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在《〈论语〉选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1-09-16 05:24朱姮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微写作论语文化

摘要:将微写作融入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教学中,以读促写,以写助读,优化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评点性微写作、探讨性微写作、巩固性微写作等方式,以新解古,以古促新,促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关键词:微写作;文化;《论语》;教学

《〈论语〉选读》难教。几轮下来,困境仍然存在。课堂上,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昏昏欲睡。应考时,考题难解,得分不高。究其原因,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学核心,一般是紧扣文化,主要是对“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承”。教师在上课时一般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串讲,结合钱穆、南怀瑾等先生的论述,逐章评析文本内容。虽然很有针对性,但是因为学生知识储备有限,文化断层,其听起来就觉得平淡无味。教师讲深了,学生听不懂,兴趣索然,讲浅了,考不出,呜呼哀哉。《〈论语〉选读》的教学似乎走进一个困局。《〈论语〉选读》教学承载着“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承”这一“宏大”的教学任务,笔者尝试也从小处着手,将微写作融入其中。

一、评点性微写作,初步感知文化

评点性微写作就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或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微写作,写下自己的点滴感悟。这种微写作没有主题设置,是学生随文而写,有感而发,可以是阅读后启发深思处,可以是质疑处,也可以是好词佳句处等等,随性自由。它近乎于学生平日里在朋友圈、微博等地方写个微文,抒发一些感想。

具体做法:

1.读读、画画。诵读、圈画好词佳句,在摘记本上摘记喜欢的句子。

2.想想、写写。于感悟触动处,启发深思处,疑难困惑处等,写下所思所感。

3.说说、看看。课堂上,请学生上台展示、交流感悟。课后,在教室背景墙展示交流或学生摘记本上的微文评点互相传阅、点赞。

4.学学、悟悟。出示名家点评,比照感悟。比照感悟,只谈收获,不讲好坏。

评点性微写作,主要落实《〈论语〉选读》文字学习,让学生在自主评点性微写作中初步感知文化。学生可以在互动评点交流中互通思想,用他们这个时代的语言、这个时代的认知互通有无,降低传统文化学习难度,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使其亲之,爱之。

二、探讨性微写作,探究感悟文化

探讨性微写作是在《〈论语〉选读》阅读教学中找准读与写的联结点,通过有效的微写作,一方面以读促写,读出文本画面、读出空白、读出内涵,探讨交流《论语》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以写助读,通过微剧本、微时评、微描写等等各种微文写作,实现读写联动,让学生在微写作中感悟文化魅力。具体可以设置以下几种微写作:

1.联想想象角度的微写作。通过微写作读出文本画面,还原真实语境,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于丹说:“我看不到孔子的面容,但能感受到他的温度。”因此,我们可以在微写作的字里行间,想象话题的语境,想象当时的情境,补充语境,揣摩情感,读文更读“人”。例如,《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一章节中“子路从其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寻人启事”微写作。笔者要求学生综合所学,为子路设计一个“寻人启事”,寻找夫子。学生通过这个微写作深切地体悟到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四处碰壁的状况。另外,我们可以在《沂水春风》章节学习中设计微剧本写作,感受师生间其乐融融的氛围;在《高山仰止》章节学习中为孔子和几位学生拟写颁奖词,感受孔子与学生的风姿;在《克己复礼》、《为政以德》等章节学习中设计微文描写,感受孔子的精神风貌等等。通过联想、想象微写作,让学生回溯到那个时代,走近孔子,亲近文化。

2.鉴赏品味角度的微写作。通过微写作读出空白,咬文嚼字,探究字词的深意;于细微处生疑,引进不同的微文创作,激励学生对话课文的兴趣。由此,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探究文化内蕴,体悟孔子的思想内涵。例如,执教《沂水春风》一文时,学生总是对夫子对学生言志的评价不甚了解,每次上完课,总有学生问孔子的评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评价。其实,要理解夫子的话,得从前文探究夫子哂笑的意义,探寻几位学生言志时不同的心态开始。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微写作:

《说文解字》指出:“笑不坏颜曰哂。”“哂”既有微笑义,又有讥笑义。孔子当时是哪一种笑?请在四位学生中选择一位,结合文本,描写他看到老师微表情后的心理活动。要求200字左右。

学生通过这样的微写作,品味鉴赏语词,分析学生的心理,体悟公西华等人的言志不同的心态,感受到其言志时的谦虚谨慎。然后,理解孔子的评价和“吾与点也”的赞叹便水到渠成了。

3.评价迁移角度的微写作。通过微写作读出文化内涵,还要将文化由古迁移至今,读出新意。否则,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就成了一句空话。传承文化意味着既不能远离文本的旧含义,又要解释出经典的新价值,要在以新解古,以古促新之中,传递经典,延续传统。因此,要通过微写作让《论语》与现实生活世界产生共振。我们要利用微写作,迁移——放到现实语境中去,评价——读出历史意义。例如,执教《克己复礼》时,在评价文本历史意义的同时,我们还可以联系现实,运用所学,评价时事事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微写作:

为了弘扬孝道,某中学给学生布置了“我為父母洗一次脚”的作业,引起广泛议论。请从下列《论语》章句中择其一,结合该句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项作业的看法。要求:正确理解句意,条理清楚;不多于200字。

(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样的微写作训练,不仅让学生能真正理解“孝”的内核,而且还能通过微写作评价时事热点事件,将古今结合,融汇贯通。

探讨性微写作,运用学生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语文学习活动“微写作”,优化课堂设计,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概括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遣词造句的能力等等。通过几个不同角度的微写作,在阅读教学中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巩固性微写作,运用践行文化

巩固性微写作就是在课后练习或复习中,运用微写作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结合高考有针对性复习巩固《〈论语〉选读》所学内容。在生活中,将课堂所学真正运用于生活,达到文化传承之用。

教师可以结合高考情境化微文语用题的设计,编写巩固性的微写作练习题。它可以是课堂内容的拓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把内容进一步的拓展,借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高考微文语用题的写作。例如:

曾点对暮春出游的描绘,色调明丽,情绪欢快,生趣盎然。根据他的描绘,描写一个场景。要求: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语言连贯、准确、生动;200字以内。

这道题目是笔者结合《沂水春风》课后练习和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改编的。既可以复习巩固曾点对礼乐大同社会的描绘,深入理解孔子“吾与点也”的赞叹,又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描写”这一表达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尽早熟悉文学(文化)类微文语用题。

《〈论语〉选读》思辨性很强,内涵很丰富。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后结合生活实际,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加深理解。在学习生活的各项活动中,结合《〈论语〉选读》内容,设计巩固性微写作练习,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又深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践行文化,提升综合素养,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例如:

校团委本期黑板报主题为“悦读悦纳,心悦自己”,如果要摘选《君子之风》中的一则名言的内容做黑板报标题,你会选择哪一则?请说明理由。

这道微写作题目是笔者为了让学生深化理解《君子之风》中君子的内涵,结合我校团委开展的黑板报评比主题设计的。学生在选择章句的过程中理解了语句,体悟了设计“心悦自己”的主题内涵,并在实践活动中将“君子”的内涵内化为一种素养。

《〈论语〉选读》无论是教学重点,还是考查重点,都落实在理解孔子的思想内涵,评价孔子和孔子思想,《论语》对现实社会的作用,《论语》对个人精神品格的影响等内容上。通过微写作运用践行所学,是一条较为适宜的理解巩固思想内核、批判性接受、传承经典的途径。当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在生活中分析、评价、实践,并成为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时,《〈论语〉选读》教学的文化目标真正实现了。它成为了知行统一的文化修养,这也许就是《〈论语〉选读》教学最大的价值,也是我们语文老師教习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以文化育人,提升内心的修养。

参考文献:

[1]梁伟贞.“推文”写作——作文教学路径新探[J].语文教学之友,2020(11).

作者简介:朱姮(1986— ),女,浙江省嘉兴高级中学一级教师,区学科带头人,主研方向为语文写作教学。

猜你喜欢
微写作论语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微写作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