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兰,卜 林
〔1.2.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230036;1.安徽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233030〕
由于对农产品高产量的迫切追求,我国学习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模式,高度依赖农业机械、农药、化肥、农膜等,逐渐走上“石油农业”弯路。粮食12年连增背后,“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导致土地肥力下降甚至地力透支,农产品品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1]中国农村改革发源于安徽省,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岗村视察时明确要求,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2020年总书记再次视察安徽,再次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安徽省为我国农业大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地位突出,责任重大,与此同时,作为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大别山、长江、淮河等生态保护压力巨大,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当前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在理论界和政策界形成基本共识,培育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截至2020年底,安徽省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14.3万户,位居全国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10万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762家,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2万多个,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与大量分散小农户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可能性和使用影响力上更为显著。一是其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人员“精英化”特质凸显,新农民角色逐渐突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获得经济效益的能力。二是其产品面向更为广阔的市场,在健康、安全的市场需求导向下,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成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压力和动力。三是农产品的质量追溯和市场监管向来困难重重,而组织化生产和产业化运作为市场监督提供了可能,也为经营主体提供了客观标准和具体要求。四是作为规模化生产和农业技术广泛使用的主力军,其具有鲜明的示范功能、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能够在率先行动的同时,带动、支持广大普通农户,体现辐射作用。因此,深刻揭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决策特征与内在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可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政策,促成自发采纳运作机制,突破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终极阻碍,实现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最终目标。
国内外学者关于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如Jaffe和Palmer、Bruce D等,Jay Shankar Singh、SharonL Forbes认为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具有满足现代农业需求的潜力。[2-5](2)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客观障碍、区域差异和实现路径,如沈宇丹等指出技术约束、制度约束、供给和需求市场约束等。姚延婷等指出技术采纳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最快,西部次之,中部最慢。邹璠等对比了苏、鲁、黑三省农户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的地区差异性。张灿强等认为应创新技术体系和服务方式,发展多方参与的市场机制。薛彩霞等提出开展技术补贴。[6-11](3)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如李成兰等、刘希等、郭延军等认为在较长时期内技术创新和推广程度对经济增长的推进作用是缓慢且长期有效的。[12-14](4)分散农户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行为,主要包括采纳决策的影响因素、采纳意愿与行为的冲突、采纳行为的异同比较等。绝大多数学者倾向于研究某一特定技术的采纳行为,如高瑛等、佟大建等、吴一平等、盖豪等、黄炎忠等分别针对农田土壤管理技术、节水控制灌溉、减施增效技术、秸秆还田、有机肥等分析采纳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15-19]姜利娜等、曾玲玲等、孔凡斌等、李昊等分析了农户采纳生物农药、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等技术的意愿与行为冲突。[20-23]
以往学界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基本以分散农户作为研究对象,鲜有从农户个体转向农户集合体或农业组织的研究。(2)大部分文献并未区分技术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倾向于将两者作为同一命题研究。心理学在主体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方面通常包括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态度对行为具有预测作用,意愿可以指引行动实际发生。二是认为主体行为并不完全由态度决定,意愿与行为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且存在差异。我们拟在建立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以商业化生产为目的,生产经营规模大,经营管理能力、科技水平和物质条件等方面拥有比较优势且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
(2)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对应,以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持续承受能力相适应为指导思想,是污染治理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无机肥料技术、食品安全生产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生物能源技术、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测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农业技术的综合,是在不危及后代需求前提下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农业发展途径。[7]
(3)技术采纳理论。2003年,Venkatesh等在技术接受理论(TAM)基础上提出技术接受和使用整合理论(UTAUT),[24]包括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四个核心变量,前三个核心变量通过使用意愿影响用户实际行为,便利条件直接影响用户的采纳行为,模型在用户行为意愿和采纳方面显示出较强的可靠性。我们在改进UTAUT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从组织视角出发,将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两个核心变量纳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将组织特征、人口学特征、人力资本特征、绩效期望与努力期望等纳入组织内部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
(1)变量设置。设置“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两个被解释变量,当被解释变量为“采纳意愿”时,解释变量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特征、人口学特征、人力资本特征、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和社会影响等六个方面的16个指标。当被解释变量为“采纳行为”时,解释变量为前16个指标和外部便利条件的5个指标。具体说明见表1。
表1 具体变量及赋值情况
(2)提出假设。①组织特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及主体形成的合作组织和产业联盟等,主体经营年限各不相同,累积的经验不同,在技术采纳决策时表现也千差万别。通常经营年限长,形成的经营模式较为稳定,积累的经验和优势相对充分,决策更具有长期性和科学性。因此假设H1:组织特征显著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意愿。②人口学特征。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个体行为决策与人口学特征紧密相关。通常男性视野开阔,事业心强,在组织中的集体意识强,尝试和接受新事物的意愿可能比女性更强。随着年龄增长,个体智能和体能面临双重下降,越发注重风险规避,组织意愿可能减弱。安徽省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大量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男性在城镇化进程中向城市流转,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偏向“老龄化”。基于此提出假设H2:人口学特征显著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意愿。③人力资本特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力资本指通过接受教育、参加培训、迁移流动等方式而凝结在主体成员内部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包括受教育程度等显性因素和风险偏好、创新意识等隐性因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组织领导和一般成员,一般成员又存在新农民和普通成员的区别,各种影响因素之间关系交错复杂。一般而言,受教育水平越高,职业技能越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越强,接受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的组织意愿越强。基于此提出假设H3:人力资本特征显著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意愿。④绩效期望。绩效期望指采纳行为的主体想要达到一种结果并试图去证实该结果的知觉,期望越高,采纳技术的可能性越大。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到“三品一标”认证的正向激励,希望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地力,另一方面主体认知并适应多种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能够应对激烈的竞争和变动频繁的顾客偏好,有利于农产品面向国内外广阔市场,实现产量、质量、收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此提出假设H4:绩效期望显著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意愿。⑤努力期望。努力期望指用户采纳行为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在产权流转和租金交付的既定现实下,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难度和投入成本、“三品一标”认证费用、认证程序、教育和培训等因素构成新的经济、时间成本,也带来市场监管、信誉风险等多重约束,如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感知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难度可以接受,且技术投入成本在可控范围之内,技术采纳意愿会增强。将主体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难度和投入总成本感知作为指标衡量采纳行为的努力期望,提出假设H5:努力期望显著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意愿。⑥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周围群体或个人对主体做出某种行为决策的影响程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技术过程中可能受到来自政府和其他主体活动的影响,当主体之间提升交流频率,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获得好的反馈,政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大力推广和传播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时,主体采纳行为受到积极影响。基于此提出假设H6:社会影响显著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意愿。⑦便利条件。便利条件是指支持主体采纳行为的外部因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决策往往嵌入外部环境而非独立存在,信息渠道、技术服务指导、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补贴或贷款政策等提供了主体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便利条件,主体感知外部条件便利性越高,越肯定各项条件的支持力度,发生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基于此提出假设H7:便利条件显著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行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否具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采纳意愿,是否发生采纳行为,均为二分类变量,符合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条件。下面公式中,P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βi为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n为样本个数,Xi为自变量,β0为常量。
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合肥市长丰县、庐江县、阜阳市临泉县、颍上县、黄山市歙县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要经营管理者和部分专业大户中广泛发放问卷,结合社交媒体转发的方式,最终收集283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接受随机调查的主体中,男性比例为57.24%,女性比例为42.76%。从年龄结构看,29—39岁和40—50岁两个阶段占比较高,分别为33.92%和46.29%。从受教育程度看,初中水平占比最高,为44.17%,其次为高中或中专,占比25.8%。安徽省家庭农场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在组织类型上,家庭农场的主体占比最高,为47%,合作社占21.91%,龙头企业占15.90%,专业大户占15.19%。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度均值为1.926,整体偏向于中低度采纳型,以秸秆还田、病虫害绿色技术、测土配方肥为主。
(1)模型检验:被解释变量分别为“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时,对解释变量进行可靠性分析,Cronbachα值分别为0.665、0.708,大于0.6,表明问卷信度较好,数据分析有意义。所建二元Logistic模型的Hosmer和Lemeshow检验统计结果(表2),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表2 =Hosmer 和Lemeshow检验 =
模型混淆矩阵结果显示,以“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为被解释变量建立的二元Logistic模型总预测正确率分别为80.3%、69.9%,大于60%,表明两个模型整体具有较高精确度。
(2)回归结果:①采纳意愿模型回归结果。经SPSS26.0运算得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意愿与性别、质量提高期望和投入成本接受度没有显著的影响关系,但受到年龄、经营年限、技术难度的显著负向影响和其他各项变量的显著正向影响。②采纳行为模型回归结果。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行为作为因变量,将信息渠道满意度、技术服务指导次数、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补贴政策、政府贷款政策、常量等便利条件纳入模型再次进行回归分析(表4)。增加便利条件这一核心变量后,回归结果显示投入成本接受度、与其他主体交流次数、信息渠道满意度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关系,年龄、技术难度显著负向影响主体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其他变量显著正向影响主体采纳行为。
表3 采纳意愿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4 采纳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结果讨论。从组织特征来看,经营年限和主体类型显著影响采纳意愿,假设1得到支持。但与假设不同的是,回归结果显示经营年限越长,主体越不愿意接受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这可能是由于成熟的组织有较为固定的生产经营模式,对打破传统进行技术改革,考虑较少。加入便利条件这一核心变量后,影响系数由负变正,说明当客观条件充分的情况下,经营年限不再成为阻碍采纳行为的因素。同时,不同主体由于组织规模、成员素质和所持资金的差异,采纳意愿和行为截然不同。从人口学特征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年轻成员更愿意接受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且将意愿付诸行动,这类主体精力旺盛,乐于挑战和尝试新事物,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适应性和灵活性相对突出。性别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采纳意愿和行为均未产生显著影响,这与以往对广大分散农户的研究结论有别。分散农户中,男性作为家庭的主导,通常表现出理性程度高、冒险性强等特征,倾向于采纳新技术、新事物或捕捉新趋势。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成员有相对固定的职业角色,性别差异相对弱化,有的女性经营主体自身承担领导职位,客观要求其决策的科学性和长远性,假设2得到部分支持。从人力资本特征来看,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创新特质显著正向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和行为,是决策的关键因素。学历不同、职业技能培训经历不同,使主体对农业技术相关信息的理解和接受水平产生差异。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包括生物防治、清洁生产、污染治理、节水节能等多种类型,技术处在不断更迭换代中,具有风险偏好和创新特质的主体敢于投入,也善于跟踪新事物与新趋势,进而了解掌握更多信息,成为采纳行为的重要基础,假设3得到充分支持。从绩效期望来看,计算结果证实收益增加、产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显著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意愿,假设4得到较强支持,但质量提高预期未发生显著影响作用。加入便利条件后,四个变量对采纳行为均产生显著影响。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农户个体和规模主体共同的理性经济行为,是所有商业化组织的终极目标,也是技术采纳的根本驱动力,当主体预期收益提高时,技术采纳率相应提高。生态、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产生重大影响,环境友好型技术对减少污染、优化环境,意义重大,因此对农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预期影响采纳决策。此外,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能够促进清洁生产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当前安徽省“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步入国内领先行列,在“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中获得较好口碑,营造了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良好氛围。同时以省会合肥为中心,辐射市场面积大,向四周扩散500公里,覆盖中东部8个省市、大约5亿人口的消费群体,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扩大省内农产品影响力并拓展销路。主体对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期望越高,越倾向于采纳技术。从努力期望来看,技术难度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采纳意愿和行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主体面对挑战时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和焦虑心理,决策时也容易犹豫不决。投入成本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意愿和行为未产生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属于组织化运营,与分散农户相比有一定的资本积累优势,在融资渠道上也更为广泛,一般的技术采纳和技术革新不会形成重负,假设5得到部分支持。从社会影响来看,与其他主体交流次数、其他主体收益、政府推广技术力度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意愿起显著作用,安徽省重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如无为市茶叶生产采用“有机肥+配方肥”替代化肥。沿江、沿淮和环巢湖三个区重点推广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已迈入绿色高质量发展轨道。示范区在化肥、农药利用率和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率等重要指标上起到了显著的标杆和示范作用,假设6得到充分支持。增加补贴、贷款、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等便利条件后,与其他主体交流次数不对主体采纳行为产生影响。与分散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采纳行为属于组织化决策,具备较强的理性特点,更多基于主体发展的阶段特征和自身需要,受对比性收入和政府导向等实际条件影响多,受人际交往和舆论的影响少。从便利条件方面看,技术服务指导次数、当地基础设施、政府补贴政策、政府贷款政策显著影响主体采纳行为,经营者对便利条件的认知成为影响采纳行为的直接因素。2020年度安徽省登记科技成果统计公报显示,高新技术领域科技成果中有现代农业技术890项,环境保护技术567项,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进一步推动了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降低了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经营风险,同时出台了农业信贷担保经营风险补助政策,[9]假设7得到较强支持。信息渠道未产生显著影响,这可能是源于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信息渠道广泛而多样,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成为常态,渠道满意度整体较高。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是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最初一公里”与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无缝对接的重要抓手。为提高技术采纳意愿,促进技术采纳行为,提出以下建议:
以高校、科研院所为创新源头,以农技推广机构和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为龙头,以星创天地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为骨干,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基点,建立和完善开放竞争、多元互补、协同高效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模式。从响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出发,培育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主体,促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服务主体错位发展、竞争合作、稳定高效的利益联盟和运行机制;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将公益性服务作为促销经营性服务、加强与农业生产经营有效联结的重要手段,形成公益性组织与市场化服务主体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协调使用市场化手段和人际关系纽带,建立互惠互信、合作共赢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引领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作用。
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成本增加的风险会阻碍技术采纳行为,大多数分散农户不愿意采纳风险大的技术。但与分散的小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相对充足的资本积累和融资条件,具备创造条件应用技术的能力,在技术采纳初期发挥政府补贴和贷款政策的促进作用非常重要,应对符合相关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补贴,将具有发展前景的主体纳入财政支持项目。政府和金融机构合力,集聚金融机构、投融资担保平台等社会力量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多样化方式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环境友好型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鼓励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主体采纳农业新技术注入资金,利用农业人口红利吸纳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金融领域,搭建投融资平台,加大涉农信贷的投放力度。
向经营主体宣传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从意识层面强化主体对环境友好型生产、经营方式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自我诉求。加强技术创新,在研发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过程中注意与传统农业技术衔接,降低技术采纳者的抵触心理,实现传统生产经营顺利向环境友好型过渡。通过专家解说等方式将传统技术与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背景下农产品的产量、质量、效益进行对比和预测,阐释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优越性和长远性。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培训,重视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的系统性。促使经营主体拥有更多机会接受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其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疑虑。政府在评选先进集体、优秀组织等荣誉称号时,将是否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纳入评选条件,以鼓励农业生态保护和农业技术创新。
针对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采取侧重点不同的措施。对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大规模主体采取积极的激励措施,激发其公众形象诉求,辅以政策补贴、信贷优惠和技术指导。对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积极宣传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优势,提高其对新技术的市场价值认知。对产业联盟、产业联合体、产业园区、科技示范园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组织,借力多种技术交叉融合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形成适应性强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模式。以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高科技示范园为例,其引进的以色列喷灌技术实现节水50%以上,滴灌技术实现节水70%以上,化肥节余比例为70%至80%,劳动力节省90%,生产率提高30%,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目前已实现将水、化肥、联网机械和复杂的算法相结合,为各种农作物量身定制管理方式。
“互联网+农业”催生了农产品电商热潮,互联网赋能“三农”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途径。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等省涌现出大量专业性“淘宝村”,呈现出具有一定集聚效应和区域特色的经济地理现象。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平台建设农产品生产追溯系统,利用大数据监管生产过程,给高品质生态和有机农业增添“数据”生产力,提升农产品高附加值,满足消费不断升级需要,通过销售系统倒逼生产系统的技术采纳行为。另一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段,实时为技术推广、资本流动和农村管理等提供信息服务,以平台分享、传播的方式实现1+1>2的技术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