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文杰 王杰 郭永生
摘要:本文通过对稻虾综合种养传统的 “潜江模式”与现在新型的“三流模式”优缺点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总结出稻虾综合种养新型模式——“三流模式”,是适合千家万户进行稻虾综合种养的“精品模式”。该模式的应用与推广使我们在搞活“龙虾经济”的同时,也做好了“虾田米文章”,极大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
关键词: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应用与推广
霍邱县地处淮河中游南岸,大别山北麓,湖泊众多,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水质优良无污染,适宜稻虾综合种养。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是在稻田里构建稻虾共生系统,养殖小龙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实现绿色水稻、绿色水产协调发展的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霍邱稻虾综合种养生产范围为霍邱县全境,以沿淮及沿湖的三流乡、孟集镇、王截流乡、临淮岗乡、城西湖乡等乡镇的种植大户、种养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在生产过程中,水稻田里的龙虾脱的壳和排泄物是稻苗生长的天然有机肥料,减少了稻苗生长对化肥的依赖,做到不施化肥或少施化肥;由于是“稻虾共生”,稻田里的龙虾又是稻苗的治虫好手,稻田里的害虫(包括成虫、幼虫、蛾和卵)又是龙虾的美食,形成了一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稻苗少施化学农药[1]。在这种独特的稻虾共生模式下,生产出来的小龙虾是生态虾,生产出来的虾田稻谷是绿色的,稻谷加工出来的虾田米是绿色原生态的。截止2020年全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到4万多hm2,年产稻田小龙虾6万多t,年产虾田稻谷30多万t,虾、稻总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1 传统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潜江模式)的优缺点
1.1 传统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潜江模式
该模式来源于湖北省潜江县,由全国最大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潜江县发明。即在稻茬田周围挖围沟,筑造隔埂,投放虾苗,小龙虾在田里繁育生长,次年春夏插秧之前持续捕捞小龙虾,六月份开始中稻种植,十月份前后中稻收割后,田间复水,围沟中的龙虾回游泳到田间生长,秋冬季节再持续捕捞小龙虾,实现稻虾连作种养,一年三收,周年复始,一般只需首次投放一次虾苗[2]。
1.2 潜江模式的优点
该模式一般只需首次投放虾苗,便可周年复始,虾苗投入成本低。
1.3 潜江模式的缺点
1.3.1 对农田破坏大,复耕成本高
养虾稻田在田块四周需开挖成回形围沟,沟宽3~4m,沟深1~1.5m,便于种植水稻灌水、烤田、施药,不致于严重伤害龙虾,回形围沟还可蓄养水稻收割时保留的龙虾(可作为种虾)。由于要在田间开挖围沟,筑造隔埂,隔埂宽20cm、高要30cm,这样对农田破坏大,复耕成本高(见下图)。
1.3.2 初次投入成本高、种植面积减少
由于开挖围沟及筑造隔埂需要投资成本,同时因围沟及隔埂需占用面积较大,田间实际种植面积至少减少15%。虾田稻实际产量下降。
1.3.3 田间管理难度加大
由于稻虾共生,水稻在发生病虫害时,尤其是重大病虫害发生时,必须要防治,否则造成绝收,这时选择使用的农药要求高,一般为生物农药,品种较少,并且成本高,一般病虫害发生时不防治时要造成水稻减产,即该种模式生产水稻难夺高产。
2 新型稻蝦综合种养模式(三流模式)优缺点
2.1 新型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三流模式
该模式来源于安徽省霍邱县三流乡,由三流乡发明。三流乡位于霍邱县中南部,城东湖西岸,汲河下游,全乡耕地面积0.7万hm2,其中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到0.5万hm2,75%的农户从事稻虾产业,是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最大的乡镇。近年来通过农业部门开展技术培训,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农民不断摸索,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流模式”。该模式是在较大田块(一般>1333.4m2,)留有宽、深各1m、长度不限的小型沟,作为晒田和水稻收割时小龙虾生存场所,每年在水稻收获后立即复水,沟中的龙虾回游到田间生长。小型田块一般不开挖小型沟,水稻收获后直接投放虾苗进行龙虾饲养管理。一年收获两次龙虾一次稻谷,周年复始,小型田块需每年投放一次虾苗。
2.2 三流模式的优点
2.2.1 投入少,成本低
该模式不需要开挖大型回形围沟和筑围埂,不破坏耕地,虾田易建设;已经养过虾的田,有的虾苗可以自给,有的只需补充少量虾苗,投入少成本低。
2.2.2 上市早,效益高
与其它模式相比,“三流模式”特色和亮点在于秋季放苗。一般在水稻9~10月份收割后,稻田灌水,如果是初次养殖的田,一般投放虾苗4000~5000尾/667m2虾苗,养过虾的田,由于田里留有种虾,可以自繁自育,有一定量的存田虾苗,所以视情况适量补充即可。该模式小龙虾比其他地区早上市20d以上,一般3月份就开始捕捞上市,5月份基本结束,故上市早,效益高。
2.2.3 气温低,病害少
该模式9月底~翌年5月初是三流模式龙虾的主要生长期,由于这一时期气温低,水质稳定,病害少。
2.2.4 水稻易获得高产
由于虾田只开挖小型沟或不开沟,虾田稻有效生产面积不减少,尤其是小型田块水稻生长季节,病虫草害防治、水肥管理等不受小龙虾限制,水稻易获得高产。
2.3 三流模式的缺点
该模式小型田块需每年投放一次虾苗,虾苗投放密度:投放每只10g左右的亲虾14kg/667m2,需增加虾苗成本200~300元/667m2。
3 新型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三流模式)的应用与推广情况
3.1 稻田虾生产技术应用与推广情况
稻虾综合种养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三收”。“三流模式”被安徽省省农业农村厅总结为适合千家万户进行稻虾综合种养的“精品模式”。目前,全县建成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场1个、省级666.7hm2示范区3个、66.7hm2示范片14个,各种基地200多个。霍邱作为安徽省小龙虾养殖第一大县,并获得中国水产协会授予的“中国生态稻虾第一县”的美誉。2019年“霍邱龙虾”已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截止2020年全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到4万hm2,稻田小龙虾年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
3.2 虾田稻生产技术应用与推广情况
“霍邱虾田米” 由虾田稻谷加工而成的,以一季中籼稻米为主。水稻品种为抗病虫害、抗倒伏的具有二级米以上且适应当地生长的优质品种。在水稻抽穗扬花灌浆结实期,日光照最长达13.5h,月平均气温稳定在19~30℃之间,气温温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10℃,促进禾苗进行光合作用,利于稻米内淀粉、糖分等碳水化合物、脂类等营养物质合成与积累,减少了垩白率,也使得直链淀粉能够保持低含量。形成“霍邱虾田米”外形整洁饱满、组织细密、腹白较小或无腹白、胶稠度高的特点。截止2020年底霍邱虾田稻年生产面积已达4多万hm2,年产虾田稻谷30万t以上,加工的“霍邱虾田米”近20万t。市场销售价格6~10元/kg,是普通大米价格的1~2倍,年产值达8亿元以上。2020年5月“霍邱虾田米”被农业农村部列入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颁发证书。
4 结语
由于稻虾综合种养的“三流模式”,具有投资少,不破坏农田,易复耕,易推广,土地产出效益提高,经验效益好,深受种养者欢迎,使得该模式迅速发展。目前全县又三分之二的稻虾种养模式为“三流模式”,并在全省逐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汪本福,杨志勇,张枝盛,等.基于稻虾共作模式的水稻绿色生产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7(24):56-59.
[2] 秦洁,张茂友,等.虾稻综合种养试验技术总结[J].科学养鱼,2018(1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