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雅青 李秀 赖月欢
【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路径管理在经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功能康复及并发症中的影响。方法:择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于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的8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4例)与觀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路径管理。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指标及髋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2.03±0.42)h、术后下地时长(11.98±2.32)h、住院时长(16.18±2.43)d,均短于对照组的(2.44±0.57)h、(14.56±2.70)h、(18.69±2.08)d,术中出血量(216.51±28.57)ml少于对照组(254.19±32.2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出院时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8.64 %)高于对照组(70.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4.55 %)低于对照组(20.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路径管理有助于缩短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长,降低术中出血量,能够提升术后治疗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路径管理;手术情况;疼痛;髋关节功能;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8-0126-02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骨科疾病常用方式,能够有效减轻关节疼痛,恢复关节运动功能[1]。但手术操作复杂,对患者创伤较大,且患者多为老年人,身体耐受性及抵抗力较低,术后易出现便秘等并发症,影响术后康复,延长患者住院时长[2]。常规护理内容较为笼统,多为护士机械执行医嘱,未能充分兼顾患者身心需求,护理效果不甚理想。手术室护理路径是医护人员依据手术制定的一种程序化、标准化医疗活动,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路径对患者围术期实施规范化、具体化的护理干预,从而进一步有助于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3]。本研究旨在通过手术室护理路径管理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探讨其应用疗效,内容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择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于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的8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4例)。观察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54~75(63.52±5.07)岁;髋关节炎12例,股骨头坏死10例,股骨颈骨折9例,其他疾病13例。对照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56~79(64.18±5.36)岁;髋关节炎11例,股骨头坏死13例,股骨颈骨折9例,其他疾病11例。两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首次行髋关节置换术;肝肾功能正常;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骨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行常规检查,告知患者手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备好术中所需药物、器械,术中与医生配合,建立氧气、静脉通道;术后做好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指导患者用药。
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护理路径管理。组织手术室护理路径管理小组,其中,护士长为组长,科室副主任为副组长,包含其他成员(护理人员、医生)8名;制定手术室护理路径表,时长为纵轴,内容(术前、术中、术后)为横轴,如实记录各项护理完成情况;组长每月组织成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及经验交流会,不定期抽查组员掌握情况,并组织成员探讨流程存在问题,不断巩固完善护理流程。具体流程如下。(1)术前。①术前1 d访视患者,运用PPT、视频、图片等方式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手术流程,同时向患者及家属确认是否按医嘱禁食、禁饮。②安排专业指导患者学习床上排便技巧,并指导其练习深呼吸、咳嗽、术后体位。③调节手术室温度为25℃,湿度为50 %,专人核对手术用品是否到位,查看器械摆放位置,确认是否消毒,并调试设备。(2)术中。①护理人员陪同患者进入手术室,协助其行垂直侧位体位,配合麻醉师完成麻醉后更换为健侧卧位。②使用液体加温装置,将输入体内的液体加温至35~37℃,通过经37 ℃预热的生理盐水冲洗髋关节治疗所在患处,使用事先温盐水完全浸泡的纱布。③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有人员需准备2副及以上手套,限制人员出入,加强生命体征监测。(3)术后。①术毕搬动患者时保持患侧关节稳定,确保外展30°中立体位,将梯形垫枕放于双腿中间,根据其情况穿“丁字鞋”。②术后1 d指导患者行患侧踝关节、足趾跖屈及背伸运动,主动活动健侧关节;术后2 d行髋关节轻度屈伸练习,屈曲角度小于60°;术后3~7 d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同时按摩膝关节、髋关节,逐渐于床上移动;术后2周行直腿高抬练习,并扶双拐行走,逐渐过渡至单拐、弃拐。
1.3 观察指标
(1)手术及康复相关指标:主要包括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长、住院时长等指标。(2)髋关节功能:出院前通过Harris 评分量表对患者髋关节活动能力进行记录与分析,包括疼痛、畸形、活动度、行走距离等10个条目,共100 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9分以下为差。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3)并发症:记录并统计两组术后住院的并发症具体发生情况,包括便秘、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等,某并发症或总并发症发生率=[(某并发症或总并发症发生)例数/该组总例数]×100 %。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及康复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长、术后下地时长、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髋关节功能及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出院时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住院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091,P=0.024,P<0.05)。见表3。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以人工假体固定股骨脱臼部分取代病变关节,可在最大限度上恢复关节功能[4]。但手术技术要求较高,需所有参与人员通力合作,加之患者年龄偏大,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进一步增大手术难度[5]。此外,术后患者需长期卧床休养,下肢制动时长长,导致下肢血液运行缓慢,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延缓患者康复进程[6]。
手术室护理路径管理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护理管理方式,参与人员获取手术通知后立即参与手术讨论,全面了解手术情况,并根据路径表实施护理措施,确保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及完整性,降低手术风险[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长、术后康复时长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表明手术室护理路径管理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利于加快手术进程,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长,减少并发症,并改善髋关节功能。姜述颖[8]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护理路径可加快髋关节置换术手术进程,降低术中出血量,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手术室护理路径管理成立护理小组,通过培训、考核,提升成员操作技能,使其熟悉手术流程,手术过程中能够默契配合,利于缩短手术时长,利于减少出血量。手术护理路径管理要求成员严格按照时长顺序、工作要求展开护理配合,可规避资源浪费、康复延迟问题,在控制医疗成本条件下确保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由于本研究周期较短,所纳入研究样本量不大,还需往后进一步深入该方向研究,丰富其他与研究相关的观察指标,从而提高研究的有效性与可重复性。
综上所述, 手术室护理路径管理的运用使护理人员有明确护理目标,围术期配合更加默契,从而促进髋关节置换术顺利进行,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髋关节功能,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况丽,叶明.协同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我护理及情绪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6):672-674,684.
[2]??顏丽,高迎飞.连续护理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18):2871-2873.
[3]??刘红,李世云.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91-93.
[4]??张雁,喻安敏.彭前玉.等.自我效能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7):861-863.
[5]??刘迎春.彭贵凌.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分层护理干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9):669-672.
[6]??陈俊,衣静,胡月婷.康复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及自理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5):2839-2841.
[7]??石广卉,王姣,杜玲,等.临床路径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216-217.
[8]??姜述颖.髋关节置换术配合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患者手术情况、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4):55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