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刚 高文号 刘 鹏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云母片岩属变质岩,风化程度深、耐风化性较差,其组成矿物主要为绿泥石、绢云母等水敏性矿物,对水较为敏感[1],因其片理面十分发育,岩体呈薄层状,岩体特征明显。片岩具有明显片理结构,结构面的分布决定边坡整体稳定性[2-3]。对建设中变形破坏的边坡进行调查,本文从边坡的组成成分、地层岩体结构、雨水、风化等方面,对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进行总结[4-6]。
边坡坡面倾向155°,地表坡度20°~40°,岩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残坡积、中元古界武当山群(Pt2wd)片岩,片理产状75°∠45°,坡内发育两组节理,节理1:230°∠45°,节理2:300°∠12°,贯通性较好,节理密度1~2条/m。在边坡施工,表面岩体风化严重,挡墙施工完成后,表层岩体在长期风化作用下,边坡第一级和第二级局部范围内岩体出现浅层小规模顺层滑塌,如图1所示。
图1 顺层边坡滑塌
定性分析:边坡的赤平投影如图2所示,岩层面、J1和J2的倾向视倾角分别为10°、15°、10°,片层面和J1结构面的交线倾向和倾角分别为152°和12°,片理面和J2结构面的交线倾向与倾向分别为352°和7°,J1与J2交割线倾向和倾角分别为308°和12°,根据岩层组合关系,岩层面与J1结构面的交割线倾向坡外,交线倾角为12°,该边坡破坏主要是沿着片层面与J1结构面的交割线方向发生滑塌。
图2 赤平投影图
边坡坡面倾向159°,原地表坡度为30~40°,组成岩性为元古界武当群(Pt2wdn)片岩,片岩产状30°∠80°,发育有两组节理:节理1:280°∠5°,2~3条/m;节理2:35°∠75°,4~5条/m,表面的覆盖层厚度较小,基岩出露。施工过程中,岩体风化严重,在边坡1~3级内表层岩体由下而上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弯曲倾倒破坏,破坏深度为20~50cm,如图3所示。
图3 反倾边坡弯曲—折断滑塌
定性分析:边坡的赤平投影见图4,片理面、J1和J2节理面基本为倾向坡内的结构面,结构面倾向与坡面倾夹角较大,S0、J1和J2与坡面倾向的夹角分别为129°、121°和124°,对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大。组合交割线S0/J1、J1/J2的组合交割线倾向坡内,S0/J2的交割线倾向坡外,与坡面呈48°斜交,组合交割线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边坡内无明显的不利结构面组合,岩体质量较好时,边坡不会发生整体失稳,表层岩体质量较差时,会发生表层剥蚀脱落。
图4 赤平投影图
边坡坡面倾向220°,中心线最大切深约25m,岩性为中元古界武当群(Pt2wd)灰色片岩,岩层产状为355°∠42°。坡内发育1组节理,产状187°∠35°,3条/m。边坡开挖坡率除第一级为挡墙外,第二级至第三级坡率为1∶0.75,第四级和第五级坡率为1∶1.00,边坡的防护型式:第一级为挡墙,第二级为框架植物护坡,第三级至第五级为挂网喷播植物护坡。边坡在施工中,上部4级坡面防护基本完成后开挖施工第1级挡土墙过程中发生了整体失稳,边坡的失稳破坏,如图5所示。
图5 切层边坡滑塌
定性分析:边坡的赤平投影见图6,边坡岩体被节理裂隙面切割成了大小不等块体,边坡片理面与边坡呈反倾,节理1为顺倾向节理,倾角35°,因其发育较好,边坡岩节理1发生顺节理滑塌,滑塌堆积体主要为结构破碎的块状或片状。
图6 赤平投影图
边坡坡面倾向42°,地势左高右低,岩性为中元古界武当群(Pt2wdn),片岩产状为320°∠30°,发育两组节理:节理1:60°∠50°,2条/m;节理2:110°∠70°。边坡设计为5级坡,第一级为路堑挡墙,坡率为1∶0.3,第二级为砼框架植物护坡,坡率为1∶0.75,3~5级为挂网喷播混生植物护坡,坡率为1∶1.00,如图7所示。
图7 楔形体边坡滑塌
稳定分析:边坡的赤平投影见图8,岩层走向和坡面走向呈大角度相交。片理面与节理1、片理面与节理2的组合结构面,将边坡岩体切割呈楔形体,边坡局部楔形体滑塌条件。在进行第一级挡墙施工时,边坡沿片理面和节理裂隙面发生了楔形体滑动。
图8 赤平投影图
1)片岩质边坡的破坏与其岩体特征、节理裂隙发育、外界地质营力、人工因素相关,片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是其重要的物质组成,片岩的水敏感性、抗风化性较差、力学各项异性等特征,对片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其重要影响。
2)云母片岩质边坡的破坏模式与一般岩质边坡类似,项目边坡典型的破坏模式有顺层变形破坏、切层顺向节理变形破坏、楔形体变形破坏等,弯曲—折断变形破坏是片岩至边坡特有的破坏型式。
3)片岩质边坡对雨水较为敏感,施工中严禁开挖后再支挡,应开挖一级、防护一级。顺层或外倾向节理面边坡,在开挖卸荷、雨水作用下边坡发生滑塌可能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