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玉跃 贾超风
中图分类号:G82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5-060-01
摘 要 作为一项重要的田径类运动,中长跑运动现如今愈发受到大众喜爱。中长跑运动包括中距离跑以及远距离跑,而要想提高这项运动的水平,运动员首先要有良好的体能。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探寻能够提高运动员体能的训练方式,以达到提高运动员体能和成绩的目的。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并根据本人多年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高校中长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 高校 中长跑运动员 体能训练 方法探析
一、前言
由于中长跑项目具有运动时间较长、运动强度较大、重复动作次数较多等特征,属于周期耐力性项目。因此,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以及柔韧等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成绩,而这些方面都属于体能训练的范围。所以,要想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成绩,对运动员进行系统地体能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校中长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身体的素质
通过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能够让他们的肌肉和结缔组织功能变得更加完善。另外,还可以加强运动员的肌腱、韧带和关节的抗损伤能力,减少运动损伤的几率。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其心脏跳动的频率和功效都会大大提高,心跳、血压和血管壁的弹性也会随之升高,更有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二)提高竞技的水平
对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能够让他们对该项目的熟练度更高,而且通过专项训练可在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让运动员的速度、耐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大提升,从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三)磨炼拼搏的意志
中长跑项目对于速度和耐力的要求极高,这就要求运动员要接受非常严格且高强度的训练,才能达到训练效果。训练的过程也是磨炼运动员拼搏意志的过程,能够让运动员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用自己拼搏的意志继续坚持下去,从而获得最终的胜利。
(四)培养积极的态度
积极的态度是达到训练效果乃至实现成功人生的首要基础,中长跑运动员能够通过体能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出积极的态度。中长跑训练是一项技术性很高的运动项目,因此,在训练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而只有在直面困难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和积极态度。
三、高校中长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一)对于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的训练
要想实现运动员速度的提升,就要把培养运动员保持速度的能力作为训练的根本目的,同时再配合有效的恢复手段,让运动员能长期坚持并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中长跑速度的训练方法主要以短距离的重复跑、加速跑、行进间跑和变速跑为主。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也对运动员的非乳酸无氧代谢供能以及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进行了训练。如此可有效提高了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
(二)对于中长跑运动员力量的训练
作为中长跑项目速度训练的基础,该项目的力量训练也尤为重要。要想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如上坡、软地上跑、山地跑、续跳跃等训练方法对运动员的腿部力量进行训练。足够的力量训练能够让运动员的力量得到提升,从而适应更多的训练以及比赛。
(三)对于中长跑运动员耐力的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为了获取更好的成绩,最大限度的动员机能能力,克服负荷所产生的疲劳,这种能力被称作耐力。耐力的提升有助于运动员更加适应该项目,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都是对运动员进行耐力训练的有效手段。在高强度的训练过程之中,通过乳酸的大量积累能够刺激运动员的肌肉对酸性物质逐步适应,并产生缓冲的作用。通过更多的大量训练,可实现运动员耐力素质的提升。
(四)对于中长跑运动员柔韧的训练
在中长跑这项运动中,运动员的柔韧性也非常重要,其对于运动员的步幅和技术都有着很大的影响。采用垫上或肋木的静力拉伸练习,原地或行进间正踢、侧踢等动力性练习,以及徒手或轻负重交换跳练习等方式进行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各个关节的柔韧性以及灵活性,从而让紧张的肌肉能够放松下来。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运动员的关节协调能力。
四、结语
随着大众对中长跑运动项目的逐渐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体育教师开始探索提高运动员体能的训练方法。本文总结了中长跑运动员体能训练提高运动员身体的素质、竞技的水平、拼搏的意志、积极的态度等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对运动员进行速度、力量、耐力、柔韌性等体能训练的方法,以此为中长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开展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蒋玉跃.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耐力训练方法的研究[J].灌篮,2019(19):40.
[2]张仁波.浅谈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耐力训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9):145-146.
[3]陈露升.打造中长跑运动品牌提升运动员身体素质及其训练方法[J].品牌研究,2019(19):49-50.
[4]曾德明.对田径中长跑项目体能训练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1):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