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灵
摘 要: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是中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衡量指标。近年来,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给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带来挑战,来华留学规模的快速扩大,入学门槛低以及来华留学生需求的多样化与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国际化水平不高、教学内容不新颖和教学方式单一之间的不对称制约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质量。弗莱雷对话式教学主张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对话方式构建平等性、合作性和相互性的课堂,是有利于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教学质量,提升来华留学生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培养来华留学生知华友华。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对话式教学;教育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衡量国际化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是推动我国教育国际化、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國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为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水平,中国在2018年出台了《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从制度层面规范来华留学生教育。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巴西著名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的对话式教育哲学观念在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于解决我国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有着借鉴意义。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是衡量中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
来华留学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促进国家友谊发展的桥梁。2020年5月17日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中就明确表达了我国对来华留学生的欢迎态度,“希望留学生能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他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1]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将来华留学工作纳入对外开放总体布局中,来华留学生工作进入到稳步发展阶段。中国加入WTO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来华留学生工作逐渐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一部分,进入了提质增效阶段,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来华留学生的发展,来华留学生规模持续增长,2010年出台《留学中国计划》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和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2016年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突破44万,中国是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来华留学生层次逐渐提升[2]。随着教育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2019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留学目的国和亚洲第一大留学目的国[3]。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衡量指标,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逐渐使中国成为国际市场人才储备库的有效途径。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扩大能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国软实力。全球化的发展对国际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来华留学生教育可以为国际市场提供双语复合型人才;可以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承担起来人才培养的重任;可以为中国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友人提供支撑;可逐渐缩小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与来华留学生人数之间的差距。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提升“知华友华”的重要途径,是增强中国与留学生国家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是有利于中国对外关系构建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来华留学生规模和质量的发展是有利于创建国际化一流大学,中国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学生数量、学生层次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2018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占高校总人数比例仅为1.32%,远远低于欧美高校的10%比例。
二、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挑战
来华留学生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中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面临的教师国际化水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对称问题的凸显,吸收借鉴弗莱雷对话式教学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于来华留学生教育中,是有利于来华留学生教师提升国际化水平、改进教学内容和改善教学方式的,是有利于从教学方面着手解决中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面临的教师国际化水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对称问题的。
(一)来华留学生规模扩大与教师国际化水平的不对称
21世纪来华留学生进入了提质增效阶段,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吸引留学生来中国深造的举措,加大对来华留学生各种奖学金的奖励力度,积极促进中国高校与国外高校签订协议与学位互认,成立“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建立完善的来华留学政策链条,设立来华留学示范基地等措施,“来华留学的总体规模、生源国别、接收单位、专业结构、培养层次等多项统计指标均创历史新高”。[4]据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来华留学生492185人相比2008年223499人,十年期间增长了120%,遍布中国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亚洲来华留学生以295043人占总人数的59.95%成为来华留学生的最大来源,来华留学生的发展由扩大规模向稳定规模演变。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快速扩大对高校能够教授留学生课程教师需求与日俱增,倒逼着高校国际化课程、教师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中国高校教师国际化水平与国外高校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能够全英语独立教学并准确表达教学内容的教师数量仍相对匮乏,特别是专业素养与语言能力兼备的教师更是稀缺,来华留学生教师普遍存在着英语水平好的专业知识相对欠缺,专业素养好的英语水平不足的现象。开设英文授课的学校数量与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快速增强极不对称,2018年中国招收来华留学生的学校共有445所开设了全英文授课专业,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35.8%[5]。全英文授课是国际高校招收留学生特别是高水平学历生的通用教学语言,来华留学生教师英语教学能力和国际化化水平的不足和招收来华留学生高校的反应滞后加剧了不对称。
(二)来华留学生入学门槛不高与教学内容的不对称
来华留学生数量和质量发展的不匹配制约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采取的“宽进宽出”的政策使得学生相对容易毕业,学习动力下降,加大了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难度,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的来华留学生教师们,不仅需要克服用英语教学的语言障碍,还需克服与中国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基础、学生个性等方面迥异的新教学对象来华留学生,才能有效合理完成教学。留学生的地域差异大,英语对于大部分留学生而言也是外语,这加大了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留学生的学习难度和教师的授课效果,这与全球国际化水平的高校相比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不高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薄弱环节,中国高校的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普遍采取细分细化,必修课为主,能够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少,专业设置普遍与国际现行的大学课不一样,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开设英文授课课程的能力还较弱,2014年开设英文授课课程的院校仅占总招生院校的15%[6]。留学生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对象是外国学生,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实质是促进留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应牢牢把握中国教育的精髓,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提升教学质量。部分招收来华留学生的高校对留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本国学生而言支持力度不够,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学科,精品专业品牌和高质量的英文课程来吸引更多高水平高层次的来华留学生。
(三)来华留学生需求多样化与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的不对称
来华留学生教育在中国经历的几十年的发展,学生规模的快速扩大带来了需求的多样化,中国式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基础薄弱的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学留学生课程与国际化接轨不够,往往忽略了学生来华求学的需求,难以满足来华留学生求学就业的需求,来华留学生不仅仅只是想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也希望能够学习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了解中国的经济社会法律技术发展现状,成为符合国际社会需求的人才。来华留学生的教材没有统一规范的中英双语版本或英文的教材使得各学校教学内容差异大,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留学目的地选择中欢迎程度日益提升,沿线来华留学生的需求由主要学习汉语向学习专业课程转变,2016年至2018年,接受学历教育的来学留学生人数从占比47.7%增长至52.44%,打破了以汉语学习为主的学科分科局面[7]。部分来华留学生教师在课堂中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用擅长的中文跟部分中文水平极低的留学生进行授课,忽视了学生的具体需求,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造成来华留学生的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三、对话式教学在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被誉为20世纪最为重要教育家之一的巴西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提出了“对话式教学”。弗莱雷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中的主体,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抨击了“讲授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主张对话教学应建立在教师营造的平等、爱、谦恭、信任的课程氛围中,引导和启发来华留学生与教师形成了具有平等性、合作性和相互性的良性师生互动课堂。
(一)以爱、谦恭与信任构建平等性课堂
来华留学生规模快速发展扩大与教师国际化水平、国际化视野不对称的问题制约着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的发展,弗莱雷认为对话式课堂应在爱、谦恭与信任的基础上构建,教师因为对工作和学生的爱而承担起教授课程的任务和责任,他们在课堂中营造平等的氛围,给予学生平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8]。来华留学生课堂里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带有所在国家地区独特文化印记的独立个体,根据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不同文化体之间的差异可区分为男性化与女性化、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自身放纵与约束等6个不同维度,这些差异给来华留学生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用他们用爱、谦虚和信任去了解差异,克服差异,用谦虚的态度去接受中国文化与来华留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对他们某些方面的不了解,充分信任来华留学生是可以在学习中变得更加完美,从而创建平等性的课堂氛围来保障教学活动的有效运行。在专业知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可根据地域差异区分留学生,亚洲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一般优于非洲学生,教学难度可适当拔高。在语言文化类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可根据宗教差异區分留学生,在不引发宗教禁忌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了解留学生们的文化信仰,将语言文化教学与学生们熟知的文化信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理解。教师们在课堂上营造平等的氛围并不意味着教师被动地去适应来华留学生的所有差异,信奉“个人主义”的美洲学生往往习惯性地在课堂上向老师询问和反馈,往往会打断来华留学生教师授课的完整性,甚至引起信奉“集体主义”学生的不满,故来华留学生教师在秉承着爱、谦恭与信任的原则基础上,仍然需要主导课堂的整体运行,以平等姿态尊重每个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的差异,在这些差异基础上寻求授课内容与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平衡。教师在平等性课堂中应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观点的权利,虚心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逐渐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来华留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培养来华留学生尊敬教师的意识,在留学生心中构建起对任课教师和课堂的信任感。平等性课堂的构建是将中国传统教学的优点与对话式教学的精髓相融合,形成兼具中西文化的教学模式,寻找与中国传统教学的相通之处,在老师与学生之间搭建有效沟通的桥梁。平等性课堂中师生之间的碰撞对于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化视野是大有裨益,是扩展教师国际化视野和自我提升的过程。
(二)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合作性课堂
来华留学生入学门槛低与教学内容不对称制约了来华留学生课堂的有效进行和来华留学生教学质量的发展。弗莱雷对话式教学理念在课程中的应用是要求任课教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需要根据来华留学生汉语水平低,专业知识薄弱,学习方法不当等现状来选择难度适中且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构建合作性课堂。弗莱雷认为教育是师生通过对话实现相互合作学习实现的,教师和学生基于双方积极合作的意愿基础上,围绕着教师提前设定的学习任务,通过良好的沟通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来华留学生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有义务和意愿与来华留学生多沟通交流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来华留学生离开了熟悉的家乡来到中国求学,有尽快融入中国学习生活的意愿。在对话式教学课堂中,教师将学生视为是自由学习的个体,教师须给学生构建能够相互交流学习的合作性课堂,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与自己一起完成设定好的环节[9]。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性课堂构建是有利于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发展和需求的多样性倒逼着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在教师提前设定的对话语境下克服认知偏见,合作探求新的知识,增强来华留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凝聚力。以学生为样本选择教学内容、教材、教案和教法,甚至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编纂教学学习资料,是可增强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也可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国际化水平。在合作性课堂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合作的形式通过对话、融合、引导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不仅是让来华留学生们完成活动,还让他们所有人共同理解和解决它们,所以要求留学生互相帮助,向不了解它的人解释活动。学生们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需要相互支持合作对话,学生们在合作中养成了包容、团结和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学习生活[10]。
(三)以学生需求创建相互性课堂
教学相长是对话式教学的明显特征,在弗莱雷对话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对话成为师生进行文化行动和知识传授的有效途径,双方在反思基础上进行沟通交流和共同进步。对话式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在爱、谦虚的态度、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对话,要学着接纳彼此的思想并向对方学习。对话教学与传统意义上的问答式教学不同,它具有合作、互动、平等、创新的特征。来华留学生的教学普遍缺乏吸引力,教师教授知识的方式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来华留学生教在外求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高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仍然很大,发达国家在国际教育中独占鳌头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有吸引力的课程和课程教学。[11]2016年中国成为第18个《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中国高校认知课程毕业生将与其他签约国具有同等地位和视为已获得初级工程资格。[12]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得到认可,但仍处于发展阶段,来华留学生教育完整课程体系的构建、优秀双语教师人才的培养和有效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强调任课教师对课程秩序和教学的掌控,他们对课堂运行效果负有责任,试图在课堂中树立绝对的权威形象。这往往容易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难以细化区分学生习惯和个性化差异。来华留学生难以适应中国传统教育方法,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来华留学生教育需要吸取中西教育观念的精髓部分,在课程设计、内容选择上逐渐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根据学生知识储备现状和实际需求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教师可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创造能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条件,让班级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逐渐追赶上学习进度。来华留学生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适用于留学生,不仅给予学业上的指导,也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合作性课堂奠定基础。对话式教学在来华留学生课程中的应用是有利于创建相互性课堂,来华留学生教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也同时从学生那里获得新信息来拓展视野,调整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提升教学质量。
四、对话式教学在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对话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教材编写和教学方式的设计,是有利于解决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
(一)有利于增强来华留学生的教学质量
来华留学生普遍认为教师对他们要求过低,在教学内容上深度不够,30%的学生认为课程缺少启发性和挑战性,80%的留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是按照PPT进行授课,開课之前很难提供详尽的课程计划[13]。对话式教学在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中应用是为了激发师生互动的潜力以缓解留学生教育存在的不对称现状。对话教学鼓励学生在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对话中学习知识,学生在对话式教学课堂中参与度越高课堂氛围的包容性也会更高。
(二)有利于提升来华教师的国际化水平
作为供教师与学生认识与再认识的知识客体,对话教学的内容不能仅由教师独自规划并传递给学生,而应通过双方的对话进行规划。在弗莱雷看来,教育的对话特质并非始于教学,而是始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规划。他要求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这一“处在具体情境之中的人”,教学内容规划必须以他们的具体现实及认识为出发点并反映他们的愿望。通过促进课堂中的对话互动,对话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更广泛,更深入的思维和学习,而且可以改变课堂关系,重新调整师生之间的传统权力关系,学生可以共同努力达成理解和完成任务,并在思考和推理方面向前迈进[14]。来华留学生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是有利于提升教学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增强教师的人文关怀。
(三)有利于培养来华留学生知华友华
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设计和教学规划,弗莱雷认为教学是一个及物的关系性动词,教学亟须关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规划而非教学内容的选择[15]。中国高校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国际化程度相对世界某些名校有着一定的差距,增加了来华留学生适应求学生活。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知识传授的润物无声,对话式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实地参观、比赛、体验等形式让学生在课程中了解到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制度,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缘由和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培养一批爱华友华亲华的年轻国际人才。美国硅谷高科技人才中约25%是移民,大部分有在美国求学的经历,来华留学生教育对留学生知华友华的培养是可逐渐使其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和补充。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N].人民日报,2020-05-19.
[2] 《2018来华留学生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377692.html.
[3]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
85/201909/t20190927_401273.html.
[4]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举办2019年留华学生联谊招待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纽约总领事馆[EB/OL].https://www.fmprc.gov.cn/ce/cgny/chn/lgxw/t1714999.htm.
[5] 《Universities & Programs》,国家留学网[EB/OL].http://www.campuschina.org/.
[6] 《2014年来华留学调查报告》,载于《中国教育在线》[EB/OL].http://www.eol.cn/html/lhlx/list.html#01.
[7]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输出国和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301/170301_mtb
d/201703/t2170302_297922.html.
[8] [巴西]保罗·弗莱雷,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6-57.
[9] Bin Peng,Xiaoxiu Zheng,Discussion of Teaching Methods Used in International Classes Dominated by Chinese Students[J].World Scientific Research Journal,Volume 6, Issue 6. 2020.
[10] Aubert A Molina, S. Schubert T and Vidu A.Learning And Inclusivity Via Interactive Group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In the Hope School[J].Learn Cult Soc Interact,Vol.2,2017:90–103.
[11] 安然,張仕海.亚洲来华留学生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08,(3).
[12] Lin Jian: Methods of Understanding and Solving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Vol. 5,2016:17-26,38.
[13] 李洁,孙进.中国高校全英文授课项目留学生的就读体验调查——北京师范大学的个案研究[J].教育学报,2014,(6).
[14] Teo P.Teach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A Case For Dialogic Pedagogy[J].Learn Cult Soc Interact,Vol.9,2019:170–178.
[15] [巴西]保罗·弗莱雷.希望教育学:重现〈受压迫者教育学〉[M].方永泉,洪雯柔,杨洲松,合译.南京:国立编译馆,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