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鸿
品读苏沧桑散文集《纸上》的日子里,眼前时不时划过一个个画面。
一个个画面,组合而成的是一个传统中国。这恰如作者在自序中所期待的,她期待未来的人能“从中触摸到一双双人民的手,听到更接近天空或大地的声音,看到始终萦绕在人类文明之河上古老而丰盈的元气”。
古老而丰盈的元气从何而来?从站在时代边缘的一群人身上而来。相对于喧嚣的,他们是沉默的;相较于焦躁的,他们是沉静的;相较于志存高远的,他们是内敛自守的。
他们是谁?他们是养蚕的、造纸的、唱戏的、种茶的、养蜂的、酿酒的、划船的。徐师傅最痛的是肩膀和腰,因为捞纸用不得蛮力,非用巧劲不可,“抄得轻,纸太薄,抄得太重,纸又会嫌厚。”一站得十多个小时,一抬臂二十公斤——赛菊她们穿着戏服捂个大半天是常有的事,半年的时间里只要有戏的日子,天天都是如此。
他们是辛苦的,也是细致的。黄建春的炒茶很讲究。“第一步青锅的火候、第二步回潮的时间、第三步辉锅的火候,都掌握得无比精确。”这样炒完还不行,得过一周退火之后才好喝。伊海伯的酿酒从浸米开始,一步都错不得,如此再在糯米发酵后,把它们灌到五只巨型酿罐里,过了三四十日,酒水先是豆青色,再变成琥珀色,最好的是变成金黄色。
因为专注于对细节的打理,因为受苦受累常达到身体的极限,故而快不得,归根到底他们做的是慢条斯理之事。他们也不想快,他们惯于慢、熟悉慢、享受慢。
慢是表相,静是心相。如同苏沧桑写周小通的,“和蜜蜂在一起,和大地河流在一起,和‘甜蜜的事业在一起,他从不孤单”。更如她写灵江伯时说的,“他只管把酒做好,他自己吃着有数,好酒,总有人要的”。他们只专注于手中的活、心中的念,此外无它。守着自己的一片天地,就是最大的快活。
他们收获了快活,也活出了自己心中的精彩,而非众人眼中的精彩。这既是黄建春“不倒自己的牌子”,亦是赛菊的“演给自己的心看”。先有自我的沉浸、痴迷、陶醉,而后才有生活的精彩与生命的充实,因此活儿再苦再累,皆能熬得住、扛得了。
是他们的存在,让冥顽不灵、一意孤行、执迷不悟、螳臂当车这类词汇在现代语境中多了一个令人称奇的注脚。在现代生活的滚滚浪潮中,这些画面因为特立独行而充满多元的解读可能。独特性与丰富性兼具,为读者敞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然而不得不正视的是,这些画面是不为多数现代人认可的,甚至将之视为落伍、腐朽,乃至应该被抛弃的旧物。这种态度在无形之中,挤压着本就被边缘化的人与物的生存空间。
对苏沧桑来讲,《纸上》的写作是对传统中国的遥遥致敬。此番写作的来源,是她对日常生活的眺望与突围。故而,也是她对自我个体生命的细细梳理。“我是一只深海的贝,龟缩在硬壳之中,常想探出触手,去刺探另一种具有强烈陌生感的人生,眺望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比如去草原养蜂,去戏班演戏,冬酿时节赤足蹚过酒作坊地面的积水,像祖先一样出海打鱼。”
显然,苏沧桑正是她本人打量的对象之一。也就是说,在《纸上》这本书里,作者和她笔下的人们处在平等的位置上,未有高低之别。她的郑重扮相与上台清唱,她的对书中人物的牵肠挂肚,她的想尽各种方法的融入那些既累且细更慢的生命里。她虽是书写者,却不是疏远的、隔阂的、冷漠的抑或高高在上的。
这样的作品不是三五天走马观花似的采风可以写成。换言之,心急写不出动人的篇幅。作为读者的我们,不妨也放慢阅读速度,体会作者和书中人的静与慢。
一部饭桌上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作者:薛林荣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书店是城市的审美底色
作者:绿茶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時间: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