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春煌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以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作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搜集篮球竞赛的学术专著、学术论文等文献,从国际篮联2019年男篮世界杯官方英文网站(http://www.fiba.basketball/basketball worldcup/2019)获取本研究所需的球队攻防技术统计数据。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9.0“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对攻防技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含逐步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比较均值T检验等方法。
1.2.3 比较分析法
对中国队与8强球队攻防技术指标数据作对比分析。
1.2.4 录像观察法
反复观看中国队全部5场比赛的实况录像,对其攻防能力作客观分析与评价。
逐步回归分析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一种变量分析方式,应用于研究的问题有一组自变量(解释变量)X1,X2,X3…Xn对一个因变量Y共同发生作用时,利用多元回归建立Y与诸多X之间关系的线性函数模型,使用逐步筛选的办法,剔除回归分析中一些对因变量Y不起作用(或作用很小)的自变量,留下显著性作用的自变量[1]。
在篮球竞技比赛中,球队最终获得的比赛名次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球队的攻防技术指标与比赛名次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运用逐步回归分析能更加系统准确地把握各项指标对球队比赛名次影响的重要程度。本研究以球队比赛名次为因变量Y,17个攻防技术指标为自变量X(得分为X1、总投中为X2、总投命中率为X3、二分球投中为X4、二分球命中率为X5、三分球投中为X6、三分球命中率为X7、罚球投中为X8、罚球命中率为X9、助攻为X10、失误为X11、前场篮板球为X12、后场篮板球为X13、失分为X14、抢断为X15、盖帽为X16、犯规为X17),建立因变量Y(球队比赛名次)与自变量X(球队攻防技术指标)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数学模型(回归方程)[2]:
对2019年男篮世界杯全部32支参赛队17个攻防技术指标的逐步回归分析,共产生了三个回归模型(表1),依次引入了助攻、失分、罚球命中率3项指标,总计剔除了14项指标。表2数据显示,引入这三个变量的t检验P值(Sig.)均小于0.05,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以第三个回归模型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表1 2019年男篮世界杯各球队攻防技术指标与比赛名次关系逐步回归引入变量表
表2 2019年男篮世界杯各球队攻防技术指标与比赛名次逐步回归引入变量表模型汇总
Y比赛名次=29.511-0.975×X助攻+0.562×X失分-0.542×X罚球命中率
以此回归方程计算球队比赛名次的得分值,按得分值高低排序并转换成预测球队的理论比赛名次(表3),运用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对球队实际比赛名次与预测名次这两组变量作相关性分析。表4数据显示,2019男篮世界杯各球队实际比赛名次与回归方程预测名次的相关系数r为0.765,显著性水平检验Sig.(双侧)为0.000,<0.01,表明球队实际比赛名次与预测名次高度相关,并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其中,中国队回归方程得分值为49.39,秩次23,回归方程预测名次为23,与实际获得比赛的第24名的名次高度接近。因此,回归分析的函数模型所确定的助攻、失分、罚球命中率这三项指标,对中国队比赛名次的影响最为显著,对这三项指标的分析结果较为科学准确。
表3 2019年男篮世界杯各球队攻防技术指标预测比赛名次表
表4 2019年男篮世界杯各球队比赛名次与预测名次相关性检验矩阵表
2.3.1 助攻指标分析
在篮球比赛中,场上一名队员控制一个活球,并将球传给另一名队员,由其直接投篮或上篮得分,这一次传球即为助攻。
21世纪以来,以西班牙、法国、塞尔维亚、阿根廷等欧美强队为代表,在阵地进攻中多以机动进攻代替固定战术配合,在强调突出队员个人攻击能力的基础上,以迅速的人、球转移,大量的掩护,连续的突破,精准的中远距离投篮作为主要攻击手段[4],形成了通过全体队员的共同参与,创造多机会、多方向、多区域、多路线、多点获得最佳、最有利于投篮得分的整体篮球进攻战术打法[5]。整体篮球在国际篮坛上的地位已被证明是合理且成功的,并形成竞技篮球新的发展潮流,其理念也值得中国篮球发展所借鉴[6]。
整体篮球具有讲究整体配合、进攻范围越来越广、助攻次数越来越多、助攻指标对比赛胜负的影响越来越大的进攻特点[7]。表2数据显示,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对比赛名次影响最大的技术指标是助攻,其偏回归系数为-0.975,绝对值接近1,显著性水平检验Sig.(双侧)为0.015,<0.05,表明助攻指标与球队比赛名次具有高度线性关系,在95 %置信区间有显著性意义。总体而言,助攻指标越优的球队,其比赛的名次值越小,成绩越好。由此说明,当代男子篮球优秀强队具有更强的进攻整体性,进攻配合更加默契、高效,助攻指标对比赛名次的影响最为显著。
表5数据显示,中国队在本届世界杯比赛中场均助攻15.2次,比8强球队的20.9次少5.7次,均值比较显著性检验Sig.(双侧)为0.001,<0.01,差距非常显著。因此,中国队的助攻能力与当今世界强队的差距较大,队员在瞬息万变的高速移动、高强度对抗中,准确捕捉攻击契机,避开防守队员的制约,应时将球巧妙地传到远离防守一侧的同伴以创造有利投篮时机的能力不足,反映出球队的进攻整体性仍然较差。
表5 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与8强球队三项攻防技术指标对比表
助攻是为同伴创造成功的能够直接投篮得分的传球,助攻的效果如何,与同伴的投篮能力有着一定的内在关系。运用SPSS软件对助攻与二分球投中及命中率、三分球投中及命中率4个指标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计算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r),并做显著性水平双尾检验(P),如表6数据显示:有3个投篮指标与助攻显著相关,相关密切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三分球投中(r=0.765,P=0.000,<0.01)、二分球命中率(r=0.706,P=0.000,<0.01)、三分球命中率(r=0.648,P=0.000,<0.01)。虽然二分球投中指标与助攻的相关性检验P=0.012,<0.05,但相关系数(r)仅为0.439,小于0.5,可认为相关度不高。显然,队员的投篮命中率及外线三分球投中次数与助攻有较高的线性相关性,在95 %置信区间有非常显著的意义。这说明助攻能力强的球队同时具备较高的投篮命中率及外线远投三分球的能力。
表6 2019年男篮世界杯助攻与投篮指标相关性检验矩阵表
表7数据显示,与助攻相关性最高的三分球投中指标中,中国队场均投中5.4个三分球,比8强球队少3.9个,显著性检验Sig.(双侧)为0.000,< 0.01,差距非常显著;三分球命中率为26.2 %,比8强球队低10.5个百分点,显著性检验Sig.(双侧)为0.000,< 0.01,差距非常显著;三分球得分占总得分的比率为22.8 %,比8强球队少10个百分点,显著性检验Sig.(双侧)为0.000,< 0.01,存在非常显著的差距。显然,中国队外线远投三分球的能力远远低于前8名球队,差距非常显著。
表7 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与8强球队投篮指标对比表
本届世界杯官方数据显示,全部32支参赛球队的三分球平均命中率为33.5 %,三分球得分的比率达到31 %,优秀强队不论是身材高大的中锋、大前锋,还是快速灵活的小前锋和后卫队员,均具备较为精准且稳定的外线三分远投能力,有效攻击球篮的距离不断扩大已成为当代男子篮球进攻技术的典型特征。冠军西班牙队有5名队员场均投中三分球数达到1个以上(含1个),其中,后卫费尔南德斯场均1.9个,命中率高达41.7 %;大前锋埃尔南戈麦斯场均达到1.4个,命中率44 %。亚军阿根廷队也有5名队员场均投中三分球数达到1个以上,投中最多的是后卫坎帕索,场均2.2个,命中率高达39.1 %;大前锋斯科拉,场均1.4个,命中率37.9 %。季军法国队则有6名队员场均投中三分球数达到1个以上,投中最多的是后卫富尼耶,场均2个,命中率高达41 %。获得本届比赛第四名的澳大利亚队也有5名队员场均投中三分球数达到1个以上,投中最多的是后卫米尔斯,场均2.9个,命中率达到了40.4 %。反观中国队,场均投中三分球达到1个以上的队员仅有2人,分别是后卫方硕,场均投中1.4个,命中率为29.2 %;大前锋易建联投中1.0个,命中率35.7 %。显然,在队员的外线三分远投能力这一技术指标上,中国队与世界强队差距巨大。
在与助攻相关性较高的二分球命中率指标方面,中国队场均52.3 %,比8强球队低1.9个百分点,显著性检验Sig.(双侧)为0.222,> 0.05,差距不显著。这表明中国队二分球投篮命中率已接近8强球队的平均水平,差距并不显著。
综上所述,中国队助攻能力与世界强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距,这与外线三分球远投能力弱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2.3.2 失分指标分析
失分是一支球队防守技战术综合运用效果的具体量化指标,它直接体现了球队防守体系对比赛对手进攻行动整体的制约与控制能力。从逐步回归引入变量模型汇总(表2)可以看出,失分是对球队比赛名次影响最显著的第二项技术指标,偏回归系数为0.562,Sig.(双侧)检验为0.001,<0.01,表明失分指标与球队比赛名次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防守能力强失分少的球队比赛名次更优。
表8数据显示,失分与后场篮板球、抢断、盖帽指标相关系数r分别为-0.431、-0.380、-0.419,绝对值均低于0.5,双尾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意义。这表明本届世界杯球队失分与后场篮板球、抢断、盖帽这三项指标存在弱的负相关关系,密切程度较低,各参赛球队的防守技术指标并不均衡,既有强项也有短板。失分与犯规指标的相关系数r为-0.097,绝对值接近于0,双尾检验(P)为0.597,>0.05,两者不相关。失分的多与少,与犯规次数几乎没有线性的趋势一致性,即球队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值内的犯规,并不会造成更多的失分。因此,在当今高水平的篮球竞技比赛中,为了给予对手极大的防守压力,队员采用贴身拼斗式、高强度、攻击性紧逼防守的方式已成为常态,场上队员的身体碰撞与对抗更为频繁和激烈。甚至有球员为了防止对方完成既定的战术配合,会通过适时实施战术犯规以达到阻止对手得分的目的,由此造成的犯规次数也有所增多。[8]统计数据显示,本届世界杯失分最少的前16名球队平均每场累积犯规20次,平均单节犯规5次,根据《篮球规则》的相关规定,恰好进入全队犯规处罚状态,既充分合理利用比赛规则以阻断对手的进攻,也不会因过多的犯规给予对手罚球得分的机会,这样的犯规次数对增强防守实效、减少失分是合理而有效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队场均犯规21.8次,相对较多,由此多给对手罚球得分3.1分,对控制失分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表8 2019年男篮世界杯失分与四项防守指标相关性检验矩阵表
中国队平均每场失分73分,比8强球队少3.1分,Sig.(双侧) >0.05,无显著性差异。表9数据显示,中国队场均抢断8.8次,比8强球队多1.8次,Sig.(双侧) < 0.05,有显著差异。显然,抢断是中国队的防守强项,优于比赛8强球队的平均值。抢后场篮板球是中国队的防守短板,场均25.4个,比8强球队少2.6个,Sig.(双侧) < 0.01,差距非常显著。中国队的防守盖帽能力稍弱于8强球队,差距不显著,与8强球队实力相当。从立陶宛外教尤纳斯为中国队引入全新的整体防守理念,强调防守的对抗性、整体性和韧性,建立“防守掩护延误、轮转协防和补防”的防守体系,再到邓华德主教练强调防守动作的凶悍性和持续性,以及宫鲁鸣倡导“以守带攻”“用凶悍的防守‘掐死’对手的后卫和锋线”的战术思想[9],历经十几年的总结与发展,中国队在防守理念、身体对抗、移动速率、战术体系等方面已逐步向世界强队靠近。综上,本届世界杯中国队以优秀的抢断能力弥补了抢后场篮板球能力的不足,场均失分较少,失分秩次排名第5,整体防守质量较高。
2.3.3 罚球命中率指标分析
罚球是在比赛中给予一名队员从罚球线后半圆内的位置上,在无争抢的情况下得1分的机会,是不受比赛对手扰乱的一次投篮。[10]罚篮命中率受队员投篮技术水平、体能、比赛环境、比赛性质和任务、心理抗压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在世界最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中,导致罚球命中率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队员适应比赛的心理素质。[11]本届世界杯32支球队的场均罚球得分占全部得分的17.3 %,罚球成为球队得分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左右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有些双方实力相当的比赛,罚球得分甚至直接影响到最终胜负。表2数据显示,罚球命中率是影响球队比赛名次的第三项重要技术指标,偏回归系数为-0.542,Sig.(双侧)检验<0.05,表明罚球命中率与球队比赛名次呈显著负相关线性关系,罚球命中率越高的球队其比赛名次越好。
中国队场均罚球命中率为64.8 %,与8强球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距:场均低11.8个百分点,Sig.(双侧) < 0.01。在对阵波兰队这场争夺小组出线权的关键比赛中,中国队罚球命中率仅63.6 %,而波兰队则达到了71 %。比赛第四节最后13.8秒,两队进入以罚球决定胜负的关键阶段,中国队4罚3中,波兰队6罚5中。在加时赛中,中国队仅4罚1中,而波兰队6罚5中,最终导致中国队以3分劣势告负。在这一罚球对抗中,中国队罚球命中率仅为50 %,反观波兰队却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命中率高达83.3 %。因此,罚球命中率低是中国队比赛名次欠佳的重要因素之一。
(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助攻、失分、罚球命中率这三项攻防技术指标对中国队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比赛名次的影响最为显著。
(2)助攻能力弱是中国队比赛名次欠佳的最主要原因,进攻整体配合默契度较差,场均助攻15.2次,比8强球队少5.7次,存在非常显著的差距,这一差距与队员外线三分球远投能力低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3)中国队场均失分仅73分,比8强球队均值少3.1分,失分秩次排名第5,整体防守质量较高,已接近世界强队水平。与失分指标相关的抢断能力是中国队的防守强项,比8强球队场均多1.8次,有显著差异;抢后场篮板球能力则相对较弱,比8强球队场均少2.6次,存在显著差距。
(4)中国队罚球命中率低,场均64.8 %,比8强球队均值低11.8个百分点,存在非常显著的差距,是导致比赛名次欠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1)中国队应坚定整体篮球的发展方向,重点解决队员助攻能力弱、外线远投能力差的问题,提高全队协同进攻的默契程度。应着重培养技术全面、机动灵活、能里能外的“位置模糊型”球员,改善高大队员的中、远距离投篮能力和策应能力,丰富进攻手段,进一步提升后卫线队员外线远投三分球的命中率和持球突破分球能力。
(2)中国队应始终坚持高强度身体对抗的训练理念,缩小与世界强队在核心力量、移动速率、弹跳素质等方面的差距,提升争抢后场篮板球的能力。应完善罚球训练手段与方法,更加重视队员适应激烈比赛的抗压心理训练,大幅度提高罚球命中率及稳定性。
(3)应从培养国内本土球员具备攻坚克难、能打硬仗的技战术及心理能力长远目标出发,修改完善CBA联赛外籍球员使用方面的政策规定,改变当前外籍球员主导比赛而多数本土球员上场时间较短、缺乏打关键球机会的现状,让更多的有天赋有潜力的本土球员在职业联赛中得到更多的实战锻炼和被培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