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腾,葛冯敏
(1.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福建 厦门 361005;2.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标志着我国开启了海洋强国战略的新纪元。2012年我国帆船运动员徐莉佳夺得伦敦奥运会帆船冠军,实现了我国帆船奥运金牌零突破,帆船运动在奥运会的带动下逐步进入国民的视野,成为高校开展体育项目的新方向。据调查发现,在我国高校帆船运动的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有些高校没有化解困难的策略,导致帆船运动在高校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的现象。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我国开展帆船运动的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对高校帆船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与讨论,找出影响我国高校帆船运动开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文章旨在推动我国高校帆船运动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探索高校帆船运动的发展策略,促进帆船文化的传播交流以及帆船后备人才的培养,并为在全国高校开展帆船运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在国内开展帆船运动的高校,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海上运动分会的登记为准。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次研究查阅了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2016〕77号》《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查阅了中国知网45篇有关帆船产业、高校帆船、水上运动项目等参考文献,为本次研究做好理论支撑。
本次研究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海上运动分会秘书长林致诚,中国帆船环球第一人、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执委魏军先生及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高校负责帆船运动的教练进行访谈交流。
1.2.3 实地考察法
本次研究通过走访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厦门五缘湾帆船码头、深圳七星湾游艇码头、秦皇岛游艇码头进行码头实地考察,利用走访、观察、询问等方式收集资料。
1.2.4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等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为文章的真实性提供保障。
我国帆船运动开展的专业项目仅有470级等奥运会项目中的7个小项,此外还有少年OP级帆船项目。目前我国有20个省市和地区开展了帆船运动,全国约有两百多个业余俱乐部开展了帆船活动,参与帆船运动的人数逐年成倍增长,现在约有近三万人投入到帆船运动当中。在高校中开展帆船运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符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将帆船运动这一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引入校园,充分发挥了体育资源的优越性,有利于我国沿海各高校以此为契机不断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参加帆船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帆船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同时也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此外,帆船运动自身的魅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并培养勇往无前的体育精神。
高校成立帆船队并参加赛事是开展帆船运动的重要指标之一,达到了以竞技引领健身的目标。我国高校帆船运动的开展较晚,明显落后于欧美等其他国家高校,我国首批开展帆船运动的高校是厦门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于2008年组建帆船队征战奥运会,随后开设“帆船运动与文化”专业课程。厦门大学于2009年开展帆船运动并成立帆船队,征战国内外帆船赛事。2012年徐莉佳夺得伦敦奥运会帆船冠军,实现了我国帆船奥运金牌零突破,帆船运动受到了国内高校重视。2013年厦门大学申请成立了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海上运动分会,开启了中国大学生帆船运动项目的新篇章,并举办 “海峡两岸高校帆船赛”与“中国大学生帆船锦标赛”等赛事,国内高校纷纷组建帆船队参加海上分会的帆船培训和比赛。我国有广东、福建、浙江、海南、台湾等12个省的62所高校成立了帆船队[1]。其中活跃在国内各级赛事的高校队伍有厦门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青岛科技大学、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校,其余高校仅参加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海上运动分会举办的赛事。
体育器材是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前提,高校购置帆船的数据体现出对帆船运动的重视程度。从表1中可以看出,厦门高校占54.8 %,青岛高校占16.1 %,广东高校占6.4 %,大连高校占6.4 %。国内仅13所普通高校购置了帆船,海洋海事类大学占46 %,其中不含军事院校,不含校企合作船只,厦门和青岛占国内高校购置帆船的54 %,它们也是现在国内帆船运动较为活跃的地方。高校帆船运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从购置帆船的数量可以看出,厦门和青岛两地的高校帆船运动开展较好,大连、上海、广东、海南高校也在逐步开展帆船运动,还有一些沿海城市高校未购置帆船,如浙江、广西等省份的高校。
本文以休闲口味调味泡菜脆口萝卜为例,引用Q10方法[5],通过加速货架期试验[6](Accelerated Shelf-life Testing,ASLT)研究了3种不同包装材质对脆口萝卜货架期的影响。为该类型的产品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表1 国内高校购置帆船一览表
高校是孕育祖国未来的摇篮,是振兴民族希望的纽带,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高校要加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亲近海洋的帆船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观念,增强学生的海洋强国理念和海洋战略意识,因此开设帆船课程能以文化育人的理念促进学科建设,并以学科建设达到育人的目标。
从表2可以看出,开设帆船课程的厦门高校占37.5 %,青岛高校占37.5 %,海南高校占12.5 %,武汉高校占12.5 %,开设帆船课程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厦门、海南、青岛三地,国内只有8所高校以不同的方式开设了帆船课程,并聘请了专职教师授课,国内其他高校尚未开设。其中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将帆船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每位进入学校的学生都必须参加,这足以体现出学院对帆船课程的重视程度。开设课程的高校仅占开展帆船运动高校的12 %,开设帆船课程的高校过少是高校帆船运动发展慢的主因。
表2 国内高校帆船课程设置及专任教师一览表
资料来源: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海上运动分会。
资料来源: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海上运动分会。
3.1.1 开展帆船项目经费支出过高
高校帆船运动的开展离不开参加帆船竞技,在竞赛中可以交流、学习,竞技引领大众健身,高校帆船运动以每年参加3场赛事为宜,还应在校内开展各式各样的帆船活动,经费预算达到每年15万元以上方能得到持续有效开展。帆船运动被认为是小众项目、贵族运动,帆船队参赛根据赛事类别每次开支在2万~10万元不等,如中国大学生帆船锦标赛开支在3万~4万元左右,中国杯帆船赛开支在8万元以上,地方性赛事则在5万元左右。国内大多高校帆船运动经费在5万元以内,仅够参加一场高校级别的赛事。通过与表2中所列高校的帆船课程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大部分高校未设置帆船运动经费,需要得到大体协海上运动分会的邀请函方可单独申请经费,由于无法满足高昂的费用支出,因而无法开展深层次的活动。同时,经过访谈后得知,高昂的经费支出也影响了高校帆船系列活动的开展,如帆船体验活动、帆船进校园、帆船文化讲座等,帆船项目经费的短缺导致高校帆船队参赛机会少,校内无法开展帆船活动,因此高校帆船项目开展陷入低迷的状态。
3.1.2 帆船运动认识偏差
在我国高校帆船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其参与者和部分学校的管理者对帆船运动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帆船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具有较大的特殊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帆船运动是一项安全的海上运动。目前我国高校所使用的帆船为龙骨行帆船,如J80、FAREAST、飞虎等帆船,这些帆船被称为“海上不倒翁”,可以抵抗8级阵风而不会倾覆。根据海事部门规定,海面风力达到6级及以上时,禁止帆船出海航行,帆船如在海上遇到6级以上的大风,海事部门会发布紧急回航通告,并派大船出海护航,保证海上船只安全。对于航行海域而言,各地海事部门对帆船航行海域进行了限制,如厦门海事局规定帆船航行必须在划定的活动区域内航行,不得驶入主航道、锚地、交通密集水域等。帆船航行需遵守各地海事部门根据各地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对航行海域、安全须知、航行条件、核载人数和应急措施等所做出的规定,故高校开展帆船活动、训练和比赛都是安全的。因此,我国部分高校在帆船运动的发展中,对其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国人对海洋运动存在敬畏之心,对帆船运动望而却步,这阻碍了高校帆船运动的发展。
3.1.3 学生海洋意识薄弱
2014年《中国青年报》的“中国青年海洋意识调查”显示,当代青年在海洋历史观、海洋事件等方面的认识不够充分,海洋安全、海洋国土和海洋政策意识稍显薄弱,且80后、90后的海洋意识明显落后于70后[2]。国内高校帆船队成立后,帆船协会随之而来,高校帆船协会致力于帆船运动、海洋文化和航海精神的传播与推广,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帆船体验活动,努力激发学生对帆船运动的兴趣,让学生能更好更快地了解帆船运动。协会旨在倡导帆船运动精神,宣传帆船发展文化,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寓教于乐,传递师生在帆船运动中收获快乐。国内帆船文化氛围做得较好的高校屈指可数,帆船协会成立是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帆船发展,然而有的高校在成立协会之后却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未开展相应的配套活动,校内学生不知有帆船协会的存在。高校应让学生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体现在海洋强国建设中的历史担当”的号召,积极开展帆船运动和宣传帆船文化,激发学生对海洋的热爱,以蓝色的海洋文化引领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具有重要意义。
3.2.1 采取商业化发展路径
当前帆船运动作为热门的水上运动项目,这也有利于为高校帆船发展获取赞助资源。在帆船运动不断深入开展的同时,国内各大企业开始关注帆船运动,注重帆船广告效应,积极参与帆船运动。腾讯游戏曾花费近百万人民币冠名帆船队参加 “中国杯帆船赛”,万科集团斥巨资成立“梅沙教育”青少年航海俱乐部。通过对已经开展帆船运动的高校调查发现,若目前高校的帆船经费有15万元以上,帆船运动就能得到有效开展。因此,如果高校能够得到社会企业的赞助,那么相应地帆船运动就能得到有效开展。例如,正新轮胎冠名赞助厦门城市学院,成立厦门城市学院正新轮胎帆船队,2011—2015年厦门正新集团已向厦门城市学院拨付230万经费[3],有效解决了厦门城市学院船只、教练、训练、比赛和奖金等经费问题,厦门城市学院在国内各大帆船赛事斩获佳绩,成为国内高校知名赛队,也成为高校帆船赞助的典范。京东、奔驰、宝马都以不同方式参与帆船运动。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正在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帆船运动的发展方式和形式不断变化,高校帆船运动采取商业化发展的路径也是目前出现的一个机遇。
3.2.2 休闲体育时代的来临
国办发〔2016〕77号文件指出,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是推动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强劲引擎,是增强人民体质、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4]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的生活日益改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人们更注重的是身体健康,在休闲之时进行体育锻炼,休闲体育时代的步伐正快速走进人们的生活。由此可见,我国休闲体育在政策的推动下进入了黄金时期,休闲运动及休闲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帆船运动是休闲体育的重要项目之一,它使人们在工作疲惫之余能到大海上感受海洋的广袤,感受海洋的魅力,帆船运动也成为人们喜爱的休闲体育项目之一。在实地调查后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一些从事帆船运动的人群中,除了专业运动员、高校训练队之外,社会群体的参与程度也逐年提高。因此,高校应敏锐地察觉到时代的进步和改变,在休闲时代的到来之际与时代共同进步,帆船运动的潜力也将不断被开发。
3.2.3 旅游业向体育旅游转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欧美国家兴起的体育旅游也在国内得到广泛开展。自国务院印发《体育强国纲要》提出体育旅游消费新空间以来[5],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体育旅游成为新型旅游项目,各类体育旅游在国内百花齐放。在“体育强国”和“海洋强国”的背景下,我国海洋体育旅游业成为热门项目。帆船旅游作为海洋体育旅游的代表,凭借着所具备的睿智、勇敢、挑战等特质得到青少年的喜爱。帆船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厦门、深圳、海南、青岛等沿海地区和云南、四川等一些内陆地区都如火如荼地开展帆船旅游产业。厦门作为国内帆船旅游开展较好的城市,从2012年仅6艘帆船的规模发展到2020年7月厦门海事局通报辖区内帆船220艘、游艇101艘的规模,帆船从业人数由12人发展到2019年的400余人。帆船船只及从业人数急剧增加,高校未能及时培养帆船行业相应人才,导致专业帆船配套人才跟不上,技术、服务标准不统一,游客安全隐患大,投诉率高等现象也层出不穷。因此旅游业的转型需要带动高校与旅游业相结合,随着帆船旅游不断深入开展,帆船旅游人才也从体育型人才逐步转向偏重服务旅游型人才,对于旅游从业者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旅游业自宽度向深度的发展是高校发挥优势的机会。因此,高校帆船应顺应时代潮流,在体育旅游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抓住机会,与企业战略合作,带动以帆船运动为核心的体育旅游项目发展,制定帆船行业人才培养方案,培育市场所需的专业型人才,实现帆船运动在高校可持续发展。
在学校可利用的场地设施非常有限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人工湖泊和众多天然海湾作为教学场地,抓住推广帆船运动的政策优势,寻求政府部门的积极配合。还可以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帆船教学内容,增加帆船教学的趣味性和情境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帆船运动中。教师要利用自身的教学智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改造或变更帆船器材和规则,让多数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在帆船运动中体验快乐、收获成功,将帆船运动发展成一项终身运动项目。社团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帆船运动社团的不断发展,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帆船运动中,在社团中普及帆船运动知识,组织帆船运动活动。相对于传统体育课的教学,大学生们更喜欢丰富多彩的帆船运动社团活动,社团可经常性地组织帆船运动知识讲座,传播帆船文化,介绍帆船运动概论、讲授帆船运动技巧,让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对帆船运动有系统的了解,为参与帆船运动奠定理论基础和技能保证,在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推动帆船运动在高校的传播与普及[6]。
高校开展帆船运动所能利用的资源比较紧缺,仅凭学校的专项经费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尽可能地利用社会的资源,与校外帆船俱乐部等社会团体进行合作。俱乐部用最优惠的价格提供训练基地和船只器械及指导教练,学校提供学生进行训练和参加帆船比赛,把俱乐部的广告效应引进高校,提高俱乐部在高校的知名度,俱乐部由此可获得良好的广告效应,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例如,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瞄准帆船行业前景,大力开展帆船运动,将帆船运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先后与4家帆船机构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功引进2名优秀帆船教师,定期安排学生到帆船企业实践,为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在与企业共建帆船队等方面做出了表率。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7],帆船企业“需求侧”提供学生帆船训练所需硬件设施设备,如船只、泊位、教练等。高校 “供给侧”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改善课程设置,加强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科研团队等,这样能不断提高学生帆船专业化水平,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校企合作能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难、帆船经费少、师资力量不够等问题。高校应该顺应旅游时代发展,抓住机遇进行“供给侧”改革,培养帆船旅游人才,保持帆船旅游人才供需平衡,为社会贡献力量。
帆船运动的开展不仅需要体现竞技水平和宣传帆船文化,更重要的是体现帆船育人成效,在帆船运动中培育学生不惧困难、迎难而上、团结互助的优秀品质。国家海洋局、教育部、文化部等五部门于2016年联合印发了《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强调以海洋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为重点,增强海洋教育[8]。海洋知识和文化仅靠帆船协会的宣传是不够的,这样会让协会受众面比较有限,效果不佳。因此应该开设帆船课程,引进优秀教师,在课程中植入海洋文化教育,让每位同学都能获取丰富的海洋知识。开设帆船课程有几种方式。其一,将帆船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每位新生进校必须学习,并获得实践学分。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在2019年尝试启动“海洋特色文化育人教学项目”,开展“海洋文化”主题理论类和“帆船运动体验”特色实践类双轨课程教学,作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社会实践”(SZB03001,1学分,28学时)教学环节之一,2020年正式赋予人才培养基础教育学分(JCB06001,1学分,8学时)[9]。其二,开设帆船选修课,将帆船课设置为体育选修课供学生选修,如厦门大学、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等开设了公共体育帆船选修课。其三,将帆船课程植入军训教育,让每位新生在军训期间都能接受训练,以海洋文化理论及帆船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海洋强国理念,如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开展军训帆船课程。其四,将海洋知识和文化培养植入“形式与政策”课程,结合“形式与政策”课程性质特点,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形式,形成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增强大学生开发、建设海洋的信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势。[10]海洋意识教育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方面的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
帆船运动在国内高校开展了近十年,参与的高校中,部分高校发展迅速,部分高校止步不前,许多沿海高校尚未开展帆船运动。目前,高校帆船运动在资金、师资、观念等方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在国内帆船运动快速发展中也产生了机遇,包括帆船赞助资金高、旅游业转型、休闲体育时代来临等契机。高校应该把握机遇,与市场衔接,改变高校传统教学思路,培养学生海洋意识,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养帆船行业人才,探索将学生海洋意识培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对海洋的热爱,用蓝色的海洋文化引领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