学生平时对学习知识的掌握和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还应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意识觉悟有所提高。因此,从广大学生的全面身心发展需求这一角度出发,分时段、分地点地深入开展学生思想理论政治宣传教育工作,是不断提高广大学生整体综合心理素质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一种较为有效的途径。
二、“三全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全员育人中角色缺位
在中国特色经济社会主义新发展时代,面对党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高校教育要全面落实高校立身育德办学树身育人这一根本任务,这就必然要求广大学校、家庭、社会和各大学生团体作为社会主体,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开展大学生政治思想理论政治道德教育中去。近年来,由于高校全体教职工从事科学政治文化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从事思想理论政治文化教育学科教学、管理和社会服务文化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等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大学生从事思想理论政治文化教育基本上已经开始成为高校的一场独戏。就一个家庭而言,父母往往认为一个孩子一旦进入普通大学后,其家庭教育义务就已经结束了,那么接下来的培训和教育就主要是学校的事了。就我国社会而言,由于对在校大学生开展思想宣传政治理论教育没有硬性的法律约束,而高校以外的有关大学生开展思想宣传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相关社会主体就很少对在校大学生开展思想宣传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进行任何实质性、深度的交流合作。就大学生而言,由于还存在一些独生子女等诸多现代社会特殊现象的严重叠加,他们的独立个人意识和自主治理社会能力较弱。因此,家庭、社会与大学生共同参与政治素质教育的普遍现状不完全符合中国特色的新社会主义对新经济时代中国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政治素质教育的新时代要求。
(二)全程育人中链条断裂
许多高校在招收大学生政治思想理论政治文化教育水平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都使得我国大学生政治思想的产生、政治理论教育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一直处于一个封闭的环节断链和各个环节之间脱钩化的状态。这些突出问题切实使得我国大学生高校思想理念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连续性、延伸性和教学实效性不断面临巨大的新挑战,思想理论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作为高校教书育人的独特资源优势也就难以真正得到充分彰显。
(三)全方位育人中重心偏移
大学生参加思想生产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内涵文化外延的不断深化,大学生从事思想理论政治专业教育中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越来越广。教学中心的教育任务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开展爱国主义路线教育,以贯彻爱国主义路线教育思想为教学重点,基础任务是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目标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然而,往往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这些中心任务并不如规划一样顺利实施。
三、高校服务型学生社团与“三全育人”理念的相互作用
(一)载体作用
对大多数中国青年高校学生来说,志愿教育服务活动是他们增加自身社会实践阅历、贡献和谐社会的主要实现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核心思想价值观走向外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党在新形势下不断改进高校学生思想理论政治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志愿服务型的大学生志愿社团组织作为高校青年人和大学生积极参与高校志愿主动服务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是充分践行高校志愿主动服务的主力军。
(二)精神的需要
志愿者服务工作是经济社会文明繁荣进步的重要生动标志。青年高校大学生志愿作为高校学生志愿者,要时刻立足高校新时代,展现新颖的作为,让高校志愿活动服务方式成为青年大学生一种新颖的精神生活服务方式。将“三全育人”办学理念与高校志愿创业服务活动精神教育相结合,在高校学生教学、培养、管理中不断加强对广大学生的高校志愿创业服务活动精神宣传教育,让他们真正牢记初心肩负使命,锐意進取改革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高校特色学生志愿活动服务精神道路。激发新历史时代开展志愿队员服务的蓬勃活力和巨大创造力就要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的伟大事业史和志愿队员服务史的新篇章。
(三)二者结合是提升高校育人实效性的需要
高校社会服务型青年学生志愿社团组织是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活动服务的主要参与者、组织者和运营管理者,在一定很大程度上为青年志愿活动服务工作提供了一种结构性力量保障。但在这种组织管理模式下,服务型高校学生教育社团组织学生活动具有的随意性太多,只限于注重组织活动的正式举办和全过程,缺乏组织活动前后对全体参与者的专业培训。很多各类活动项目看似内容涉及面广,参与活动人员多,形式广阔,但对于学生整体思想素质的整体提升却极其薄弱,因此,服务型高校学生教育社团中的志愿人员服务教育工作与“三全育人”教学理念的紧密结合,促进了社团理论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操作的有效紧密结合。
四、“三全育人”在高校服务型学生社团中的应用
(一)辅导员与专任教师齐参与,推进全员育人
以高校中常见的学生在校社团辅导联合部工作为例,这些社团建立的初衷一直是在努力探索培养学生社团辅导员(包括共青团党员干部)管理与专任教师教学相结合的组织架构。目前有些社团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学生团干培训为主、学生服务干部培训为辅的组织培育开展志愿学生服务实践文化、培训开展志愿学生服务教育实践、组织开展志愿学生服务实践活动的科学管理模式。并共同组建了以专职志愿教师校长为主、高年级高校学生志愿助教教师为辅的志愿专业技能教育培训服务团队,相互配合,促进社会服务型高校学生志愿社团学校志愿教育服务事业稳步发展,提升了服务质量。
(二)建章立制,确保全过程育人
学生社团联盟部在广大学院学生团委的组织指导下,一直在不断地整合、调解、总结多年学院志愿活动服务的实践经验和管理方法,并在制定和不断完善学院志愿活动服务组织管理活动相关的法规条例,从而进一步加强规范学院志愿活动服务管理活动的组织开展、实施工作,以确保后续的服务工作能够稳步地推进。高校学院建议采取学校开学期间让位的新生自愿注册成为志愿者的管理方式,加强学校志愿者服务集中管理,规范广大学生自愿参与学校志愿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的行为方式和活动渠道,从源头上为学生外出安全提供保障,从而也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结束语
高校服务型的大学生公益社团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在过程中仍然一直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所以能够充分发挥专业社团的基本优势和主要功能,明确其发展的最终目标,积极探索、努力促进社团健康发展的新机制,具有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因此,高校可以考虑在"全面育人"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构建新时期高校服务型学生社团服务体系,促进志愿服务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志建,張枫.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143-146+158.
[2]潘孝富,王蕾.构建“三全育人”的高校教育协同育人体系——以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的特色育人实践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05):121-131.
[3]张晖宇. “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服务型学生社团工作体系构建——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江丛刊,2020(20):119+121.
[4]武贵龙.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20(04):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