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引进“中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研究

2021-09-16 10:47董红平汪扬媚刘绍文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薯鲜薯结薯

董红平 汪扬媚 刘 言 刘绍文 冯 奎

(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西昌615000)

马铃薯是凉山州高山区彝族群众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2019年凉山州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15.3万多公顷。近年来,由于产业发展的需要,品种更新快,品种单一的风险在增加,同时,受市场导向的影响,必须提供更多的适销品种。因此,笔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了一批中薯系列品种,对其丰产性、适应性、外观品质等综合性状进行鉴定和评价[1-2],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宜凉山生态区的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为凉山马铃薯产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提供品种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来源

1.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共14个,分别为中薯25、中薯26、中薯27、中薯28、中薯32、中薯33、D566、D607、D633、D641、D643、D647、D653、青薯9号,其中以青薯9号为对照(CK)。各品种种薯均为脱毒薯。

1.1.2 种薯来源 中薯系列品种种薯全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对照品种青薯9号由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昭觉县城北乡瓦沽村,海拔2 100 m,土质为黄棕壤,前作玉米,肥力中等,播前机耕犁地,人工开厢平地。

1.3 试验设计

试验按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长6.29 m,行距66.7 cm,株距31.5 cm,4行区,每行20株,共80株,小区面积16.8 m2,设3次重复,重复间及四周沟宽0.6 m,四周设保护行。

1.4 栽培及田间管理

试验于2020年3月7日播种,播种时亩施腐熟羊粪500 kg、复合肥60 kg作基肥,整薯播种,播后起垄。整个生育期中耕、除草、培土2次,4月23日结合第1次中耕亩追施尿素7.5 kg提苗,6月6日、6月18日、6月28日用代森锰锌、氟噻唑吡乙酮、甲霜灵·锰锌交替防治晚疫病3次。6~7月雨天理沟排涝,基本做到田间无积水。试验于8月6日收获,收获时分别计称小区产量,并每小区取10株进行田间考种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看出,参试的各品种全生育期均比对照青薯9号(97 d)早,全生育期在72~95 d之间。其中,D633、D607生育期分别为69 d和72 d,属早熟品种;中薯25、中薯27、中薯32、中薯33、D641、D643、D647为中早熟品种,生育期在77~80 d;中薯26、中薯28、D566为中熟品种,生育期在83~95 d,D653为中晚熟品种,生育期为95 d。

表1 马铃薯物候期调查结果

2.2 产量表现

从表2看出,D653、中薯28、中薯26这3个品种比对照青薯9号增产,折合亩产量分别为2 711.7 kg、2 290.8 kg、2 199.5 kg,其余品种均比对照青薯9号减产,折合亩产量为917.1~1 973.2 kg。经方差分析,各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表3),D653鲜薯平均亩产2 711.7 kg,比青薯9号(CK)增产543.9 kg,增产25.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列参试品种第1位;中薯28鲜薯平均亩产2 290.8 kg,比青薯9号(CK)增产123.0 kg,增产5.6%,增产未达显著水平,列参试品种第2位;中薯26鲜薯平均亩产2 199.5 kg,比青薯9号(CK)增产31.7 kg,增产1.4%,增产未达显著水平,列参试品种第3位;D566鲜薯平均亩产1 973.2 kg,比青薯9号(CK)减产194.6 kg,减产8.9%,减产达显著水平,列参试品种第5位。D647鲜薯平均亩产1 921.6 kg,比青薯9号(CK)减产246.2 kg,减产11.3%,减产达显著水平,列参试品种第6位;D643鲜薯平均亩产1 715.1 kg,比青薯9号(CK)减产452.7 kg,减产20.8%,减产达显著水平,列参试品种第7位;中薯27鲜薯平均亩产1 687.4 kg,比青薯9号(CK)减产480.4 kg,减产22.1%,减产达极显著水平,列参试品种第8位;中薯33鲜薯平均亩产1 600.0 kg,比青薯9号(CK)减产567.8 kg,减产26.1%,减产达极显著水平,列参试品种第9位;D641鲜薯平均亩产1 596.0 kg,比青薯9号(CK)减产571.8 kg,减产26.3%,减产达极显著水平,列参试品种第10位;中薯32鲜薯平均亩产1 580.2 kg,比青薯9号(CK)减产587.6 kg,减产27.1%,减产达极显著水平,列参试品种第11位;中薯25鲜薯平均亩产1 488.8 kg,比青薯9号(CK)减产679.0 kg,减产31.3%,减产达极显著水平,列参试品种第12位;D607鲜薯平均亩产1 429.3 kg,比青薯9号(CK)减产738.5 kg,减产34.0%,减产达极显著水平,列参试品种第13位;D633鲜薯平均亩产917.1 kg,比青薯9号(CK)减产1 250.7 kg,减产57.6%,减产达极显著水平,列参试品种末位。

表2 各处理产量统计

表3 各品种平均产量多重比较

2.3 单株结薯数及大中薯率

从表4看出,各参试品种单株结薯均比对照青薯9号(单株结薯6.9个)少,单株结薯在4.2~6.7个之间,D653单株结薯最少,为4.2个,中薯26单株结薯最多,和对照青薯9号相当,为6.7个。大中薯率方面,D566、D607分别为81.6%、83.1%,比对照青薯9号(大中薯率83.4%)低,其余品种均比对照高0.5~14.4个百分点,D653大中薯率最高,为97.8%。中薯系列大部分品种均表现出单株结薯少、薯块大、大中薯率高的特点。

表4 各处理单株结薯数、商品率

2.4 病害表现

从表5看出,各品种均无卷叶病、疮痂病和黑痣病;D633和中薯33有3级花叶病;中薯27有3级早疫病;各品种晚疫病害较重,中薯28、中薯26、D566、D653这4个品种晚疫病级别和对照青薯9号相当,为4级,其余品种晚疫病抗性均比对照青薯9号差,其中D641、D643、D647、中薯27晚疫病为5级,中薯33晚疫病为6级,中薯25、中薯32、D607、D633晚疫病级别为9级。

表5 不同处理病害调查结果

2.5 生理缺陷

2.5.1 二次生长 从表6看出,中薯26、中薯27、中薯28、中薯33、D633、D653和对照青薯9号无二次生长现象,D607有3.3%二次生长现象,D566、D 641、D647、中薯25有6.7%二次生长现象,D643有16.7%二次生长现象,中薯32二次生长现象最严重,达20%。

表6 各处理块茎生理缺陷情况

2.5.2 裂薯率 从表6看出,中薯26、中薯27、中薯28、中薯32、中薯33、D566、D633、D641、D643和对照青薯9号均无裂薯现象,中薯25有3.3%的裂薯,D607有6.7%的裂薯,D647有26.7%的裂薯,D653裂薯率最高,为40%。

2.5.3 空心率 从表6看出,中薯25、中薯26、中薯27、中薯28、中薯32、D641、D643和对照青薯9号均无空心现象,中薯33有3.3%的空心,D607、D633有6.7%的空心,D653有10%的空心,D647有23.3%的空心,D566空心率最高,为40%。

参试的13个品种仅中薯26和中薯28没有生理缺陷。

3 讨论

通过对引进的13个中薯系列品种从生育期、产量、单株结薯、商品率、抗病性、生理缺陷等方面的分析,中薯系列大部分品种均表现出薯块大、商品率高但抗性较差的特点,其中比对照青薯9号增产的3个品种中D653虽然产量最高、商品率最高,但有明显的生理缺陷(裂薯率为40%,空心率为10%),产量排2、3位的中薯28、中薯26无生理缺陷,属中熟类型品种,晚疫病抗性与对照相当、在2020年晚疫病发生较重的情况下也能获得高产,可进一步在不同区域进行适应性试验与示范。

猜你喜欢
中薯鲜薯结薯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低温干旱天气下成都平原马铃薯中薯系列品种比较试验
11个中薯马铃薯品种在高原农牧区夏河县的引种表现
冬作区优质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
“巫溪洋芋”鲜薯质量控制技术现状及对策探讨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不同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石屏县冬作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
贵州鲜薯走向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