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细雨不须归

2021-09-20 20:17松子
读者欣赏 2021年9期
关键词:蓑衣斗笠油纸伞

松子

雪艳图 绢本设色 95×51cm 清 冷枚 上海博物馆藏

先秦时期,人们将由草、竹片等制作而成的雨具称作“盖”或“簦”,其柄可持,外形很像现在的雨伞,但是大而笨重,还不能开合。《周礼》中就有“轮人为盖”的记载。春去秋来,经过人们不断地总结改进,发明出了比较轻便的雨具,这就是可戴可摘的笠。《诗经·小雅·无羊》日:“尔牧来思,何蓑何笠。”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穿蓑衣、戴斗笠。

笠的外形和簦很像,不过小而无柄,一般用来戴在头上,有尖顶和圆顶两种。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簦,是有柄的笠;笠,是无柄的簦。用草编织的叫草笠,用蒲葵编的叫蒲笠,另外还有竹笠、棕笠、藤笠、毡笠等,都因制作材料而得名。

蓑衣是一种原始的雨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服器部》里说:“蓑草结衣,御雨之具。”因蓑草皮滑且中空,蓑衣穿起来很是轻便,雨水不易渗透,且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使用,人们也不会感到闷热。

蓑衣具有中国古代服装的重要特征——上衣下裳。上衣叫“蓑衣披”,顾名思义,是披在肩上的。下装是一件围腰短裙,叫“蓑衣裙”,与裳基本相似,有的稍长,从胸部连接至腰部,有点像现代女性的吊带裙。

西周时期,有一种用帛制成的伞。因价格昂贵,帛制伞一般为贵族所用,成为达官显贵、士大夫外出的装饰品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 秦 秦始皇帝陵博物馆藏

出土于秦始皇陵的彩绘铜车马上带有一柄伞,设计非常精巧。伞柄处装有双环插销,可以随时取下;操纵机关可调整伞盖的角度,遮光效果更佳;将伞盖取下之后,伞柄就是一把尖锐的矛,伞盖就是盾,可以利用其进行戰斗。作为一国之主,秦始皇出门自然是做足了保护工作,而这把伞就是一个暗藏在马车上的武器,后来人们将其取名为“千机伞”。

先秦时,还出现了一种双层木底雨鞋,这种鞋子可以防止湿气入侵,一般为贵族所用。后来又出现了一种有齿的木屐,因鞋底有齿,增加了鞋底的高度,适用于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走。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记载:“屐,搘也。为两足搘,以践泥也。”

雪渔图 绢本设色 62.1×32.7cm 五代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山西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墓室北壁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伞与前代一样,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只有特定的阶层才可以使用。北齐规定:王、庶姓王,仪同三司以上,用翟尾扇、紫伞;皇宗及三品以上官,用青伞朱里;士人,用青伞碧里。

《玉屑》中提到,元魏之时,为了便于步行、骑马,“魏人以竹碎分,并油纸造成伞”,可见当时人们为了出行方便而发明了油纸伞。油纸伞的出现,得益于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的使用得以普及,人们开始用廉价的纸制作伞面,并在纸上涂上桐油,使之遇水不烂,用于避雨。

《南史·王籍传》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王籍)乃至徒行市道,不择交游,有时途中见相识,辄以笠伞覆面。”王籍看见熟人也不打招呼,以伞遮面,蒙混过去,心中默念:

“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除了油纸伞,南北朝时还出现了一种在丝绢类纺织品上涂抹油脂后做成的“油衣”或“油帔”。《晋书·桓玄传》中记载:“(刘)裕至蒋山,使羸弱贯油帔登山,分张旗帜,数道并前。”登山时使用雨伞不便,还是雨衣好使。

隋唐时期,伞的使用更加普遍,除日常防雨外,人们也用其遮阳。隋唐时期的统治者对伞的使用也有具体的规定:皇室和三品以上官员一般用紫伞、红伞;中下层士人群体则使用流行已久的青绿色伞。

油纸伞在唐朝时传至日本、朝鲜。日本早期还将油纸伞称为“唐伞”,可见当时我国制伞业的兴盛。《清异录》中记载了一个叫周则的人,称他以造雨伞为业,每天造两把伞便能糊口,可见当时江南地区伞的市场需求量之大。

除了伞,人们还充分利用大自然赐予的各种天然材料制作雨衣,如江南地区盛产的棕丝。棕丝是棕榈树皮上的一种纤维,经加工也可编织成雨衣,俗称“棕衣”。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寄庐山棕衣居士》中便有相关记载:“兀兀山行无处归,山中猛虎识棕衣。”

到了宋代,发达的商品经济推动了丝织业、造纸业的发展,伞的使用更加普遍。

在宋代,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红、黄两种颜色的伞具,大小官员则使用青绢凉伞。青绢凉伞还被用于婚嫁礼俗中,吴自牧的《梦梁录》载:“至迎亲日,男家刻定时辰,预令行郎,各以执色如花瓶、花烛……青凉伞、交椅……前往女家,迎娶新人。”

今天所见的太阳伞,在北宋都城汴京已经出现,且被商家普遍使用。《清明上河图》中的许多沿街店铺前,就有张开的大遮阳伞,街道两旁的空地上,也有不少小商贩在撑开的大伞下做生意。

南宋画家刘松年的《斗茶图》中,有三人携带雨伞。据《梦梁录》记载,南宋时伞的种类很多,且形状多样、颜色丰富,都城临安的制伞业发达,俨然已是全国的制伞中心。

上图: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 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藏下图:斗茶图(局部) 宋 刘松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归渔图(局部) 绢本墨笔 宋 梁楷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宋代蓑衣斗笠的使用依然广泛,平民百姓雨天出行基本都需要它。宋代李迪的《风雨归牧图》描绘了江南乡村常见的景象:放牧途中,风雨大作,两位牧童策牛逆风徐行,一人披蓑俯身紧紧拉住斗笠,而另一牧童的斗笠被风吹落,急忙去捡。这种闲适的生活,成为古代文人远离庙堂的心灵寄托。

从唐代皮日休的“携来沙日微,挂处江风起。纵带二梁冠,终身不忘尔”,到苏轼的“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斗笠在两位诗人的心中,有了别样的意味。“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穿上简单的蓑衣,遠离各种礼仪性伞具的束缚,苏轼仿佛有了更多无惧风雨的勇气。

风雨归牧图 (局部)绢本设色 宋 李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时期,伞的样式与制作材料与前代相比变化不大,主要有方伞、直柄伞、曲柄伞、罗绣伞、油绢伞等,此时,还出现了精工彩绘的花伞。

据《古今事物考》载,明代对一品至九品官员的用伞都做了细致规定,不同等级的官员使用不同颜色和样式的伞,不可逾越。此一时期,雨衣的制作愈发考究,《酌中志》中记载,明代宫廷的大臣们多穿以绢绸和蚕茧纸做的雨衣,有时也穿红雨衣。清代法律规定:庶民不得用罗绢凉伞,许用油纸伞。当时社会上普遍使用的还是油纸伞、油布伞,且颜色以青色为主。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写道:“宝玉听了,只得回来。刚至沁芳亭,见探春正从秋爽斋来,围着大红猩猩毡斗篷,戴着观音兜,扶着小丫头,后面一个妇人打着青绸油伞。”当然,贵族少爷小姐也穿蓑衣,不过自然是高级货。第四十五回写道:“……黛玉又看那蓑衣斗笠不是寻常市卖的,十分细致轻巧,因说道:‘是什么草编的?”连黛玉也不识,这蓑衣恐怕只有贾府这样的人家才用得起。贾宝玉穿蓑衣也不是要去牧牛或捕鱼,“披了玉针蓑,戴上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忙忙地往芦雪庵来”,无非是在冬日里闲玩游乐罢了。

雪影漫漫时,撑伞在雪中赏梅,是才子佳人的雅趣,对于平民来说,他们大多会收起各种雨具,围着炉火度过凛冽冬日,只有少数旅人或渔夫,会冒着风雪行走在山野小路、水泊岸边,此时,蓑衣和斗笠,可给予他们极大的慰藉。

今天,我们有各式各样的伞,从折叠伞、自动伞,到双人伞、风暴伞、纳米伞,不一而足。只是,类似许仙与白娘子篷船赠伞的故事,大概是不会再有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博物馆|看展览”)

钟馗探梅图 纸本设色 154.6×78.9cm 清 金廷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蓑衣斗笠油纸伞
从蓑衣到现代雨披
泸州油纸伞
斗笠
奶奶的斗笠
题蓑衣鹤育雏图
油纸伞的守望者
竹斗笠
油纸伞下的四月
流泪的蓑衣
油纸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