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长共同体

2021-09-22 16:48鞠秀萍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摘 要】群体表现课堂是种基于思维和资源,有目标引领的、主动的学习形式,它将每个学生的智慧、观点和学习经验充分共享,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构建群体表现课堂,就是构建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思考、表达和反思的能力,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造与教师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成长共同体;群体表现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6-0236-02

目前的课堂教学大多是在教师带领下,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其余的学生却很难深度参与课堂教学。群体表现课堂旨在构建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思考、表达和反思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在群体表现课堂中,学生具有共同的需要和目标,能建立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同伴合作关系,促进教学改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1   群体表现课堂的内涵

群体表现课堂强调学生作为共同体的一种表现行为,不同于个体表现,它彰显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价值和意义。群体表现是教师引导与服务学生,在学习方案、学习计划、学习资源中有目的、有计划的表现。从表现内容和形式上看,群体表现课堂中有显性表现、隐性表现、被动表现和主动表现。群体表现行为中教师要思考、质疑的不仅是学习内容,还有学生的选择。

2   群体表现课堂的理念

2.1  集体关怀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困生足够的关注,做到一视同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师的教鞭之下有瓦特,教师的冷眼中有牛顿,教师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因此,教师在面对学困生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同时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学优生与学困生组队,用集体的爱感化学困生,慢慢地让学困生也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群体表现课堂的表现形式多以生生合作为主,合作式学习能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合作产生共赢,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获得进步。

2.2  行动学习

行动学习的理念即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相互学习,是学习共同体的表现基础[1]。教师应秉承每名学生都是群体中的重要一环,都要有所参与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行动中表现自我、相互学习,从而让个体的体验构成群体体验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个性化的表达和表现。学生在行动中进行合作才能获得社会性的发展,这也体现了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

如在讲授“周期规律”这一课时,笔者用到了绘本《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这本绘本讲述了一位公主为了救自己心爱的王子,到了一座魔女的城堡。公主进入城堡后,发现这个城堡里乱七八糟的,需要帮助魔女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回原位。精彩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吸引了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经历了探索、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连贯而又充满趣味。每个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都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读完绘本后,学生都积极地对规律进行再创造。学生按照笔者给出的要求续写故事,有的学生就创作了公主解救王子后,两人在回家的路上发生的有趣故事。他们看到路边有规律地按红、黄、白三种颜色栽种的花,商店里有规律地按草莓、香蕉、西瓜、葡萄四种口味摆放的冰激淋……这都体现出学生的奇思妙想,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创造规律,无论学生是以画图还是文字的方式呈现,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都能深切地体会了规律是一组一组循环、对应着出现的。以一个故事作为引子,鼓励所有学生自编故事,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将课堂从少數学生的表现转变为所有学生的表现。

2.3  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理念是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新知识。先行组织者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强调学生外在表现与内在经验的关联性,同时也强调学生前期知识储备和当前所学新知识的一种内在关系。

如在讲授“概率与统计”这一课时,笔者利用学期期末选举三好学生这个事例,给课堂引入了生活中的概率与统计。

师:又到期末了,我们要通过投票来选出你心目中的三好学生。如果你觉得这个学生是你心目中的三好学生,请把你的手举起来,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第一个学生,同意的举手。

学生举手后,教师数人数。

以此类推……三好学生候选人的名单就出现了,那这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统计的方法,举手表决法。

师:今天的故事就与统计有关。王牌汽车大会就要举行了,小货车很想成为大家最喜欢的汽车,你想怎样帮助它呢?

生:可以用统计来帮忙,统计一下大家喜欢什么颜色,喜欢什么类型的轮胎。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么具体怎样统计呢?

学生用表格和画正字的方式分别进行了统计,最后得出结论,画正字进行统计比较方便。

师:小货车能当选最受大家喜爱的汽车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小货车的颜色、轮胎类型的统计票数都是投票里最高的,肯定就是最受大家喜爱的。

通过三好学生投票和小货车的统计,在共同的学习任务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和分工,每个人承担的任务也有所不同,但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有所表现。

2.4  心理外化

群体表现课堂中强调的群体表现,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持续心理变化,通过言语、行为等表现出来,让别人能看得到、听得着、感受得到,从而构成一种新的资源,这就是心理外化。

以“比的基本性质”一课的教学为例,教材上化简比依据的就是比的基本性质之一,即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如14:21=(14÷7):(21÷7)=2:3。在练习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化简比的方法:“比号相当于除号,14:21=14÷21=”。其他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这是求商的方法,比值是一个数,也是比。”学生针对这两种意见进行讨论,在交流中明确:化简比和求比值其实是有联系的,化简比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进行,即用前项除以后项进行,然后计算出结果,最后结果写成比的形式就可以了。学生在知识交流中还认识到:①如果结果是一个整数,要把它改写成一个比。如计算结果是3,就要改写成3:1。②用前项除以后项的方法比较方便。这样的课堂能够让学生整体感悟学习内容、学习进程,让每一个学生都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及时反馈,通过群体表现课堂,将学生碎片化的知识连成线、结成网、筑成块、构成体。

心理外化强调学生在集体中相互影响、相互参照、相互激励。传统的课堂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立进行学习的,所习得的知识大多是浅层次的、碎片化的。在群体表现课堂中,对同一个问题,每个同学的视角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大家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独有的观点。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激励,知识结构才能逐步完善,才能产生有意义的自我建构。群体表现课堂的互动学习氛围,可以加速学生的知识转化,也让知识转化更有质量。

2.5  整合效能

群体表现课堂是通过整合性的教学策略、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以达成学习目标[2]。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张完整的头像。教师先讲解:“这张图的中间有一条线,以这条线为准,头像的眼睛正好相配,两侧的耳朵也正好相配。”再提问:“相配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相配就是对称的意思。接着追问:“这幅图,以中间这条线为准,鼻子是左右各一半吗?下巴呢?”让学生通过在自己身体上发现对称,引起对新知识的兴趣,进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有关轴对称的数学知识。这不仅能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对称,归纳对称的意义,还能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总之,群体表现课堂是整体性的学习行为,追求的是整体的表现效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课堂,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在群体表现课堂中,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每位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整体效能,使学生在更多的维度上提升自身学习效果。教师应构建充满活力的群体表现课堂,让每个个体构成学与教的整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心理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张春兰.浅论学习共同体[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6).

[2]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鞠秀萍(1983~),女,汉族,江苏盐城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