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摘要:就目前高校美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情况而言,大多是围绕着就业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忽视了对于学生审美素养和意识形态的培养,严重制约着美术类学生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审美意识、掌握审美范式的方法、提升审美能力、掌握审美价值元素、创新审美形象,这是目前美术专业教学的重要研究課题。本文在深刻把握审美素养的基础上,分析审美素养对于美术类专业学生的重要性,积极探索高校美术类专业学生审美教育的提升途径。
关键词:高校 美术类专业 审美素养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6-0118-03
随着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日益繁荣,社会对于美术类专业学生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经验、审美理想等素养具有更高的要求,高校对于美术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也愈加重视,并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目标、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予以体现。但是美术的审美素养并非是简单地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和美术实践能力的提升,而是学生个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感、理想信念、美学知识等紧密结合的整体素质的提升,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美术教育的成功与否,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审美素养的内涵
美育是“德、智、体、美、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美术类学科教师的重要职责。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充分全面深层次解读审美素养的内涵,让学生知道美到底是什么?审美意味着什么?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美是人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要素,是如同生命一样重要的东西。从广义的范围来看,审美素养主要是人所具备的审美理想、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以及对于美的接受、美的欣赏、美的感悟、美的向往和美的创作等各种因素、各种能力的总和。审美活动具有鲜明的情感性、直觉性和愉悦性等特点,而审美素养主要是指人们对美的发现、美的感受、美的热爱,以及努力尝试使用自己的方式来捕捉美的形象、感悟美的情感内涵,并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情、智等综合素养的提升。
审美素养作为美术类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人与生俱来的艺术化本能,是深藏在学生天性中的生存性、创造性的力量。审美素养的提高,就是要引领和唤醒学生人性中的审美力量,促进学生生命力的绽放。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敏感的审美心灵、学会感受各种各样的美、积累美的形象、体验美的灵慧、丰富美的感情、体验美的快乐、表现美的激情、创造美的生命。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审美素养并非仅仅是美术素养的好坏、绘画能力的高低,而是学生获取精神自由和圆满人性、发展完美人生的人文教育,是能够给予其精神满足、精神愉悦、精神享受的一种审美活动。
二、审美素养对于美术类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就目前高校美术专业课程和教学的现状而言,大多是基于模仿、临摹的美术技法性教育方式,缺少对于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多数学生的创作形式单一、创意思维固化、创意视角狭隘,在素描、色彩、油画、水墨画以及室内装饰、工业产品造型、广告创意、动漫制作等各方面都普遍缺乏对于美术精髓和创意内涵的探索。基于这种情况,提高高校美术类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对于提高美术类专业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审美素养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也是贯穿于学生职业生涯和人生生活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可启真、美可储善、美可怡情、美可净化心灵,是美术专业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审美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道德因素、意志因素,塑造出高尚的人格。美育以美启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对人的塑造不仅作用于情感,而且促进知情意等能力的全面提高,它同时辩证融汇了认识、意志和情感三方面,可以借助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促使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从而丰富情感世界,陶冶情操,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情趣,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个体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审美素养的提高是一种对人的全面塑造,通过对人类符号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审美的方式达成人的自我完善。总之,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各种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对于审美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实践,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和艺术从业者都非常重视对于审美素养的提升,如中国古代一直把审美教育作为修身养性、完善道德的手段,注重审美教育在完善人格、治理国家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王国维明确地把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提,肯定审美教育的独特价值,并在《论教育之宗旨》中说,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完全之人物”。我国近代审美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蔡元培,在他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时,就把审美教育定为新式教育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开办音乐、美术的专门学校,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审美素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素养是美术类专业学生的基本素养,只有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美术类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艺术实践中才能够更敏锐地发现美、创造美,提炼审美认知。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自然探索中对于生活中的美、自然界中的美具有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丰富审美情感;另一方面可以让美术类专业学生在进行作品鉴赏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审美知识、积累审美经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提高审美技能。
另外,无论是对于经典美术类作品的鉴赏,还是创作优秀的美术作品,都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生活感悟、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创作出既具有外在的形式美感,又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经典作品。审美素养的提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对于室内装饰、动画制作、雕塑、绘画等创意设计和表达都具有正面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对于提高艺术作品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可以充分发挥美术作品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力与表现力,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审美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想象力和创新力是美术类专业学生所必备的专业素养,无论是学生在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过程中,还是依托了自身的美术素养进行设计创作时,都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审美素养的提高,可以让学生对于绘画作品、雕塑、工业产品、室内装饰、建筑空间、数字影像等进行鉴赏時,更深刻地品味和理解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更主动地思考和发现美、发挥想象创造美。另外,审美素养的提高,既可以让学生不断提高知识储备、丰富生活经验,逐步建立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自信心,又可以让学生掌握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的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提供了条件。比如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通过丰富的绘画作品和美术类专业设计作品的鉴赏,不断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提高学生对于美感的敏锐度,让学生对于色彩、构成和审美规律具有更深刻的认识,丰富学生的创意表达形式,提高艺术创作的质量。总之,审美素养的提升可以让学生在美术知识学习、美术实践能力提升中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高校美术类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途径
对于美术类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主要是围绕鉴赏美、发现美、体会美、追求美、创造美,即看、感、动、想等四个层次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净化学生心理、完善学生人格,进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素养。
(一)多看,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视觉信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形象思维对于人们心理意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油画、国画、雕塑等纯美术专业,以及视觉艺术、工业产品、环境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艺术等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类专业来说,都是通过视觉美感促进人们对于其作品的整体认知。在各类美术和艺术作品的视觉鉴赏中,除了外在的形态、色彩等视觉美感以外,还通过视觉感知刺激来扩展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强化审美意识,提高观赏者的审美能力。比如对于现代简约主义风格的室内装饰作品进行鉴赏,从简洁、实用、美观且兼具个性化的三维空间,清新典雅、简洁的室内家具等流畅的造型设计,还有明亮的色彩对比中感受三维空间的简洁美感,通过色彩、造型、光影等元素在室内空间中的立体化展现,更加全面、深刻地表达空间之美。
另外,还要通过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于家庭、社会和自然中美的发现能力,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逐渐积累社会经验、拓宽艺术视野、丰富社会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多感,提升发现美的能力
除了视觉层面对于艺术美感的观察,还需要深层次地对于外在艺术美感所蕴含的形式美的规律、思想内涵、社会精神等进行挖掘和感悟。艺术源于生活,所有的美术类或者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作品,都是人们创作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结合体,美的传递是双向的,当然人们凭借双眼去观察美、凭借双手创造美的同时,各类具有形式美感以及借助颜色、线条、立体造型所传递出来的审美情感、文化内涵、道德精神等对于观赏者也具有深刻的影响,有助于提升其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
在高校美术类专业课程教学中,需要借助审美鉴赏、美术史、设计史、设计概论等课程,搭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的事物、体会美的情感,以及通过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线条的转折、造型的凹凸等传递出形式美感,让学生更好地品味其中的微妙变化,产生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认知。在高校美术类课程教学中,需要通过教案的精心准备、教学情境的搭建,充分利用各类多媒体教学工具,自身的身体语言、知识素养和人格魅力,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感受美的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意识。
(三)多动,增强审美体验
通过开展主题鲜明而有时代性的审美教育活动,让学生解读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挖掘和领会作品的深刻内涵,敢于表达自己的审美见解,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创意设想。借助内容丰富而有形象性的审美教育内容,注重审美教育的过程性和情感性,体现审美素养教育的“生活化”原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审美教育,激发学生自学、自悟的内在能力,让学生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美术的创作实践中去,让学生深刻体会美育的“过程即目的”原理。比如国内知名设计大师梁志天获奖作品赏析,提炼和总结其设计理念、空间布局、色彩搭配、造型和氛围营造等方法,并尝试将其运用在自己的创意设计作品当中,进行反复实践才能内化为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创意能力。
(四)多想,提升美的创造能力
审美素养的提高,不仅仅表现在对于观察美、感受美、品鉴美的能力,其主要目的是让广告、动画、建筑、室内、工业产业以及绘画、雕塑等美术类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掌握美的法则和内涵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美的表达和创造,以实现美术类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借助审美素养的提高,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打开创新思路,激活创新热情,并借助相应的实践项目开发,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创新设计能力。比如在课程教学中需要以激励教育为主,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借助头脑风暴等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自身的审美素养以及形式美法则进行创意想象,实现创造能力的提升,才能促使其在课程学习和未来工作岗位中创造更优秀的艺术作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美术类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生专业成长和身心健康发育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美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在美术类专业学生审美素养教育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引导学生审美观点的正确树立,领悟生活美、感悟自然美,并结合现实生活和专业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望西.刍议美学素养的提高与高校艺术教育实践[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03):108-108,111.
[2]钟英.高校美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江丛刊,2019(30):123,147.
[3]唐恭俭.通过形态意识培养提高应用型高校美术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及素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171,173.
[4]陶依洋.审美视域下高校美术专业油画审美教育探析[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7(09):107-108.
[5]李立红.浅谈美术鉴赏课对大学生审美素养能力的培养[J].美术界,2014(06):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