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毅 杨敏
摘 要: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并持续蔓延,给我国宏观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分析得出新冠疫情存在三个特点:传染力极强,传播范围极广,初期症状轻微。对经济全球化理论、经济地理的相关理论和IS-LM模型做文献回顾,得出提升经济距离、降低经济联系是疫情影响到宏观经济的重要機制的结论。以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为例,选取2004—2018年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和欧盟作为样本做实证检验,验证上述结论,并提出世界都应当以扩张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应对疫情冲击的手段。
关键词:全球化;病毒流行;宏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F1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5-0007-03
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并持续蔓延,给我国宏观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总体而言,新冠疫情有着以下特点:一是传染性极强:相对于曾经的SARS病毒,新冠病毒在潜伏期也有传染性,且可以通过包括空气传播途径在内的多种途径传播,且传染中介较为隐蔽。二是传播范围极广: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幸免于难,甚至南北极亦出现了新冠病毒的痕迹,截至2020年10月26日,全球已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逾4 200万名确诊病例,逾115万名患者死亡,目前疫情仍在持续扩散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是人类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面临的最严峻危机。三是初期症状轻微:该病毒在潜伏期和感染初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且同普通流行性感冒相似,因此病人难以察觉。
由于新冠病毒具有以上三个特点,因此防控难度极大,且几乎只有隔离这一种有效的防控措施。因此所有劳动者的有效劳动难以发挥,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也是极大的。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要素流动的阻碍更加抑制了经济的发展。联合国在2020年4月1日曾认为,新冠病毒可能造成世界经济缩水近1%,随着疫情的加剧,新冠疫情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是第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最大的国家,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第一季度GDP为206 504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与SARS时期不同,中国整体经济增速依然处于下行周期,内外部压力较大;目前经济结构中消费、服务业占比更高,而这两个行业受疫情影响最大,恢复时间也将较长。此外,本次疫情的暴发时间和传播方式使得其比非典更难控制。初步认为,新冠病毒对中国造成的冲击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投资的冲击。投资是指每单位时间内,所购入资本(财)的金额。所谓的资本,就是目的不在于消费,而主要着眼于其未来的生产能力,如公共建设、铁路、工厂等。而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包括新设立学校、或在职进修机构等。放松凯恩斯交叉中投资外生给定的假设,投资便会同利率有着负相关关系,而新冠病毒的流行便会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对投资产生负向影响。
其次,供给的冲击。供给的本质便是以现有的生产能力为约束条件,考虑到需求状况所供给的商品总额。新冠疫情暴发的初期由于对疫情不确定性的判断使得大面积停工停产,尤其是疫情最早暴发的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因此便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总供给。
再次,需求的冲击。在经济学中,需求是消费者在给定时间内愿意并能够以各种价格购买的商品数量。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也称为需求曲线。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消费活动处于停滞状态,从电影院、餐饮业等处于停滞状态便可见一斑。
最后,价格的冲击。由于在生产生活中,所有人都需要佩戴口罩,且需要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因此对社会经济运行的总成本造成影响,进而提高了商品价格。从部分餐饮行业诸如海底捞、喜茶等在疫情后的价格变化便可见一斑。
历史数据表明,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常都是短期的,经济常呈现出V型走势。受灾害破坏和市场情绪影响,经济增速通常在短时间内大幅下跌,但随着灾情逐渐得到控制,市场情绪回归平稳,之前被暂时压抑了的消费、投资等需求会得以释放,从而带来经济的反弹。那么在全球化背景下,病毒大流行究竟会何种程度上地影响经济,以什么样的机制影响经济,如何应对这种影响便成为又一个热点问题。
一、理论回顾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经济现象。因此,病毒流行会对经济活动的联系造成一个外生冲击,从而加大了相互联系的成本,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也可以理解为“运费”或者“经济距离”的提升。最早从事关于距离影响经济活动研究的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提出的农业区位论中有如下表述: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驱动下,产品种植将形成以城市为圆心的带状分布,即围绕城市构成一系列同心圆,被称为“杜能圈”或“杜能环”。杜能根据研究,认为在距离城市最近的地方,运输便利,宜实行集约经营;而在距离市场较远的地方宜实行粗放经营,形成由近及远的圈层分布。除此之外,关于“经济距离”的研究便主要为产业关联,国民经济系统中产业之间既存在关联,又存在经济距离。经济距离反映了产业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因此似乎可以提出这样的观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运行需要主体间的紧密联系,而病毒流行会通过降低这种联系来影响到经济,其中前者是客观规律,后者是必然影响与影响机制。
因此,实证部分应当分为两个方面:国内和全球。但是由于今年的经济数据尚未公布,因此仅能利用2003年非典疫情的中国经济作为样本进行研究,但关于非典对经济影响与相关政策建议的国内外研究已经较多,因此本文不再赘述。而对于全球而言,2009年H1N1流感病毒的死亡率虽然较低,但毕竟也为一次疫情大流行。因此,本文以2009年H1N1流感疫情为样本,实证部分需要说明该流感是否对经济造成影响以及影响机制是否为提升经济距离、降低经济联系。
二、实证研究
将以2009年H1N1大流行为例,证明疫情流行的确会对经济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