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香兰 刘海宁 兰海波
摘 要:高校辅导员家访是家校共同育人的纽带和桥梁。明确高校辅导员家访的意义,指出传统家访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疫情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启发,构建“传统家访+云家访”精准高效的家访模式,有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进行家访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家校和谐,共同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和健康发展,切实提高家访实效,形成教育合力。
关键词:辅导员;精准高效;家访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5-0110-03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我国教育学家陶西平也曾说过:“学校教育如果不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
在当代科技突飞猛进、竞合意识和时间观念日趋加强的环境下,大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也会像外面的世界一样纷繁、复杂。如何走进学生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另一面,家访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因此,高校辅导员家访是形成家校共同育人的纽带和桥梁,有助于辅导员了解学生的生活、家庭环境,同时有助于家长了解学校各种政策,并让家长、辅导员和学生在教育目的、要求、原则等方面交流思想,统一认识,并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一、传统家访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易受地域因素影响,“特情学生”难全覆盖
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采用传统上的实地形式,面对“特情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学业情况、心理健康情况、个人行为特点、家庭成长环境以及自然灾害情况等,“特情学生”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问题严重、思想行为偏激、孤儿或单亲家庭以及家庭受灾学生。从高校生源情况来看,学生来自于大江南北,所以,“特情学生”的地域分布也较为分散。在实地家访模式下,高校辅导员在筛选家访对象时,倾向于舍弃距离较远的“特情学生”。
(二)多面向低年级学生开展,忽略高年级学生诉求
大学一年级阶段,正是辅导员加深了解“特情学生”的关键时期,较多高校将家访对象重点投向低年级学生。但现实情况下,大学生心智仍不健全,随着毕业的临近,大学生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选择的焦虑日趋加重,学业困难的学生甚至存有难以毕业的恐惧情绪,心理问题严重、思想行为偏激学生数量会有增加趋势,而产生新的“特情学生”,这部分学生更需要关注。高校家访不应忽视这部分学生的诉求,应加强家校的有效沟通,获得家长的支持,以便探寻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的方法或途径。
(三)家访经费有限,削弱辅导员执行力
多数“特情学生”在各省欠发达的农村或者小山村,交通很不方便。高校辅导员若选择经济实惠的火车或长途汽车,中途可能涉及换乘,下车后需要搭乘当地出租车,遇到乡村道路暑期修路或者乡村其他情况道路改造,致使百度地图导航的路线可能由于施工而禁止通行,增加了行程的复杂性。由于乡村出租车甚少,需来程出租车等待而支付一定的误工费做补偿,致使总的成本费用未减反增,同时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此情境下,辅导员可能草草结束家访,使得家访流于形式。若高校辅导员自驾前往,加油费往往得不到相应的经费支持。因此,从经费支持和报销角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輔导员家访的积极性。
(四)行程多且复杂,增大辅导员安全风险
根据实地家访经验,实地家访人数一般在总人数的5%以上。对于至少管理200名学生的专职辅导员,需要家访10名以上的“特情学生”,加上行程的复杂性,途中人身安全存在风险,但高校往往因暑期各辅导员家访时间较为分散等因素,并未针对家访而给辅导员专门购买人身保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辅导员进行实地家访的意愿。
二、疫情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启发
(一)疫情形势下云家访开展情况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高校不得不采取前所未有的“延迟开学,线上教学”模式。疫情仍需防控,温情从未缺席。为了解学生假期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高校不拘于传统实地家访的束缚,开展了2020年暑期“云家访”,架起了战“疫”连心桥。
云家访主要采用线上视频家访(QQ、微信、钉钉等)和电话家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年级的“特情学生”展开家访。此外,云视频家访和电话家访所面对的学生毕竟有限,为了从整体上了解学生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在家学习的表现,专门利用问卷星设计了面向所有学生家长的云家访问卷,以期获取所有学生网课期间表现、疫情期间与父母关系等方面的数据,让所有家长切实感受到学校和辅导员的关怀,促进家校和谐,营造家校合力育人的积极氛围,继而形成了以新媒体技术为主要支撑的“媒介思政”云家访,进一步提升了云家访的实效。
(二)云家访与传统家访的优缺点分析
疫情期间的云家访,不再受地域、时间和成本的约束,可以对所有省市所有年级的符合条件的“特情学生”进行云家访,辅导员与家长云家访的时间安排相对灵活,降低了辅导员安全风险,节省了路途奔波时间,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从家访信息性质上看,云家访收集的信息数量相对偏少,信息质量也因未实地调研而受到影响,但家访信息载体多元化,可以录音,可以录屏,资料容易保存,翻看方便,保障了信息的完整性。
三、“传统家访+云家访”精准高效模式的构建
结合传统家访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疫情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难度的考虑,形成“传统家访+云家访”相结合的形式,搭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平台,将家访实效惠及所有“特情学生”。
(一)提供安全与激励政策支持,提高辅导员家访积极性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琐碎又很费心,涉及学生生活、学习、心理、家庭关系等各个方面,辅导员时刻关注特情学生变动和表现情况,神经长期处在紧绷的状态当中,治疗职业病的最佳时期是寒暑假,而高校家访一般在暑假展开,这是一项耗时、耗力、耗钱,并将辅导员置身在安全风险的工作,辅导员难免会有懈怠和怨言。高校可从三个层面来解决:一是从安全保障角度,高校为每名家访辅导员配备相应保险,降低人身风险,缓解其对家访工作的抵触情绪;二是从经费报销角度,对合理的食宿和出行费用放款报销条件,有助于辅导员针对不同类型家访学生,选择最佳的出行方案;三是从激励角度,将家访工作情况纳入辅导员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审体系,从根源上提高辅导员家访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