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终将运用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是现实生活规律最直观的表达,如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融合?就成为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趋势。就此,本文主要从生活化内容、生活化情境、生活化作业三方面入手,就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运用展开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引言:
数学在任何教育阶段都是其中的重点基础学科,其中的逻辑和理论知识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很容易让学生们产生学习抵触情绪,甚至让学生们失去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在长期的教学改革中,教师们不仅发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还发现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应用于课堂教学,既能够给学生们带来学习新鲜感,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本文作者便立足自。身教学经验,对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进行简要阐述如下,以期能够带给一线教育同仁一份有价值的参考,也希望能有效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生活化内容引入
相关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其自身的生活实际越贴近时,其对知识的接纳程度就会越高。进而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便可以有意识的为学生们搜集或者引导学生们去寻找与课本中概念、法则、定律、应用题等相关的生活原型,以在有效丰富课堂教学资源的同时,有效缩减学生们对所学数学知识的陌生感,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倍感轻松,也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學的顺利和有序进行。
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引入这样一个生活内容:“同学们,马上就要元旦(1月1日)了,我们班想利用班会时间举办一次水果‘茶话会’,这就需要去采购一些大家喜欢吃的水果,那我们需要买哪些水果呢?每一种水果需要买多少比较合适呢?”从而就此引导学生们进行交流和数据收集,并协助学生们将这些数据用扇形统计图进行表示,以让学生们真切感知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便利性与直观性,也使其在具体的数据收集与处理中,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获得统计意识的培养,有效促成其自身预测能力与分析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二、生活化情境创设
所谓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构建,主要是立足课本数学知识,挖掘生活中与之相关的场景、实物、案例,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既是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方式,又能够将枯燥、单调、理论性强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有乐趣的数学情境,以在优化学生学习和理解速度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学习潜能,促成课堂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学《正数和负数》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们播放一段本地的“天气预报”,引导其发现其中在小学时期没有学过的“数”。或者可以为学生们创建“天气预报”表演场景,鼓励班上的学生上台扮演天气预报“主持人”,可以引导学生们模仿主持人的播音腔,也允许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播报。并和台下的学生一起发现台上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对“-6℃”“8℃”等温度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些零下温度和零上温度要如何进行书写?从而在生活场景的引导之下,顺利引出“负数”“负号”这些知识,也使学生们能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生活实际需要产生的,用正负数可以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生活化作业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不仅要紧扣教学大纲与教学标准,还要组织开展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就此,教师们在完成基本教学活动时,不要局限于为学生们布置书面作业,还要围绕学生们的生活经验为其设计与生活相关的生活化作业,以有效减轻书面作业给学生们带来的单调感与压力感,也使其可以真切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组织学生们学习《平移》这部分知识之前,对于预习作业的布置教师们除了可以引导学生们了解课本知识之外,还可以为学生们布置实践作业,即让学生们自主去寻找家里或者生活中存在的“平移”现象,可以是家里厨房的推拉门、阳台上的推拉纱窗、垂直上下的电梯、国旗的升降等,并且可以为学生们布置一项开放性作业,即利用自己在预习中所学到的“平移”知识,为自己家或者教室设计一款美观的地板。从而在生活化的预习实践中有效强化学生们对“平移”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使其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感知数学之美,获得审美情趣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念中的核心思想,同时作为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师也要在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善于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数学教学,来引导学生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以真正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们在学好数学的同时,能够为自己在将来可以获得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振唐.论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5,(08):67-68.
【2】王翰邦.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及举措[J].中外交流,2018,(011):155-155.
四川省乐至中学 蔡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