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越来越注重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提高了对情境教学的重视程度。优质的情境教学模式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对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建设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教学策略
中圖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3-0055-02
引 言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和构建阶段,其对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出发,不仅要对数学概念和定理进行讲解,还要引入学生生活中的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要想使情境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对其进行精细的创设,对情境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效地将其吸引到课堂教学中。
一、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概述
(一)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定义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是指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对图像进行展示,并结合语言的描绘和音乐伴奏等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实质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时,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就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课堂情境。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还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特色,能够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活跃、和谐,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探究和掌握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环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教学创新。目前情境教学一共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课堂导入环节、课堂教学环节、课堂小结环节及课后作业布置环节。其中,课堂导入环节是情境教学的前提,导入环节虽然只有几分钟,但作用重大。课堂教学环节是情境教学的必然,是重中之重。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只有营造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小结环节是对情境教学的检验,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课后作业布置环节是对情境教学的反思,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与补充。这四个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可以优化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二、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情境教学实效性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运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实践和探索,从而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提高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讲解“认识钟表”的相关内容时,为了加强小学生对钟表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钟表并将其带到课堂上,然后在情境教学的导入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时间是什么。导入完毕,教师就可以拿出准备好的钟表提问学生:“这是什么?你能正确地读出现在是什么时间吗?”课堂教学中,待所有知识讲完后,教师要回到最初的问题,看学生能否回答。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课堂小结,在总结完知识后转动时针与分针,调整到新的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最后布置作业。
(二)在提问中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对教学情境进行合理创设。通常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只有有趣的问题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其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对教师而言,提问是一门学问。教师设置的问题既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也就是说要难度适中,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因为简单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的兴趣,而太难的问题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把握提问的精髓,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讲解“认识人民币”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超市的情境。首先,教师可以选出一名学生当收银员,选出几名学生当顾客,让学生进行“购物”。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完成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正确认识人民币,还能使学生体验购物经历,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在练习中感受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学生在学习完数学知识后,还要进行相应的练习,才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由此看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想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就需要进行一定的練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相应的数学知识,并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练习,为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解完“认识图形”这一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情境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开展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理解,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逐步为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万可宜.“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与学习优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82.
[2]李小勇.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35.
[3]李新民.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20):165.
[4]李凝香.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环节及设计原则[J].甘肃教育,2018(04):52.
[5]王慧娜.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8(10):106-110.
[6]左志坚.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情境的有效性策略[J].启迪与智慧(中),2021(06):38.
[7]于沛鑫.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探究[J].读写算,2021(14):144-145.
[8]董兴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研究[J].学周刊,2021(16):81-82.
[9]刘平.情境教学,让数学课堂更有魅力[J].江西教育,2020(36):55.
[10]骆海英.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2):48.
[11]王小文.巧用情境教学方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J].新智慧,2020(32):89-90.
作者简介:刘小曼(1969.12-),女,山东青岛人,一级教师,吉林省柳河县优秀教师,青岛市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