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涛,张援越
(1.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物流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2.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国际贸易学院,天津 30035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建设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服务于外贸的国际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产生了深刻影响,国际物流专业群呼之欲出,适应趋势并积极作为是外贸新兴区域的高职院校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国务院在2019年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了建设高水平专业群的计划并于当年完成遴选工作,这将我国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下设专业大类的做法从部署具体到实施。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再一次明确了建设600个省域高水平专业群的目标,使得专业群建设形成了梯度,以常态化和动态化形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组建和优化专业群,应重点关注其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支柱产业的定位是否明确[1]。所以,专业群建设对接产业链发展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理智选择,进而需要对培养模式和教学组织进行较大幅度和较深层次的变革,同时也将促使各高职院校在全国同类专业中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走出特色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具体到国际物流相关专业和专业群,这里需要厘清以专业组群形式促进人才培养对接产业需求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格局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带动了中欧班列迅猛发展,一般国际货物运输概念中处于劣势地位的铁路运输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如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2020年,全年共开行12406列,同比增长50%。二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20年末,国务院已批复成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各自贸区定位不同、特点明显,先后取得了一系列经验和成果。这将我国外贸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推到了开放前沿,部分省市外贸量呈井喷之势,如中欧班列(西安)2020年开行3720列,全国占比高达30%,同比增长1.7倍,创历史新高。传统物流业的欠发达省份在外贸的刺激下,现代物流业快速崛起。行业发展推动着企业变革,围绕外贸开展运输与通关业务的国际物流企业既遇到了国际物流业日渐繁荣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现有从业者的从业经验和知识结构不能符合行业发展刺激企业升级后的新要求的人才窘境[2]。国际物流行业作为典型的第三产业,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就需提高供给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国际物流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进供给侧改革。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就是引进优秀国际物流技术技能人才。
然而,目前我国各层次专业目录均未直接设置国际物流专业,在高职教育专业中,比较接近的是物流管理类和经济贸易类相关专业,前者侧重于培养仓储配送、采购运输及供应链管理人才,后者侧重于培养进出口操作、报关报检及国际货运操作人才。对于主要涉及到贸易采购、保税物流、通关方案与运输方案设计实施的国际物流业务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或简单相加的某些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具有国际视野、能站在整个国际物流链条的视角处理具体操作层面问题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这绝非单个专业人才培养能完成的任务,而是多个相关专业协作共同培养才能实现的目标。这些专业对接的职业岗位群,需要从事者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通,从事的工作内容、社会作用和从事者所需人格特质等也较为接近,这正是高职教育组建专业群的现实依据[3]。随着现代物流供应链链条不断伸长、第三方国际物流日益兴起、跨境电商物流和跨境冷链物流方兴未艾,急需国际物流专业组群建设来推动人才培养变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挑战,这是国际物流专业组群与人才培养的现实动因。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新旧专业对照表(2020年)》和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国际物流专业群属于财经商贸大类,涵盖专业应当包括经济贸易类的关务与外贸服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和物流类的现代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供应链运营、智能物流技术等专业,以及电子商务类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类的航空物流管理、铁路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管理等专业侧重于以单一运输方式为基础而非以货物为基础的物流整体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大类的交通运营管理、港口与航运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民航运输管理等专业则以运输工具为基础辅助于各种运输方式的实施,均不应被涵盖于国际物流专业群。当然专业组群的范围决不能单一论之,而应结合当地国际物流产业情况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规划具体分析。海港城市高职院校可以将港口物流管理或集装箱运输管理等专业纳入专业群,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也可以将铁路物流管理或航空物流管理纳入群,以加强对特定运输方式下进出口货物在离港或到港时装货卸货、安全操作和按需分拨的高效组织管理,适应跨境电子商务、中转集拼分拨等新型贸易方式对物流操作的要求。
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结果显示,招收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多达900多所且不断增长,多数院校以地方经济发展和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与本地京东、苏宁等仓储型物流企业合作紧密,决定了物流管理专业也多以传统的仓储配送、采购运输为发展方向;招收外贸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则普遍在200所左右且不断减少,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更为明显,如外贸大省四川仅有2所高职院校开设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近年来外贸表现亮眼的陕西仅有1所;此外,除物流管理专业外,物流类其他专业的开设院校亦寥寥无几。专业设置不完整及多数地区外贸类专业的衰落决定了高职院校国际物流相关专业组群开展的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并不能适应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2018年12月,由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及旗下长风网与知名媒体职教圈联合发布了“2018年中国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竞争力排行榜”。长风网提供的深度解读中,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指出该校与重庆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需求相对接,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精准定位为国际物流等三大方向,与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形成了良好互动。此外,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自2016年起,陕西工商职业学院自2017年起,也积极开展了国际物流跨专业人才培养实践,逐渐形成了区域特色较为明显的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但均没有将国际物流上升为专业群进行研究、实践和打造。
国际物流产业链的日益稳固激发了高职院校国际物流人才培养实践由跨专业的被动而为向专业群的主动作为转化。职业教育是从职业出发的教育,职业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4]。产业链上的职业岗位群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诉求决定了国际物流专业群应主动细分岗位业务,以此驱动课程改革对接并适应相关职业岗位。涉及国际物流业务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类是由国际海运、空运承运人发展起来的综合物流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第二类是由报关报检企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扩大业务规模后成立的国际物流企业;第三类是传统物流企业由于服务于货物跨境流通的国内物流段,而拓展了国际物流业务;第四类是大型制造型企业出于货物进出口的需要而成立的国际物流专业企业;第五类是进入国内市场后在各地布点的外资型GLOBEL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各地的港口(包括海港、空港和陆港)、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区域,其综合管理部门一般位于各地市区。进一步分析其主要业务岗位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即可总结形成国际物流专业群课程体系。根据目前掌握的行业动态和已有的实践情况,国际物流业务主要岗位及课程设置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国际物流业务主要岗位及课程体系示意图
如何准确地定位国际物流产业链上的职业岗位,是国际物流专业群建设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纽带,对于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来说,现实的困境主要在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如何克服基于本校现有专业去分析本地产业发展及岗位设置时带来的局限性,导致对产业链和岗位群的定位过于主观而不够准确,这很容易给课程改革指错方向、设置障碍。只有不断深入企业调研,充分利用教学科研能力及时消化和转化,才能抹平认知不足的鸿沟。其次是如何弥补本校专业设置确实存在对接产业和岗位时的漏洞和缺陷。增设专业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也得不到学校整体规划及政策措施的支持,开发专业方向和改革课程教学应该成为更现实的选择。最后是如何解决相对固化的教学条件对不断变化的岗位业务的跟进不足的问题。如现有的教学建设均围绕海运与空运展开,对于中欧班列铁路运输和陆路边境公路运输涉及不多,已明显不适应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现状,急需重构教学内容、教师能力、实训任务、技能竞赛等教学形态及要素,以增强相关专业的活力和韧性,回归高等职业教育的本性和初心。
根据教育部2019年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国际物流相关专业职业面向的对应行业主要是“商业服务业”等行业,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类型的划分,从业人员300人的即为中小微型企业。据笔者多次走访和梳理,除了少数有全国影响力的国际物流企业外,行业内多数是中小微型企业,这些企业仅对图1显示的职业岗位群中的仓储岗、通关岗和货运岗的人才需求数量较大,其他岗位的人才补充基本来自前三者岗位的长期从业者。这两类岗位对人才规格的需求特点有较明显的区别,前者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对相同生产技术反复熟练的运用,侧重于效率提升;后者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对不同工作任务综合协调的完成,侧重于质量管控。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课程体系重构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多地结合岗位工作任务和生产技术的核心要素,融入职业元素[5]。而这正是现代学徒制的典型特征,是国际物流专业群相关专业协调发展以共同培养职业人才的必由之路。
在专职教师实操能力有限、实训条件更新不及时的情况下,要培养高素质国际物流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借助于企业丰富的岗位业务资源和企业兼职教师与时俱进的实践操作能力。但企业兼职教师的痛点,在于其熟练的操作技巧、丰富的从业经验,由于教学能力的欠缺和实际生产与教学安排的冲突,而造成的企业资源转化程度不够和教学实施的不系统性[6]。“企业师傅在岗带徒”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痛点,也可以解决职业岗位群中部分复合型岗位人才补充困难问题。
国际物流专业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基础比较薄弱;二是基于本地行业实际的课程体系与内容重构困难不小。从国际物流专业群所涵盖的几个重点专业来看,物流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高职院校数量最为可观,效果相对较好,合作企业主要以顺丰、苏宁等国内知名物流企业为主。经济贸易类专业的试点高职院校则凤毛麟角,由于行业内企业相对分散、无法一次性大量吸收从业者等原因,仅有的学徒制试点普遍遇到了较大阻力、效果一般。而跨专业的国际物流专业群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公开资料尚未见到。所以,首先要做的是与本地规模较大、业务完整的国际物流企业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人员互聘共用和个别专业群共享课的理实一体化改革为突破点,快速打开企业和专业群之间、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藩篱,逐步击破课程体系重构和课程内容创新重组的难点。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到要“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鼓励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这是国际物流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现阶段不少高职院校已与本地大型国际物流企业展开了层次不同的校企合作,企业要素已或多或少地参与到人才培养之中,在此前提下,要联合开展更深层次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最为有效的抓手就是改革现有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初步设计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国际物流专业群教学组织模式示意图
在图2所示的校企协同育人运作平台支撑下,资源配置不再以单个专业为单位,而是以专业群为基础单位,以学徒制为服务对象,兼顾其他发展需要。逐渐改善专业群内实践者的行动惯习,构建专业群资源合理使用制度,形成专业群资源配给及共享机制[7]。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不仅学校与企业之间、专业群内各个专业之间的态度、观点和思考在不断融合,学校各部门之间对专业群和学徒制的认知理解与管理方式也将不断地调整、提升和成熟,尤其是努力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客观实际基础上的国际物流专业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并形成共识,在学徒制的校企利益共享机制和专业群的课程建设评价体系两个重点领域积极创新,这需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智力优势和研究能力,以弥补企业参与意愿较弱但用人意愿较强的短板。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国际物流专业群组群逻辑尚未理清、基础条件尚不牢固,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实践显然存有难度,需要各方高度信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缺乏足够推动力,“双高计划”为少数精英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充分赋能,但并不能赋予大多数高职院校改革专业架构的勇气。要回应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诉求,要突破单个专业无法应对本地产业链集群的困局,首先还是要从探索和创新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做起,开发国际物流专业方向、开设专业群共享课、跨专业组队参加“货运代理”等技能竞赛都可以成为建构国际物流专业群的有效路径。
爆发于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和2021年3月的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引发了全球对国际物流供应链的广泛关注,其完整与否和运行情况直接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正常生产生活。我国于2019年启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涵盖陆港型、空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等6种类型,面向不同类型的物流枢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支撑其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成为这些区域和城市的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教育义务。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李克强总理批示指出,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教育部在《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中提出“推广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高层次学徒制”。对接国际物流产业链,实践学徒制人才培养,不仅是高职院校国际物流相关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呼唤,更是国家战略宏观布局的严肃要求,应该认真对待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孜孜以求地进行探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