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内涵及其新时代价值

2021-09-16 12:15张佩,王常柱

张佩,王常柱

摘 要: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从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出发,生产力决定作用、科学技术生产力性质、知识分子性质地位等方面为着力点,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实施创新。邓小平同志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知识分子和科教人员是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从新时代实际看,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有助于推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实现五位一体综合布局下的充分和平衡发展、实现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及其水平的根本跃升、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观、安全感和幸福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邓小平;生产力;共同富裕;新时代

20世纪80、90年代,邓小平同志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把发展生产力看作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重要创新。这一理论创新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中国社会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虽然实現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飞跃,更开启了走向“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但仍然面临重大发展压力,仍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价值诉求。从这一事实看,重新探讨邓小平同志的生产力理论创新对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的目的,就是从其历史背景出发,系统考察和归纳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的创新内容,并指出其对于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创新的形成背景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因此,要把握其创新内涵和新时代意义,就须对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做简要考察。概括来说,邓小平生产理论创新的历史背景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日益凸显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的社会自身包含多种矛盾,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中国社会在这一主要矛盾的指导下获得快速发展。然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我国长期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路线没有正确认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违背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致使经济发展缓慢、物质供应贫乏的严重后果,以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长期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比如,“截止1978年,工人的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3],面对这一现状,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重要判断,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依据这一判断,邓小平同志认真思考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明确我们的工作重点是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努力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由此可见,审视判断并破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邓小平同志创新生产力理论的内在动力。

二是人民群众对先进生产力的渴望。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当一个时期生产力水平都是十分低下的。所以,人民群众对先进生产力是充满渴望的,即使放弃提高生活水平也在所不惜,当时的“先治坡,后治窝”的思想观念就是这一渴望的真实写照,即先发展国家总体生产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然而,很长一个时期,由于我国对资源、产品等生活资料的分配一直采取计划的方式,工业生产资源要素投入高、消耗高,但并没有产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导致社会经济不活跃,生产力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此外,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过度强调阶级斗争,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被破坏,我国的农业和工业产值增长缓慢,例如“工农业总产值在这十年间平均每年仅增长7.1%,大大低于1952年至1966年平均每年增长10%的速度。”[5]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所需都需要用票券来购买,比如,购买食用油要有油票,购买粮食需要粮票,没有票券是买不到东西的。这一现实状况,迫使邓小平同志必须认真思考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并对其内容作出重要创新,强调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大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可见,人民群众对先进生产力的渴望是邓小平同志创新生产力理论的外在动力。

三是与世界生产力水平的巨大差距。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比如“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了156项重点工程,使社会经济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6]。尽管如此,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却仍然与世界先进生产力水平具有较大差距。首先,世界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快速飞跃,而且如今正在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如此,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等敌对势力企图利用其掌握的科学技术和经济优势对中国围堵遏制,使中国失去获得充分发展生产力的国际环境和战略时机。其次,从国内看,从1957年到1976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在这些运动中,一批知识科技人员被错误地划分为“右派分子”,遭到迫害。这一事实严重压制了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阻碍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要指出的是,“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废除了高考制度,教育沦为了阶级斗争的工具,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进一步拉大了与世界先进生产力水平的差距,以至于遭遇被开除“地球球籍”的危险。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注意到这种生产力水平差距以及这一差距带来的巨大危险,因此明确指出:中国社会必须将生产力“发展起来”,“不发展起来是要受欺侮的。”[7]这一事实表明,中国社会与世界生产力水平的巨大差距是邓小平同志创新生产力理论的历史契机。

四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二战结束后,在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影响下,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始终认为时代的主题是战争和革命,第三次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与此相呼应,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始终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工作路线,没有给予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以充分重视。然而,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抗得到了缓和以及世界经济相互联系,世界格局发了新变化,短时间内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出现了较为和平的世界局势。与此同时,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重视本国经济发展,把发展的目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世界发展的局势,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3]1985年,邓小平在与日本客人会谈中,对上述观点提升、凝练,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结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重要判断,从思想层面消除了对于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错误判断,也指出了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机遇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调整了社会发展方向,确定了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同志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进行创新并将其付诸历史实践之中。

二、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创新的基本内涵

上述内容充分揭示了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创新的历史背景。这些历史背景向我们明确宣告它的发生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现实建设的重要性。下面,我们主要对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创新内容进行简要归纳。

一是对生产力决定作用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始终重视生产力的发展,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最终的、决定性的力量。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信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但是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没有对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此,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结合中国发展实际,对生产力决定作用理论作出了创新。首先,强调生产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是要坚持发展生产力。其次,强调发展生产力与人民福祉的关系,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忽视了我国生产力的发挥,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很好改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发挥出来。鉴于此,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致富。”[3]也就是说,邓小平同志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并列提出,认为发展生产力是消除贫困的前提,只有在生产力水平极高的基础上才能走向共同富裕。最后,强调发展生产力任务的长期性,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社会主义的任务和本质联系起来,系统总结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是对科学技术本质作用的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形成了“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本质作用的论述是十分正确的,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观点却没有得到重视。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背景下,邓小平同志注意到这一问题,强调科学技术的本质作用,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进行了创新。首先,继承創新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将科学技术确定为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与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一思想,他看到发达国家将科学技术运用到生产过程,社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基于这一现实,邓小平同志在1975年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88年在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的谈话时更加肯定这一观点,并指出:“马克思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3]其次,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构成地位出发,强调科学技术教育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现实生产力构成中的重要地位,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能力的发挥,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生产力要重视教育的作用,为此明确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是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3]最后,统筹把握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强调科学技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邓小平同志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重要意义,为此他坚信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为劳动者所掌握后与劳动资料及劳动对象相结合,就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使科学摆脱了‘阶级斗争的束缚,逐步走上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相结合的道路”。[8]

三是对知识分子性质地位的创新。相对于生产资料,劳动者是唯一具有主动性、自觉性的生产力构成要素,知识分子和科教人员是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尤其是在秩序混乱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遭遇到严重不公平待遇,甚至被视作反革命或者阶级敌人,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针对这一点,邓小平同志关于知识分子性质地位提出了新的主张。首先,强调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政治身份。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明确指出:“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9]不仅如此,邓小平同志恢复了受害干部、知识分子和群众的名誉,继而提高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其次,突出知识和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作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和人才在劳动力要素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我们忽视了科研和教育,导致人才匮乏,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面对这一现实,邓小平多次阐述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1977年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10]最后,以法律形式确定知识分子的合法地位。人才问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关键,知识分子和专门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提高科学技术的竞争能力,有益于提升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从而加速生产力的发展。1982年宪法明确提出“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三支基本依靠力量”[10],这是我国首次在法律上承认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为人才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

三、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创新的时代价值

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创新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过去改革开放进程中对于指导中国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不仅如此,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概括而言,这一新时代价值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科技内涵,推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创新的成功经验,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结合起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首先,应重视科技进步,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新阶段、面临新挑战,同时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因此,要实现从制造向创造的转变,实现中国发展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所有这一切,要求我们必须矢志不移地坚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中心,使其成为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其次,应重视人才教育,提升国民的科技素质。经过多年追赶,我们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但与世界先进生产力水平的差距依然存在,因此,我们要继续注重教育在培养人才、提升国民素质中的作用,把教育和科技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在新的历史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依靠粗放型的人力消耗和资源投入已经难以持续,必须转变社会发展方式,大幅增加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11]最后,应重视科技应用,强化科学技术的推动力。人类发展历史表明,科技创新促进了生产力快速发展,不论现在还是未来科学技术一直是国家发展最活跃的推动力。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实践探索和正反经验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科学技术,强化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力作用。

第二,充分发挥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推动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充分和平衡发展。在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指导下,有效解决了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对于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重视经济发展,系统回应发展问题。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邓小平生产力理论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發展动力及党的基本路线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全面性、系统性的回答。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这些思想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和巨大成就。“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全国之力创造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减贫脱贫奇迹。”[12]其次,应重视生产力的总体发展,推进实现奋斗目标。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有了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继而,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发展生产力贯彻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过程,努力向两个百年目标迈进。最后,应重视发展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产力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新时期我们仍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

第三,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本质任务,推动实现生产力的健康发展。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不乏出现一些偏差。针对这一点,新时代中国社会必须提升敏锐力,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任务,推动生产力的健康发展。首先,应重视社会主要矛盾,致力满足人民美好向往。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领域之间收入差距日渐拉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从物质文化的需要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转变,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重点的转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3]其次,应重视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生产力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14],其目的是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集约型经济模式的形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兼顾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健康发展。最后,应重视共享发展,致力全民共同富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获得总体跃升,每一个为此做出努力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有权享有发展的成果。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共同富裕,多次强调发展成果必须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劳动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前进。

第四,深刻把握生产力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推动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观、安全感和幸福感。生产力与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促进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不断获得发展的人会以极高的热情投入社会生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有鉴于此,我们必须深刻把握生产力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观、安全感和幸福感。首先,应重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努力把握发展这个大局。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的历史阶段没有随着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而改变,我国社会主义仍然长时间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在新时期,要充分利用和创造一切内在和外在条件,举全国之力发展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社会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其次,应重视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推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我们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注最直接的问题,牢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的进步不仅是物质需要得到满足,而且还包括非物质的其他需要,但是物质需要的满足是基础,“只有人们摆脱了对物的依赖性,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真正实现个人的解放,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5]新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是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始终牢记造福人民群众是价值导向。最后,应重视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凸显共同理想的现实性。马克思明确指出:“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16]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会实现,但是它的实现要经过长期过程,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快速增长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

四、结语

在20世纪80、90年代,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伟大创新。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伟大创新,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其历史贡献不言而喻。因此,这一理论创新必定会彪炳史册,必定会作为重要精神财富激励中华民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

今天,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社会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并践行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总体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综合国力等科学思想的指导发展结果。因此,我们应牢记邓小平同志的生产力理论创新,从中汲取有益价值营养,积极应对新时代中国社会面对的种种挑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确保生产力的全面、科学和健康发展。为此,必须重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科学技术的推动力作用,必须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和科学技术人员的培养。对于那种以强调公平正义、保障改善民生为名而行忽视生产力发展之实的做法,应予以充分警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報,2017-10-18.

[2]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M].人民出版社,2013.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105,254,113,274,40.

[4]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N].人民日报,1981-6-28.

[5] 苏星.新中国经济史[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575-576.

[6] 卢忠东.简析邓小平生产力发展思想观[J].学理论,2013,(16):42.

[7] 邓小平.邓小平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09-311.

[8] 王玉莉,银根.浅析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J].改革与开放,2014,(2):26.

[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9.

[10] 韩亚光.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不变”与“变”[N].团结报,2011-06-30(007).

[11] 左伟.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障碍及其路径探索[J].理论月刊,2019,(5):30.

[12] 林之豪,张兆安.坚持和完善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显著优势[J].上海经济研究,2020,(1):35.

[13] 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71.

[14]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落实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J].理论导报,2015,(10):1.

[15] 冯雪艳.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J].法制博览,2019,(28):254.

[1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