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红安
摘 要: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形式,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立足于笔者学校实际情况和实际调研成果,对教学活动管理、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具体阐述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教育管理优化策略。
关键词:工学结合 中职 教育管理
当前中职院校在教育管理中仍然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实习缺乏保障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毕业生素质难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工学结合理念的价值才逐渐突显出来。
一、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教学活动管理优化策略
(一)重视“教育预测”,完善教学计划
从宏观角度来看,教育预测既要尊重基本的教育政策,又要兼顾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中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除了关注地方经济发展情况与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之外,还要考虑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管理者要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周期规律,以免教育的滞后性引起供需失衡。
从微观角度来看,学校管理者要重视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全面调研企业的生产周期和实践中所需的岗位规模。在工学结合理念中,企业既是用人方,同时也要参与到育人活动中去。由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学校和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要及时进行沟通,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课时、教学顺序等。
(二)遵循“以生为本”思想
“以生为本”理念强调在教育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动机、情感等不同方面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因材施教。运用“以生为本”的思想进行教育管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有利于培养专业化人才。
二、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教学组织管理优化策略
(一)依据组织扁平化理念,改革学校管理组织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扁平化管理的主要特征是缩减行政管理的层级数,裁撤组织中的冗余人员,以此来尽量减少决策层与操作层之间的中间层级,从而构建一种更加高效和紧凑的组织结构。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产业元素不断叠加,产业之间的融合更加紧密,从而使对应不同职业的专业数量随之增加。在此趋势下,管理重心下移有助于使不同专业的职能部门自行设计教学计划,从而决定各自专业的事务。如本专业要和哪些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合作中的教学模式是否要进行相应的变革等问题。相对于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扁平化管理不但可以提升教育活动的实效性,而且有利于对教学中的组织架构、制度建设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调整。
(二)运用精细化管理理论,明确职责和定位
扁平化管理所针对的仅仅是教育管理中的垂直路径,而在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活动中,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精细化管理不到位。而其中最为显著的表现,就是领导部门和职能部门之间的权责和定位不明确。
通过对多所中职院校的调研,笔者发现实施“四导师制”是进行学生实习管理岗位职责划分的有效模式。简单来说,“四导师制”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岗位:企业导师,通常由企业中的技术人员或者现场管理人员担任,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和岗位业务的指导;专业导师,通常由专业任课教师担任,主要职责为进行企业实践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指导;职业导师,专人专职,主要职责是提供就业服务、职业指导,并协助进行学生实习岗位的安排;思政导师,通常由政治辅导員担任,主要职责是进行思想政治以及职业品德教育。而借助这样的管理模式,有效保障了扁平化管理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教学质量管理优化策略
(一)建立质量责任制,覆盖质量影响因素
质量责任制是以保证教育管理效果为目的,明确相关人员在教育工作中的权限、责任的制度。从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来看,教育质量管理要以学校的整体教育工作为主,明确不同部门在教育工作中的责任。
企业作为中职院校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属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学校首先要强化外部引导,并建立起吸引企业参与教育质量控制的长效机制。之所以重视企业参与教育质量管理,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企业对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和教学计划制定的可行性负有直接责任;第二,企业是学生的实习场所,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负有监管职责。要在学校内部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对企业的稽核机制,并且要明确内部稽核单位。同时,企业也是中职院校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所以企业同样需要针对学校教育活动的执行情况制定相应的稽核措施。
(二)以精细化理论为基础,细分过程控制目标
学校可以立从两个方面强化管理效果。第一,明确企业的稽核条件。在实习活动中,需要协助企业针对指导人员的配置、岗位的设置、教学计划的设计、学生实习过程的评价等质量控制措施的履行情况制定明确的标准。同时,要着力构建稽核评价的等级。第二,明确学生实习目标。岗位实习是中职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习过程之所以难以监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标不明确。相对于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及校内的集中实训,实习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复杂,情况也更加多变。因此,要将整体的实习活动划分为阶段性的工作,并设计阶段性的能力培养目标,避免实习活动流于形式。
总之,工学结合作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必然的发展趋势,中职院校的相关管理人员要以教育管理理论为基础,不断寻找工学结合和中职院校教育管理活动之间的结合点。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缓解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供需矛盾,而且有利于形成中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宋志彬.论中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与素质教育[J].黑龙江科学,2017(5).
[2]刘敏.浅析中职教育管理工作之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7 (5).
(作者单位:河南省邓州市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