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辉
【摘要】目的:探析自拟补肾祛湿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此次的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入院时间段在2018 年4 月至2020 年7 月,入选病例共110 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 例。研究组采用自拟补肾祛湿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美洛昔康分散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变化趋势、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生活质量评分(GQOL-74)。结果: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但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在常规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补肾祛湿通络汤治疗,能有效改善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补肾祛湿通络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4-0030-02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生原因较多,遗传、感染、性激素分泌紊乱等均可成为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诱因。类风湿性关节患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畸形等,给患者的正常活动造成影响,进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常在发病后两年进展速度明显提升[2]。因此,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延缓其发展是关键。临床上常采用镇痛、抗炎等治疗提升免疫功能来改善症状。但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较长,加之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单一的西药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疗效,且西药具有一定副作用,长时间使用易引起多种不良反应[3]。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研究,将其纳入“痹症”,其病机主要为肾虚脾亏、气血不畅等,故治疗以补益肾脾、利水渗湿、活血止痛为主[4]。鉴于此,本研究将对自拟补肾祛湿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入院时间在2018 年4 月至2020 年7 月,入选病例共110 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 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26 例,女性患者29 例;年龄在55~78(66.37±8.21)岁;上肢病变患者13 例,下肢病变患者26例,腰背部病变患者16 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 例,女性患者31 例;年龄在56~78(66.52±8.27)岁;上肢病变患者14 例,下肢病变患者24 例,腰背部病变患者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变位置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对检查和治疗方式均知情且同意的患者;能够良好配合的患者;经过我院伦理委员的审批与同意。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类型的关节病变患者;伴有精神疾病患者;对此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美洛昔康分散片(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108)治疗。口服适量,2 次/d,7.5 mg/次,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减少剂量,不低于7.8 mg/d。连续治疗1 个月。
研究组采用自拟补肾祛湿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自拟补肾祛湿通络汤药方:鹿角胶12 g,麻黄5 g,熟地黄15 g,肉桂12 g,白芥子12 g,牛膝12 g,甘草12 g,威灵仙15 g,茯苓15 g,骨碎补20 g,海桐皮20 g,青风藤25 g,生薏苡仁30 g。水煎服,每天1剂,连续治疗1個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变化趋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GQOL-74 评分。
VAS:总分从0 分(无痛)至10 分(疼痛剧烈难忍),评分越高表明疼痛感越强烈[5]。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IL-6、IL-1β、TNF-α的水平。
GQOL-74:该量表包含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4个维度,评分越高表明该维度情况越好[6]。此次评定剔除物质生活维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变化趋势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GQOL-74评分
研究组患者的GQOL-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好,见表3。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残率。该疾病的发生与关节感染以及炎性反应有较大关联,易造成患者的关节出现水肿、充血、骨质增生等现象,患者常常出现持续性疼痛,严重时可累及其他组织系统,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血管炎、心脏病、肺病、肾损伤等,对患者的健康具有极大威胁[7]。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及早接受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
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临床上对该疾病的关注度也随之增高,非甾体药物是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药物,美洛昔康分散片是其中较为常用的非甾体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止痛效果[8]。而在此次研究中,通过对比可看出,与单一使用美洛昔康分散片治疗相比,在此基础上联合补肾祛湿通络汤治疗后,对患者的疼痛和血清炎性因子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表明联合用药对患者的病情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在中医上,将类风湿性关节炎纳入了“痹症”范畴,认为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为经脉不通、气血不佳,主要原因为脾亏肾虚,进而造成患者出现了局部僵硬、疼痛的症状。故在中医治疗上多采取通经活血、祛湿止痹及补益脾肾的药方进行治疗。在自拟补肾祛湿通络汤药方中,麻黄具有解肌表、敛肺祛湿的功效;肉桂能够发挥补肾、散寒、止痛的作用;鹿角胶能够补血益精;牛膝可强筋骨;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同时能够补气益脾;而茯苓和威灵仙能够渗湿利水、泄热通淋;青风藤有通经络、祛风湿的作用;骨碎补具有化瘀止痛、接骨续筋之功效;而生薏苡仁具有健脾、补肺、清热之功效。故诸药合用,能够发挥抗炎止痛、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的作用[9]。在现代药理学方面,熟地黄能够抗菌、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鹿角胶能够促淋巴细胞转化进而促进免疫功能调节;甘草能够抗菌、抗炎[10]。西医与中医在治疗的理念、原则上均有所不同,美洛昔康分散片治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中医治疗多以调理为主,改善其阴阳平衡,稳定机体状态,虽不能立刻见效,但其重在根治。两者结合运用便是同时获取了其优势,对疾病治疗的整体疗效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补肾祛湿通络汤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进而缓解疼痛状,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在常规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补肾祛湿通络汤治疗,能有效改善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茜,张翊一,李映雪,等.川羌除痹汤联合西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9,40(12):1732-1735.
[2] 罗红梅,贺东红,冯伟,等.益肾祛痹通络汤治疗肾虚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40例[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9,31(5):35-38.
[3] 贾波.自拟补肾祛湿通络汤联合美洛昔康分散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5):154-156.
[4] 刘继业,李丰林.益肾祛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J].西部中医药,2018,31(6):93-95.
[5] 徐丹,高明利,于静,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J].世界中医药,2018,13(1):83-87.
[6] 崔长锋.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13):128-129.
[7] 謝洁辉.自拟散寒通痹补肾方配合足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J].北方药学,2019,16(1):143-144.
[8] 王文普.补肾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22):3395-3397.
[9] 黄泽容.类风湿性关节炎应用通痹汤联合西药及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6):3722-3724.
[10] 于文宁,刘新艳,杨露梅,等.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