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高群
摘 要:“凡尔赛文学”,专指一种互联网文学体裁,指用贵族的生活方式表演出高级的人生状态。立足于现有网络语料,对“凡尔赛文学”展开概述,从该文学的预设策略及语用功能进行研究,探究“凡尔赛文学”出现及流行的成因,最后发现以“凡尔赛文学”为例的语言现象对当今社会文化及价值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凡尔赛文学;语用预设;语用功能;流行原因;社会价值
一、引言
“凡尔赛文学”,专指一种新式互联网文学体裁,指用贵族的生活方式表演出高级的人生状态。即文案先抑后扬,自问自答,要不经意地炫耀自己想要炫耀的东西,还要显得自己很苦恼很不高兴的样子。
最开始留意到这种现象是因为微博博主“小奶球”的朋友向自己吐槽,有人每天在社交平台上描述自己开豪车、住豪宅,每天享用高档酒店、奢侈品等,字里行间透露着希望别人看到的优越感。“凡尔赛文学”的产生,源自微博博主“小奶球”儿时看过的一部漫画——《凡尔赛玫瑰》。因为画风华丽,人物设定高贵,《凡尔赛玫瑰》被“小奶球”名词活用,成为一种互联网文学体裁,并由此衍生了对应的微博话题——“凡尔赛文学与实践”。而熟练掌握这一门学科的人,则被称为“凡人”,或“凡学大师”。在凡尔赛文学中,凡尔赛指的是一种精神。用“凡尔赛”嘲讽这个类型的人,他们无疑就是想用一种“朴实无华”的语气来表达高人一等的感觉。
“凡尔赛文学”出现的时间较短,但在微博、朋友圈等使用频率极高,研究价值明显,且语料新奇,至今未有针对“凡尔赛文学”的研究成果,基于這一现状,本文从“凡尔赛文学”的构成特点、语用预设策略、语用功能等进行研究,探究“凡尔赛文学”出现及流行的原因,探讨“凡尔赛文学”的语言现象对当今社会文化及价值发展变化的影响。
通俗地说,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都以另一个句子的肯定式为前提,则另一个句子是该句的预设。[1]148在现代,预设问题是一百多年前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首先提出来的。[2]85预设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内容被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早期的研究都把预设看作语义学的内容,语义预设关系会受语句中某些词语的影响触发。[3]105但由于逻辑—语义分析具有可取消性,并且在复合句中难以表现出来,语义预设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预设也反映语句在不同语境中的语用关系,这便是语用预设。何自然称语用预设为:“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4]68语用预设具有主观性、单向性、隐蔽性等[5];熊学亮根据语境量,将“语用预设”分为:初始语用预设(零语境)和特殊语用预设(特殊语境)。[6]160总体来看,语言学界对预设的研究体系侧重各有不同。接下来本文从语用预设角度来探析“凡尔赛文学”的预设策略、语用功能及流形成因。
二、“凡尔赛文学”的语用预设策略
总的来说,“凡尔赛文学”的构成有以下四个预设策略:
(一)反转目的预设(先抑后扬,明贬暗褒)
预设是交际的开始,它决定了交际的进度和方向。预设的恰当与否往往决定言语表达效果的好坏。我们可以有目的地设置一个陷阱预设, 使接受者掉进我们提前设置好的陷阱中,在通过意想不到的出奇反转,最终使得交际目的朝着自己想要发展的方向实现。在这样的反转目的预设中,表达者多数利用先抑后扬的表达手法,对自己或他人进行明贬暗褒的评价,使得交际言在此而意在彼。如下例:
例1:文案:我老公这个直男的审美简直不敢恭维,给我买了一辆劳斯莱斯,可是颜色简直太土了!(配捂脸表情)
例2:文案:我男朋友真的好不懂我啊,送了一大堆我不喜欢的香水,看来男人真的不懂女人啊,什么祖马龙啊、迪奥啊,并不是贵的就一定是好的啊,要是他知道我从保安到邻居都送了一个遍,他会不会骂我啊(配哭笑不得表情)
例3:文案:我下楼扔垃圾,穿着爸爸的拖鞋和大T恤,没梳头也没洗脸。一个开着跑车的大哥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跟着我,过了会他下车走向我问道:“嗨,我觉得你好酷啊,可以加个微信吗?”
例4:文案:我可真是吃腻了我妈妈做的早餐,每天都煮海参,其实我更愿意早餐吃燕窝和虫草啊!
例5:文案:我要吃土啦!简直太穷了,刚刚又买了一套房子,求投靠呜呜呜(配委屈表情)
以上划线句子是对接受者设立的反转预设,表达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通过客观陈述自己的不满,再回答不满的原因。这样的表达手法很容易让接受者在开头落入表达者的陷阱中,如例1中“我老公的直男审美简直不敢恭维”接受者便会产生“她老公不好”的最大关联,但后文意料之外的反转则会使接受者大为吃惊:原来是买了一辆很丑的豪车。这样的反转预设使交际完成了最佳关联,也达到了表达者为了“低调”地炫耀的交际目的。同理,“男朋友不懂自己/穿着随意邋遢/吃腻早餐/卖惨哭穷”与“买了很多大牌的香水/被夸赞搭讪/每天都吃燕窝和虫草/买了一套房子所以变穷了”也很好地利用了反转的语用预设,给人直观的第一感觉以为是什么不好的事情,与后文的反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戳戳”地完成了对自己或他人的高级评价。
(二)主观假定预设(自问自答)
这是一种非常隐蔽的预设策略,要点是在接受者难以从正面直接说明、驳倒自己的情况下,预先设置一个假定是接受者对自己正面认可,再通过自我反驳侧面表达出真正的意图。[7]主要被熟练运用在微信朋友圈中。由于语用预设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具有断言特征,但语用预设本身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只有表达者自己知道。由于微信朋友圈的私密性,不是共同好友的人无法看到朋友圈主人的评论区,这就使“凡尔赛文学”的创作有了一个大的突破口。既然没人能看到我的评论区,那么评论区说什么完全是我的自由。在交际过程中,表达者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给交际内容设定一个虚假的预设,那么接受者在交际过程中就会先接受表达者所设立的预设,同时认为表达者所表述的内容或观点是真实可信的,再根据接受者自身已经建立好的对于表达者的虚假预设,做出表达者所希望接收到的正面积极的回馈,这样就成功地完成了“凡尔赛文学”的创作。如下例:
例6:文案:好想知道怎么从我这张脸看出高级感,想听听。
自我评论:就我一个人瞎?
例7:文案:现在都流行送花不留名了吗?谢谢,但不喜欢。
自我评论:这个月的第五束了,我现在看到花都想吐了。
例8:文案:去三里屯溜达了一圈,一路被跟拍和搭讪,我就是随便穿了一身显示我健身效果的白色套裙而已呀!
自我评论1:搞不懂,为什么大家一上来都跟我说英语?难道我带着口罩不说话也可以被误认为外国人吗?
自我评论2:估计多年的英文学习和健身气场已经让我在整体感觉上和许多传统中国姑娘不一样了吧……
以上的划线句子是表达者在原文下面设立的主观假定预设。如例6“就我一个人瞎?”表达者在设立这个预设的时候同时给这个回答蕴含了丰富的共知信息,表面上设立一个反问句询问自己是不是瞎,实际上隐含了预设信息假定:大家都觉得她的脸很有高级感;例7中“第五束花,看到花想吐”也是通过设定一个自己已经收到很多束花的假定使表达者能够接受;例8中“大家一上来就跟我说英语、多年的英文学习和健身气场”都是对原文中表达者被跟拍和搭讪的预设。这样的主观虚假预设在较为隐私的微信朋友圈非常实用,但在公开的社交平台使用反而会造成尴尬。
(三)破坏共知预设(熟练运用第三人称视角)
语用预设必须是表达者与接受者双方所共知的信息,它是交际正常沟通的基础,预设往往是表达者与接受者双方所共知的东西,它与语境紧密结合,语境明确,预设就为双方或多方了解[3]112。但在“凡尔赛文学”的语用预设里,表达者灵活的运用真实或虚拟的第三人称视角进行表达,所表达话语的真实性只有表达者本身和他自述的第三人称知晓,这里利用的第三人称一般不指名道姓,接受者并不知情,表达者正是利用这一语言结构与意图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的信息差,[8]破坏了预设的共知性。表达者委婉的利用接受者不知道的预设自己创造了语言环境,而接受者在这时则被动的变成了旁观者,但这并不影响交际的完整性。
例9:文案:我想被夸有才华而并非脸好看,毕竟人人审美不同啊!我天天都这么邋遢了头发也不洗就出去拼事业,还有人说我长得好看,近视吧…
例10:文案:朋友的妈妈说我长得像章子怡,同事说我长得像赵丽颖,学生居然说我长得像张雨绮?还有人说我长得像宋慧乔,一天一个样,长相这么大众化,我到底是该哭还是该笑啊?
例11:文案:今天跑步的时候听到路边好多人议论我:“你看看人家这身材,都是锻炼练出来的,能不瘦吗?”呵呵,我刚跑步第二天,上一次跑步是在一年前…也太尴尬了吧…
以上划线句子都是表达者在接受者与自己无法共知的前提下运用的预设信息。如例9“还有人说我长得好看”,“还有人”作为第三人称视角,接受者并不知道此人姓甚名谁,在何时何处曾说过这句话,甚至不知道这个“还有人”是否真实存在,营造出一种自己已经被许多人认可的语用环境,因此接受者只能被动接受表达者所突出的意图,使表达者完成了炫耀和被认同的根本交际目的。例10与例11中,“朋友的妈妈/同事/学生/还有人/路边好多人”都是表达者设立的语用模糊角色破坏了表达者与接受者的共知预设,创造了一个接受者未知的语境,使得接受者无法反驳,最终完成整个交际目的。
(四)突出焦点预设(显示高端生活的地点坐标)
语言的产生是为了向对方传递他们所不知道的信息,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表达者所传递的信息重点所在,是表达者认为接受者不知道因此希望接受者特别关注的部分,这就是句子的焦点。[1]154表达者在创作“凡尔赛文学”时还会巧妙的设置一个地点坐标焦点,使接受者可以直观的了解到表达者所想展示出的高端生活。如在微信朋友圈中定位国外经典地标建筑,或者定位奢侈品店的坐标,还有定位一些知名旅游景点,这样明显的设置了一个焦点的预设,使得“凡学”的表达更主观,更合理。
三、“凡尔赛文学”的预设语用功能
(一)诙谐幽默娱乐功能性強
笔者以七家社交平台为调查对象,随机访问了每个平台上的20位网友,共计140位访问对象,对这140位网友自己使用或生活圈里有使用“凡尔赛文学”的现象进行抽样调查后,总结出以下表格:
通过对以上几家社交平台的取证比较,笔者发现,“凡尔赛文学”活跃在每个人的社交平台中,其中“小红书”“微信”“微博”平台占比较高,最高平台使用百分比“微博”高达90%,受访总数百分比12%;“QQ空间”“知乎”“豆瓣”“B站”占比较少,最低平台使用百分比仅有25%,受访总数百分比也仅有3.5%。相比于一开始对“凡尔赛文学”的厌恶,如今人们更愿意将社交平台中的“凡尔赛文学”看作一种娱乐功能性较强的幽默现象。在每个人一成不变的生活圈子中出现了这样“凡尔赛”式的语言现象,更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无聊时的情绪纾解方式,缓解了当代年轻人工作、学习等导致的心理压力。而针对“凡尔赛文学”,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吐槽方式,大家在对其吐槽中找寻到一种情感共鸣和幽默的生活方式,甚至还有不少人故意模仿“凡尔赛文学”的写作模式,以自嘲的方式进行自我创作,无疑也增加了自身的幽默程度。
(二)言简意赅语言经济简洁
所谓语言的经济性,简单来说就是用最少量的语言来表达最大限度的信息量,这也是语言以符号形式为载体的原因。“凡尔赛文学”式的文案,多数经济简洁,几句话甚至一句话概括出数条信息,这样短小但高效的文案吸引了人们转瞬即逝的注意力,满足了当下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猎奇心理,同时由于预设的共知性,人们可以利用一些大家共知的信息省略掉一些无关紧要的赘述,使语言的表达更加经济。
例12:文案:明明都大学毕业好多年了,今天素颜出门还被人家问是不是未成年,烦!
这样经济简短的一条文案体现了表达者目前的人生阶段“大学毕业”以及今天的状态“素颜”,被人问“未成年”实为夸赞自己长相年轻,即达到了炫耀的目的,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三)建设语境实现交际目的
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是语境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因此,语用预设实际上存在于整个语境之中,是语境的一部分。[9]285语用预设是一种交际手段,和其他策略一样,为实现交际意图而服务[9]。为了实现交际目的,表达者与接受者之间必须具有一定共知的交际环境,但“凡学”的预设策略一度破坏了语用的共知性,因此,语用预设重新建立合适的语境,表达者有效的使用语言手段,并在不同的社会身份、性别、场合下不断建设,以求达到合理与完美的交际。如例9中“还有人说我长得好看”,在这里表达者与接受者的语境无法完成共知,但为了交际目的的实现必须创造出一个二者能够共知的语境才能实现焦急的最终目的。
(四)言外之意推进语义表达
你看我只是简单撩了一下头发,其实我要你看的是手腕上的名表;你看我只是抱怨自己找不到家门钥匙了,却在皮包中找到好几串豪车的车钥匙。不管是语言手段还是非语言手段,“凡尔赛文学”真正的精髓是要在不经意的低调间完成高调的炫耀。这就要求人们对言外之意的把握合理且及时。“含意是一种受制于语境、说话人交际意图的隐含信息,语用含意揭示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什么,而是告诉人们该话语可能意味着什么。”[3]语用预设通过将共知信息的框架打破而创造出新信息并引发出新的断言信息,在交际的过程中这些断言信息又升级为新一轮的已知信息,推进了接受者更好地理解并接受表达者真正想表达的语义信息。“凡学家”的每句文案、每个动作都有他所想表达的深意,语用预设能保证言外之意交际功能顺利实现。
四、“凡尔赛文学”出现与流行的原因
(一)表达主体的内心需求
1. 表达者的内心需求
一百多年前,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仑就提出“炫耀性消费”这个概念,所谓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百度百科)在一百多年后,“炫耀性消费”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拥有奢侈品却不一定是富裕的表现,而真正富裕的上层阶级也并非通过炫耀来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
“凡尔赛文学”的表达者,大多数都是通过炫耀,美化自己的网络形象,展示积极正面的形象,以此来博得网络媒体平台上人们的关注。《纽约时报》曾经对2500个中度、重度社交媒体使用者进行了调查,发现近7成的人想通过社交媒体让别人更了解自己,最好是体贴、理性、善良等正面形象的自己。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凡尔赛文学”顺应了大众求新求异求简的心理诉求[10]。
“凡尔赛文学”这种生动、形象的极度正面语言现象,满足了人们用语言来表达自我的心理需求,这些表达者都预设了自己的立场,他们自我价值低,很难通过自我认可来获得内在的满足感。所以强烈需要别人的认同,希望给人们呈现出一种符合自我预期的形象。这种简单粗暴的“凡学”,本质上说的是“如何定义自我”的高级命题。通过炫富彰显身份,弥补自己的不足,获得别人的认可,以此来遮掩社会地位的不同带来的心理恐慌。在每一个“凡尔赛贵族”的背后,被掩盖的缺陷和渴望,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关注和内心满足。
2. 接受者的内心需求
成年人大部分懂得适度表达,很大一部分人甚至懒得表达或不表达,还有一些人很收敛,闷声发大财。而“凡尔赛文学”则是一种表达过度。对于接受者来说,我们容易在细枝末节中猜测别人的身份、形象,当“凡学”文案出现,我们也会猜测他们的生活是不是真如自己介绍的一样光鲜亮丽,这也是作为接受者的一种好奇心理。而当身边充斥着大量“凡学”后,我们习惯了生活中这种夸张的炫富模式,甚至会通过模仿“凡学”去“自黑”自己,而在现今社会中,“自黑”往往不再是贬义,反而是一种谦逊幽默的表现。从猎奇心理到排斥再到逐渐接受的这个过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凡尔赛文学”的流行。
(二)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中的修辞效应
语言模因要自我生存或产生新的模因变体(即自我复制和传播),必须要使用各类重复和类推的方法,语言模因是靠复制和模仿而传播并生存下来的。我们把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使用的方式和手法看作語言的修辞现象,即语言模因产生的修辞效应。”[11]“凡尔赛文学”能在短期迅速走红,正是因为语言强势模因作用后产生的较为明显的修辞效应。[12]由于语言的模因效应,人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接收到的信息加工后进行二次、三次创造,形成更贴合自身的语言模因,“凡尔赛文学”式的生活态度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衍生出了“学术凡尔赛”、“事业凡尔赛”等。在这个过程中,“凡尔赛文学”完成了它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也提高了人们对于这种“网络新文学”的接受与了解,使其成为一种新兴的流行语言模式。
例13:学术凡尔赛:一不小心又得了第一名,好烦啊,其实我都没怎么努力啊!真是受之有愧呢!
例14:事业凡尔赛:手贱在智联招聘上放了个简历,我的要求是基础薪水五十万诶,居然还真的有人约我去面试,太尴尬了吧!
(三)网络媒体的虚拟性与传播性
“凡尔赛文学”的流行源自朋友向“小奶球”吐槽,有人每天在社交平台上描述自己开豪车、住豪宅,每天享用高档酒店、奢侈品等,字里行间透露着希望别人看到的优越感。“小奶球”无意将其吐槽于社交媒体上,发现在很多人的社交平台中都有这种“凡尔赛文学”。在现实的网络媒体中,由于其高度的虚拟性和私密性,每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只有自己知道。也有越来越多网友可以不顾身份的顾忌,尽情在网络媒体上发表言论,充分展示自我。语言经济学认为, 语言具有网络效应,语言的网络效应指的是“当更多人说一种语言时,对于其他人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种语言变得更重要了”。[13]由于现代网络媒体快捷简便、传播性强的特点,网络媒体也成为“凡尔赛文学”的传播最大的媒介。截止笔者定稿,微博话题“凡尔赛文学研究与实践”阅读量已达8024.2万,讨论1.2万,并曾登上微博热搜排行榜。作为一个刚刚兴起的网络流行语体,网络媒体平台的超前性无疑给它产生了最好的传播效应。
(四)急剧的社会转型
伴随着改革开放,物质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当今社会也急剧转型,物质层面的需要比在精神层面的需要大得多。消费主义至上的理念使得想要实现身份高度上升的人群通过报复性或虚假性消费的方式完成对自我身份的幻想,这是“凡学”表达者羡慕的生活方式,但实际上他们不属于这种生活方式,所以他们只能通过自我炫耀来获得认同。在经济与文化的碰撞下,运用金钱和物质符号能够最直观地展示出自己是谁,虽然简单粗暴,但清晰明了。“凡尔赛文学”能在短时间内广泛流行,与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也有极大的关系。
五、结语
我们以现今网络中流传的“凡尔赛文学”为基础预料,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探究了它的预设策略,并分析了它的语用功能和它出现与流行的原因。我们发现,“凡尔赛文学”之所以能在网络爆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真正的“凡尔赛”式的生活方式是由金钱堆砌出来的,就像贵族学校一学期的学费可以够一个普通家庭生活数年;正如别人的宠物一顿饭的猫粮狗粮可能是一个普通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等等。“凡尔赛文学”的背后已经不单纯是一种谈资、笑料,而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扭曲,但不论是人们的消费观、虚荣心,还是对高级阶层的幻想和渴望,一定程度上都是伴随着社会阶层差异的扩大与固化产生的。凡尔赛绝对不是嘲讽穷人,更不是“跪舔”富人,在现今的社会中,穷人和富人的区别已经不是简单的金钱关系能够衡量的,阶层固化当然可怕,对美好生活的固化想象也很可怕。就某种程度而言,凡尔赛文学或许是失去想象力之后用物质堆砌起来的“美好生活图景”。试想当我们失去这种“想象力”,我们就没有能力再去追求,甚至也不会再有能力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可能。在当今飞快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不仅要理性看待新式网络流行语体,更要注重其背后折射出的社会现实意义。
注 释:
① 本文引用例子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48.
[2] 姜望琪.當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85.
[3] 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2-345.
[4]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68.
[5] 王磊.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探析[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31(6):107-109.
[6] 熊学亮.语言学新解(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59-162.
[7] 罗国莹.语用预设策略探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64-69.
[8] 罗琪.从语用预设分析“恋爱送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26(1):101-105.
[9]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85.
[10] 张彩云.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词成因探析[J].安徽文学,2017,(6):87-88.
[11] 刘凯.社会心理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12] 沈雨婷.网络流行语“人设”论略[J].巢湖学院学报,2020,22(01):135-140.
[13] Selton, Reinhard and Pool, Jonathan.The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Languages Skills as a Game Equilibrium[M].Berlin:Springer Science and Business Media,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