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杨婷
[摘要]2019年,“双高计划”明确指出,要培养一批地方认可、行业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把高职院校打造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目前,“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机械类人才培养依然存在学校治理水平与企业管理有差距、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不相符、教学环节与企业生产环节不适应、国内外人才培养对接不紧密等问题。建立市场导向下“多元培养、三维融合、协同育人”的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均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双高计划”建设;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李兵(1981- ),男,河南濮阳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杨婷(1984- ),女,江苏常州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苏省202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的路径分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SJB062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8-0087-05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各行各业对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①。为给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高质量人才,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服务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②。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机械类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多元培养、三维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机械类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内涵发展的实质要义是基于国家战略、地方实际、学校基础,强化专业集群发展的理念,坚持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产业链的办学思路,不断扩大专业发展面向,激发专业发展活力,形成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③目前,“双高”院校机械类人才培养依然存在学校治理水平与企业管理有差距、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不相符、教学环节与企业生产环节不适应、国内外人才培养对接不紧密等问题。
(一)学校治理水平与企业管理有差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
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过程中,在宏观层面上存在校企合作深入不够;学校积极主动,企业被动;对学校考核严格,而对企业缺乏考核;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对接不紧密等问题。在中观层面上存在师资互聘的激励制度不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目标不明确;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学校参与企业技术服务不够深入,企业参与学校发展不主动等现象。在微观层面上学生去企业实习就业主动性不强,企业对学生缺乏成熟的培养体系;学生实习就业考核机制不健全,培养的学生难以成为人才可持续发展中的骨干力量。
(二)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不紧密,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
目前,“双高”院校存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可选择与可合作的龙头企业较少,而且合作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对于先进技术含量融入不高,专业培养目标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岗位能力需求对接不紧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落后于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现象。产业群中部分企业过于看重企业利益,未能把前沿技术和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进行有效对接,未能主动投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尤其是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需要前沿技术引领,人才培养优先于产业发展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所以,机械类专业群建设要和产业群建设深度对接,避免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脱节。
(三)校企深度融合不紧密,教学环节与企业生产环节脱节
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需要教学环节与企业生产环节紧密对接、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模拟对接、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仿真实践对接。现有校企合作存在师资力量不均衡、互聘教师中高级技术人才缺乏、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一方面,企业懂生产、管理的技术人才参与院校教学的人数较少,高职院校教师参与企业生产与研究也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对接倾向量化考核,对定性分析不够重视。另外,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建设的实训、生产平台较少,企业前沿技术、科技含量高的设备未能真正运用在人才培养环节。
(四)国际可交流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偏少,国内外人才培养对接不紧密
“双高计划”指出,要培养国际可交流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虽有规模性,但是培养的高技术人才和国际领先的技术领域人才交流还不够,与国际水平尚存差距。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拓宽国际交流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二、高职机械类“多元培养、三维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思路
(一)以“双高计划”建设目标为主旨
“双高计划”指出,要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做出重要贡献。高职院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社会人才需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创新精神、责任感、服务意识的高素质人才。高职机械类人才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优秀的实操能力,这样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既能服务好国内产业发展,又能走向国际、与国际尖端人才交流。
(二)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到企业实践等。“双高”院校人才培养平台的搭建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是对“双高计划”中人才全面发展的进一步阐述,学校通过与高质量企业、行业合作,形成职教集团、职教联盟、产业学院等,实现校企多元培养、双主体育人的育人模式。
(三)人才培养的多方融合模式
“双高计划”强调要坚持产教融合,坚持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坚持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由此可见,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应注重人才培养的供需融合、平台融合和课程融合。第一,供需融合是指学校人才培养与地方高端企业发展、社会产业发展、国际交流的融合。第二,平台融合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政府等单位共建、共享实训平台、实习平台、技术研发平台。第三,课程融合是指课程教学与生产、研发的融合,实现课程设置对标行业标准,使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无缝对接,更有针对性、更精准地培养高职机械类人才。
(四)人才培养多方协同育人模式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是促进校企培养和应用人才的关键,也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协同育人主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基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在系统内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分担、利益互赢、能量积蓄的原则,共同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有效互动过程或活动”④。协同育人在校企合作方面主要是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培养等方面出发,确保企业和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地参与人才培养。
三、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多元培养、三维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元人才培养途径
“双高计划”明确指出,学校要与领先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在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市场导向是人才需求的风向标,市场对高职机械类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基础应用型、创新创业型、高技术技能型等方面。为此,高职院校机械类人才培养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方式。
1.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更新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观念,重视学生培养过程,根据学生自身特长、职业发展需求,建立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目标。在学生层面上,制订“一生一专项”培养方案,根据学生学习方向、学习能力、职业发展等因素把学生发展方向分类到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社会实践类等不同方面,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项目,并由校内外、专兼职结合的“双导师”来进行指导。在教师层面上,为使教师教学理论和技术研究跟上机械技术发展速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委派教师到国外进修和开展教学交流,同时鼓励教师到企业接受前沿技术培训;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到学校任教,建成“专兼结合、校企互动、教做合一”的师资力量。在班级层面上,依托校企合作,根据专业类型,加强学生和企业的交流互动,做到每个班级都能和知名企业合作,企业根据用人需求与班级形成精准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让学校教师、企业管理员和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使培养的人才紧贴地方需要、企业需要、产业需要。
2.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立校企合作精准对接班。校企精准对接是高职机械类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通过产业学院、职教联盟、校企联合学院等平台,建立校企合作机械类人才培养精准对接班,让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与企业产品研发、产业特色、生产环境等因素衔接,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出企业高度依赖、行业认可的应用型人才,切实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3.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建立特培班。在“一生一专项”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学生探索创新创业知识,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基础课,并组建特培班,实行早教育、早实践、早培养方案。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到风投公司、创业初期的企业进行跟岗实习,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组建创新创业教育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为创新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4.以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建立创新班。根据高职专项研究情况,以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标准、学生需求为主旨,组建学生自由选择方向加学校考核的创新班,重点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创新班学生实行校内和校外教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校内教师以理论指导为主,校外导师以实习实训指导为主,实施项目化教学,形成高度自主的学习模式。依托校企深度融合,通过项目研发、技术创新等方式让实习实训阶段的创新班学生进入高端企业(具有技术含量高、技术能力强、国际合作广等特点的企业)进行技能培养。
(二)建立校内外“供需融合、平台融合、课程融合”三维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应以技术技能增长为主线,创建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平台,该平台具备灵活的机制、共享的资源和高技能的人才。三维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1.以产业发展为基础,精准培养供需对接的供需融合机制。建立供需融合机制能够解决“双高计划”中存在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的问题,供需融合需建立在国家宏观指导、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产业发展引导的基础之上,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测算市场人才需求和企业用人标准。利用国家制度优势,集中优势资源,分析高职机械类专业分布、行业分布、企业用人需求专业分布、企业用人岗位分布等,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和培养对应的人才。供需融合重点要做到学校治理与企业管理融合、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融合、教学和企业生产融合、人才培养和国际发展融合等。要围绕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把企业管理模式借鉴到学校治理过程中,把企业人才管理模式借鉴到人才培养管理过程中。要增强专业群设置和产业群发展的一致性,专业群设置过程中人才培养规格和产业发展对人需求标准的适应性,课程设置和产业发展标准的匹配性,使教学过程與企业生产过程相融合,实现教、学、产的无缝对接。要抓住“一带一路”发展契机,本着技术走出国门、人才走上国际的目的,培养国内一流、国际可交流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2.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为基础,建立平台融合机制。与领先行业、企业进行深度融合、校企合作,依托政府、行业协会、专业平台搭建职教联盟、行业学院、产业学院等,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创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平台,实现在招生、入学、就业等方面的全程合作、全方位参与、全面覆盖。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案,根据基础应用岗位、技术研发创新岗位、高技术技能制造岗位、国际交流岗位等不同的职责岗位采取不同的校企合作办法。在平台建设上可以多关注外资企业,有条件、有能力的地区可以成立外资企业合作平台,鼓励学生在外资企业或到国外企业实习就业,鼓励学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国外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指导产业发展,提高国际交流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在基础应用型人才培养上采取校企合作、双元主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一班一名企”的合作方式,即一个班级与一家知名企业合作,就学生入学、课程安排、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技术创新、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合作,进而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
3.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建立人才培养的课程融合机制。课程融合是“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融合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与培养机械类专业人才的技术学习、技术运用息息相关。首先,课程融合要求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对接产品生产环节,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对接产品创新研发思路,素质课程内容对接企业员工素质要求等。其次,课程融合要求机械类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在人才培養目标的融合、课程内容的制定上全程参与、共同商讨,使人才培养标准能和行业人才需求标准相匹配。最后,课程融合要求多元教学方式的融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搭建线上教学平台,使之与线下教学相融合,达到互补、互惠作用,实现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共享、教学平台与生产平台共用、校内基地与企业基地共建。由此可见,课程融合是加快推进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
(三)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协同育人机制
机械类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多方参与、合作才能建立协同育人体系,才能有效地协同育人。健全协同培养机制,打造协同培养平台,建立由企业、社会和院校共同参与的动态人才培养机制,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使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构建高职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创新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双高”院校要建立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育人联动机制。一是建立师资互聘的高质量师资队伍,由企业技术精英和学校高水平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开发等,同时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实行双导师指导制度。二是建立双主体人才培养质量考核机制,建立对教学、生产效能负责的考评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能够符合企业与社会的要求。三是依托各类联盟、集团等制定校企管理制度,明确多元主体的责权利,明晰人才培养中责任分工与协作关系。四是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扩大“双高”院校与国际院校的合作、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国际留学生生源质量,扩大我国技术的输出与产出,让更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走向国际,使培养的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真正成为地方离不开、行业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技术技能人才。
“双高”院校机械类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市场导向下建立“多元培养、三维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理念,使之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全方位合作,不断探索实践育人新途径,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的品质,这样才能培养出地方离不开、行业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
[注释]
①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2019-01-24.
②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Z].2019-03-29.
③梁克东,成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逻辑、特征与行动方略[J].教育与职业,2019(13):10.
④袁小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研巧[J].教育评论,2014(6):100.
[参考文献]
[1]潘海生.“双高计划”引领职业教育相类型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9-05-07(9).
[2]钟秉林,李志河.试析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5,(2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