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桂斌 李静
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有效地开展数学概念教学至关重要。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又是一个怎样的建构过程?教师应如何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有效地开展概念教学?基于这两个问题,我们通过“实践+反思”的闭环式研究模式,研究了在概念教学中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学的“是什么”的问题。
一、关注学习必要性,做到知其所以然
在北师版教师用书中,几乎所有概念课的教学目标中都会提出“体会学习必要性”。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80%以上的教师经常忽视这一教学重点。很多教师认为,引导学生体会概念学习可有可无,不会对学生的概念学习起到真正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通常是一带而过。也有教师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但不知道怎么教才能让学生明白他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力求通过有效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感受、理解概念的作用,体会学习概念的必要性。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习。
在教学“生活中的比”一课时,经过仔细分析教材,我们产生了这样的疑惑:如果“除法就是比”“比就是除法”,那为什么还要学习“比”呢?它有什么用呢?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最终发现,“比”最终的作用是“度量”。如人们可以用“米”度量长度,可以用“平方米”度量面积,可以用“千克”度量质量。可是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需要度量,但又没有一个具体的单位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直接度量。这时,就可以用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来度量,也就出现了比。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学习“比”的原因。为了使学生感受学习比的必要性,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教学。
先让学生比一比哪杯糖水甜。
师:如图1,有两杯糖水,你能说说哪杯甜吗?
生:我觉得一样甜,因为里面都有20g糖。
生:我觉得不一定,因为如果第一杯的水多,第二杯的水少,那就应该是第一杯糖水比较甜了。
师:看图2,哪杯糖水甜?
生:我还是觉得不一定,因为不知道里面有多少糖。
师:如图3这样呢?你能判断吗?
生:这回可以了。[180÷20=9],第一杯水的质量是糖的9倍;而[180÷30=6],第二杯水的质量是糖的6倍,很明显第二杯糖水甜。
以前两个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发现:要想比较出哪杯糖水更甜,需要同时知道糖和水两个量。通过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才能进行判断,进而引导学生感受学习“比”的必要性;也能顺势引导学生由除法出发,自然引出“比”的概念,理解“比”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这一本质含义。
二、关注教材内在联系,做到举一反三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抓手,如何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作为教师,应深入剖析教材。北师版数学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情境+问题串”的形式,用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该把每一个问题背后的目的、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都理清,发现它们背后的故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概念是什么。
在教学“生活中的比”一课时,我们分析之后发现,教材中的第一个问题是帮助学生感受学习比的重要性,也就是“用两个可度量的量之间的关系去度量生活中不可度量的事物。”
教材中的第二、三个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比中抽象出比的含義,明确比的概念,也就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明确比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中的第三个问题是在学生认识“比”之后,让学生再次回到实际生活中,用“比”的含义解释生活中的实际情境。
因此,本节课教学目标制定应包括为什么学习比、比的意义及比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部分内容。基于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具体学情,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简化和补充的基础上,制定了如表1的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比从哪里来?”体会学习“比”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什么是比?”抽象“比”的意义;第三部分是“比有什么用?”是“比”的应用部分。在第一、第二部分,我们分别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第三部分是学生形成概念结构的最后一个阶段,它不可能在一个活动、甚至是一节课中达成,所以,此部分我们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
先是利用感性经验,帮助学生建立“比”的表象。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我们以一杯糖水的配比为例,让学生举出符合这个配比的实例,并仔细观察取得糖和水的具体数量,从而抽象出水和糖之间的倍数关系。再由倍数关系联系旧知,也就是“除法”。进而抽象出“比”的概念,也就是表示两个数相除。同时,学生观察发现了“比”的特征,也就是在有规律的变化中,倍数关系不变。
在这之后,为了巩固学生对“比”的认识,我们再次回到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回答“是比吗?有倍数关系吗?有什么用呢?”其中,球场上的比分没有倍数关系,在引导学生区分析“比分”与“比”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比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这一内涵。
认识“比”之后,设置了第三个环节,组织学生研究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的什么关系,并以“比”来度量照片的像与不像。在此环节的处理上,我们大胆放手,让学生深入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这样,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活动中来。学生在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在巩固“比”的概念的前提下应用“比”来解决问题,再一次认识到了学习“比”的必要性。这样的设计,丰富了“比”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从生活概念出发,在“为什么”和“是什么”中深入理解“比”的本质,抽象出“比”的概念,感受到学习“比”的重要性。
三、关注概念层次,做到有条不紊
数学概念的发展、描述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经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在概念教学中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概念引入、概念初建、概念明确、概念深化以及概念应用。其中,深化阶段对理解概念的本质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后期的实践研究就聚焦于深化阶段,将其细化为说、画、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说实例,直观感受概念。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大部分概念都是有生活基础的,其认知基础并不是一张白纸。所以,在概念教学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充分寻找实例,建立充分的生活模型,为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在教学“分数的再认识(一)”一节课时,我们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34],有的学生说:“我有四个苹果,吃了其中的三个,就可以用四分之三表示”;有的说:“妈妈买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我吃了其中的三份,也是[34]”。试课中,大部分学生都能用生活实例来解释四分之三的含义,能够以三年级的学习为基础,直观认识分数。
第二个层次是画分数,表示概念。数学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从生活中直观感受后,学生会处于并长期处于“半抽象”状态。怎样突破这一“关卡”?教材中随处可见的“画一画”,让我们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用“数学符号”,包括运算符号、几何图形等画出自己理解的概念,将“语言直观”转化成“画图直观”,就能够为概念的抽象打好基础。
在“百分数的认识”教学中,我们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式表示90%,引导他们对百分数进行图示表征。以多种方式、多种角度理解百分数的本质意义。
在“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中,我们让学生画出四分之三,感受平均分的同时,也拓展了“整体”的不同形式。
第三个层次是比较分析,理解概念。概念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呢?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所画出的例子,在找相同点和不同点中,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在教学“方程”一课中,我们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給出的式子,分析它们的异同点,为接下来概念的抽象做好了准备。
在“生活中的比”一课中,我们让学生列举满足1∶5的例子,让他们观察这些例子,并提出引导性问题:能发现什么?在逐步地比较分析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例子的规律,总结出了“比”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中,当学生说出不同的例子,并表示之后,我们引导学生观察例子,总结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分数的再认识(一)”中,我们引导学生对画法进行分类,发现“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还可以是多组物体。
第四个层次是抽象概括,明确概念。经过前面丰富的“半抽象”过程之后,要把课堂教给学生,让他们大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抽象概括自己眼中的数学概念。此时,要不断引导,使学生的语言逐步规范,逐渐严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并从多个层面入手,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特别是不能将概念教学简单设计为死记硬背的形式,而应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概念具象化,引导他们在心中建立与不断巩固相关的数学概念,帮助他们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以达成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责任编辑: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