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滩游客安全事故数据库和事故特征分析

2021-09-15 01:35陆旭张弛时健李方明张尧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浴场海滩事故

陆旭,张弛,时健,李方明,张尧

(1.河海大学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8;2.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南京 210098;3.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 北京 100194)

0 引言

滨海旅游业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根据《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我国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6%[1]。作为集“3S”(sun,sand and sea)资源于一体的游憩场所,海滩吸引大量游客开展游泳、戏水、冲浪、潜水和赶海等种类繁多的活动,是滨海旅游业的重要载体。然而海滩及其邻近海域的波浪、潮汐和暗流等动力过程复杂,加之多变的近岸海底地形,使海滩游客暴露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海滩动力环境中。近年来,关于我国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报道屡见不鲜,如2017年日照灯塔风景区有2名游客被卷入海中遇难[2]以及2018年青岛双胞胎姐妹海滩溺亡[3]。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海滩 溺水”可得到约468万条结果,表明我国海滩游客安全仍存在较大隐患。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危害海滩游客的人身安全,而且阻碍滨海旅游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已有的海洋灾害调查和研究多侧重于风暴潮和灾害性海浪等极端灾害事件及其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于日常发生的海滩游客安全事故却关注较少。在2020年开始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滨海旅游区是海洋灾害风险普查的主要承灾体之一[4]。因此,针对海滩游客安全的研究十分迫切。

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发生受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多个层面的因素影响,准确掌握事故发生原因和预测事故发生概率仍较为困难,这也是目前国际上海洋开发与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外滨海旅游业开发较早,在海滩游客安全的影响因素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对于海滩致灾的自然动力环境,许多研究成果表明裂流是“海滩第一杀手”[5-7],深入探讨裂流的性质、形态、成因及其对海岸环境的影响[8],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裂流灾害的观测、排查、警示、科普和预警预报等公共服务体系[9-17]。此外,还有部分研究成果发现,在某些地区波浪破碎造成的危害更大[18-20]。关于海滩安全管理,国外一些海滩已建立一系列较为实用的海滩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21],在海滩旅游胜地多配备专业救生员巡逻,并使用海滩安全旗指示游客安全使用海滩。除海滩自然动力环境的危险性和管理体系的成熟度之外,海滩游客自身的安全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关于海滩游客安全意识的研究成果不多[22-24],但其一致表明海滩游客普遍欠缺安全意识,导致许多本可避免的事故发生。

随着国内旅游海滩开发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关研究也逐步开展。例如:李志强[25]采用海滩地形动力学模型,对三亚大东海地区的海滩裂流风险进行评估,发现该地区溺水事故高发期与裂流高风险期是吻合的;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自2017年起开展我国典型滨海旅游区裂流的风险评估、安全警示和公众科普等技术工作[26]。与此同时,许多国内学者尝试建立我国海滩质量评价体系[27-30]。2018年自然资源部发布标准《海滩质量评价与分级》(HY/T 254—2018)[31],使用包括波浪(有效波高)、潮差、裂流、干滩坡度、气温、风况和海滩区位在内的73个评价因子,构成海滩质量评价体系。

总体而言,近年来国内外才开始兴起海滩游客安全研究,而我国在这方面相对薄弱。一些国外学者已收集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相关信息,并对事故特征进行分析[6,22,32-33];但由于不同国家的海滩自然环境和社会属性差异巨大,在海滩开发程度、管理法规、经费投入、安全培训、科普警示和人员安全意识等方面也有较多不同之处,这些研究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国内。因此,有必要针对我国海滩游客安全事故及其特征开展系统的统计和分析,从而为滨海旅游区的海洋灾害风险现状调查以及制定防灾减灾策略提供科学支撑。

1 海滩游客安全事故数据库

1.1 数据收集

收集每起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详尽信息并进行长期持续的报告是个难题,获取游客的个人信息和事发时海滩上的准确人数尤为困难[34]。国外多由统计局、安全部门和医院等官方机构或组织对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信息进行收集,部分国外研究的数据来源如表1所示。

表1 部分国外研究的数据来源

以Castelle等[32]的研究数据为例,在每起安全事故发生后,法国治安部队(CRS)的工作人员会填写并上交1张报告表,内容包括游客的身份信息、对事件的详细描述和所采取的救援措施等。在每年的夏末,当年的事故报告会抄送到CRS法国西南总部和相关医疗机构。

我国尚缺乏权威的海滩游客安全事故数据来源,但每年都有相关的新闻报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故通过地方新闻或网络论坛等方式被公开,因此可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从相关报道中提取事故和游客的基本信息,从而初步建立海滩游客安全事故数据库。本研究主要收集我国沿海地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信息,使用的搜索引擎是“百度搜索”,采用的关键词为比较模糊的“海滩 溺水”,以获取最为全面的搜索结果。搜索的时间节点为2019年12月31日前,使用搜索引擎的时间筛选功能对搜索结果进行逐年统计,避免缺漏。对于事故次数的统计主要遵循4点原则:①仅对发生在海滩且有人员溺水或受伤的事故进行统计;②无论涉及的人员是否获救,均视为1次事故;③如事故涉及的人员是相识的,无论涉及1人或多人,均视为1次事故;④来自不同网站的搜索结果,如时间、地点和涉及人数一致,则视为同一个事故。

1.2 数据库内容

国外研究重点收集和分析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时空分布和人员特征数据,如Mackie[35]收集1992—1997年澳大利亚全部溺水事件的事发地点、事发时的活动以及溺水者的年龄和性别信息。随着研究的深入,海滩环境和游客安全意识等信息也被列入待收集的内容。除上述基本信息外,Castelle等[32]和Doelp等[33]的研究还收集了研究区域的近岸水文和气象信息。

本研究采用前述数据收集手段,初步建立我国海滩游客安全事故数据库(表2),包括2001—2019年的619条事故记录,涉及人员1 141人(其中溺亡和失踪660人)。

表2 我国海滩游客安全事故数据库内容

2 我国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特征

2.1 时空分布

我国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空间分布如表3所示。

表3 我国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空间分布

由表3可以看出,我国海滩游客安全事故集中发生在我国东海南部和南海沿岸,其中事故发生次数较多的地区是福建、海南、广东和山东,这4个地区的事故数量占比约为78.8%,涉及人员数量占比约为79.6%。

我国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时间分布如图1所示。

在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年际变化方面(图1(a)),2010年前的数据缺失严重,2010-2019年平均每年有63人因风暴潮和灾害性海浪死亡或失踪[36],而此10年间公开报道的海滩游客安全事故平均每年就有58人死亡或失踪,足见海滩游客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海滩游客安全事故集中发生在游客量巨大的夏季(7月和8月)(图1(b))。每日事故数量的标准差为5.43,分布较为均匀,事故数量和涉及人数的曲线有类似于振动曲线的波动趋势(图1(c))。大部分事故发生在下午,即12-18时(图1(d))。单次事故平均涉及人数为1.8人,各月、各日和各时间段均在此值附近波动。

图1 我国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时间分布

2.2 人员特征

在数据库中记录的1 141名事故涉及人员中,有481人获救、586人溺亡以及74人失踪,分别占比42%、51%和7%,其年龄段、性别和籍贯如表4所示。

表4 事故涉及人员的基本特征 人

事故涉及人员的年龄组距为10岁,其中前三组依我国学龄有所调整;由于数据来源有限制,部分记录是残缺或模糊的,模糊数据仅划分未成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另有410人的年龄不详。在所有年龄组中,7~17岁组的数据最为突出,其次是18~24岁组。

事故涉及人员的性别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男性人数大约是女性人数的4.1倍,且在各年龄组内男性人数均明显大于女性人数。在籍贯方面,有431人的籍贯不详,但从总数上看外地游客居多。

2.3 其他信息

游客在海滩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的活动如图2所示。

图2 游客在事故发生时进行的活动

由图2可以看出,大部分游客在游泳时溺水,其次是在戏水时溺水,还有部分游客在实施救援的过程中溺水。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些事故中,因施救而溺水的人数甚至多于被救人数。

海滩游客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如图3所示。

图3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由图3可以看出,超过50%的事故原因没有明确记载,在已知的事故原因中,大浪最为常见,在这类事故的报道中常含有“不慎被海浪卷入海里”和“巨浪将人打到水下”等描述。造成事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潮汐:游客虽然在浅水区游泳或戏水,但潮水上涨时水深迅速增加且潮流流速增大,不了解当地潮汐规律的游客在涨潮前不能及时离开,导致被困海中;而在退潮时游客易被潮水带往大海深处,同样十分危险。

值得一提的是,国外研究认为裂流是大部分海滩游客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而国内报道却很少提及裂流。然而这并不代表我国海滩没有裂流的风险,如海南的大东海海域在每年7-9月都有很高的裂流风险[25-26,37]。由于裂流本身难以观测,加上游客对裂流缺乏认识,裂流造成的事故往往难以被识别。

3 讨论

3.1 事故多发地区

数据库中记载的大部分海滩游客安全事故发生在福建、海南、广东和山东。广东、福建和山东的海岸线长度约占我国的54%,3个地区的事故数量占比约为60 %;海南的海岸线长度仅约为广东的50%,而事故数量占比约为19%。这表明除海滩数量外,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程度也与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值得一提的是,海岸线长度也并不能完全代表海滩数量,如浙江的海岸线虽较长,但大部分是淤泥质海岸,海滩数量较少,因此事故数量也不多。此外,海滩游客安全事故分布的南北地区差异十分显著,约有75%的事故发生在我国东海和南海地区。Shi等[38]的研究表明,中国近海波浪的有效波高由南向北递减,最大值出现在东海和南海海域。这也从侧面印证波浪是引发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海滩游客安全事故涉及人员在不同类型海滩的分布如表5所示。其中,浴场泳区指集中用于游泳和休闲的海滩,非泳区指位于浴场泳区附近却未被划定为可游泳区域的海滩,非浴场指位于景区内但不具备浴场资质的海滩,野滩指乡间未经开发的海滩。

表5 海滩游客安全事故涉及人员在不同类型海滩的分布 人

由表5可以看出,发生事故最多的地区是浴场泳区、非浴场和野滩。Castelle等[18]将安全风险视为环境危险性和游客数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与野滩相比,部分浴场泳区和非浴场由于游客量大更易反复多次发生事故。

游客量大是事故多发地区的共同特征,而海滩环境的危险因素却各有不同。浴场作为以游泳和休闲为目的而开发的专门场所仍无法避免裂流和大浪等危险,非浴场还有复杂海底地形造成的漩涡和暗流等险恶水情,野滩的安全防护措施则更为薄弱。由于不同海滩的危险环境具有差异性,在采取防灾减灾措施时须针对各海滩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3.2 危险时段

每年绝大多数事故发生在5-9月,峰值出现在7月和8月(图1(b));此时正值夏季和暑期,是滨海旅游的旺季,大批游客前往海滩休闲娱乐,在巨大的游客量下更易发生事故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根据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的统计数据,2019年8月仅三亚就接待过夜游客182.69万人。月内各日的事故数量分布呈现类似正弦曲线的变化规律(图1(c)),可考虑其与大潮和小潮变化之间的关系。每日不同时间段的事故数量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但在15-18时明显达到峰值(图1(d));在模糊数据中虽然没有精确到时的记录,仍可得出峰值出现在下午的结论;目前尚无更多数据支持该时段分布的原因分析,但其可能仍与游客量有关。

3.3 危险人群

由表4可以看出,发生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男性人数大约是女性人数的4.1倍,且在各年龄组内男性人数均明显大于女性人数。发生事故最多的是7~17岁组,其中71.1%是男性,59.8%是本地人员;其次是18~24岁组,其中75.2%是男性,9.3%是本地人员。对比这2组人群的构成可以发现,在低龄人群中,本地人员更易发生海滩安全事故,而成年群体更多是在外地旅游时发生海滩安全事故。这一特征在模糊数据中也有所体现,即未成年组的本地人员占46.6%,而成年组的本地人员仅占11.8%。

7~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抵抗风险的能力低于成年人,处于滨海地区又很容易接触海滩,而家长的看护往往不足,且这些海滩有许多是未经开发和缺乏管理的野滩。承灾体的脆弱性和环境的危险性加大了事故风险,该年龄组有101人在野滩遇险(表5),且在没有成年人看护的情况下结伴玩耍的行为倾向使遇险人数成倍增加。

18~24岁组是第二大危险人群,该群体有77.0%在浴场泳区或非浴场海滩遇险。浴场海滩相比野滩更为安全,成年人也比未成年人具有更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却仍然发生大量事故,其原因首先应考虑游客量,但此方面的数据无法获得。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游客的安全意识,根据保护动机理论对新西兰海滩游客安全意识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年轻群体(16~29岁)对自救能力表现出更大的自信,也常常因此进行不安全的海滩活动[24]。国内虽然没有相关研究,但海滩游客安全意识的普遍欠缺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大力普及海滩安全知识也是行之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3.4 危险活动

游客在海滩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的活动如表6所示。

表6 游客在海滩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的活动 人

由表6可以看出,发生事故最多的活动是游泳和戏水。这2项活动从普遍意义上讲不是最危险的活动,与冲浪相比,游客在游泳或戏水活动时承担的风险更小。然而从管理层面评判某项活动是否危险须同时考虑活动本身的危险程度和从事该活动的人数2个方面,因此参与人数众多的游泳和戏水活动反而比危险的冲浪活动更易发生安全事故。

在游泳时发生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共有460人。其中,有42.2%因水动力环境而遇险,最常见的情形是游客在游泳时被波浪掀翻或被推向深水区,继而惊慌失措而挣扎溺水(26.3%);其次是游客由于不了解潮汐规律,被涨潮海水淹没或被退潮海水带走(8.9%);还有部分游客由于不了解当地水文情势,被汹涌的暗流裹挟以至无法脱身(7.0%)。除水动力环境的自然原因外,有7.8%的游客因自身身体素质(突发疾病和抽筋等)或饮酒而溺水。另有50%的原因不详。

在戏水时发生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共有220人。由于戏水活动通常是在岸边,受波浪和水流的影响比游泳活动小,溺水人数较少。最大的危险仍来自波浪,因戏水而溺水的游客有40%是被大浪打翻或被卷入海水的,还有16.4%的戏水游客因失足意外跌入水中而遇险。

3.5 典型事故

根据上述事故特征可描绘典型的事故案例:①事故发生在夏季某热门旅游海滩,失事者是外地来此旅游的成年人,在游泳时因波浪拍打、潮水淹没或急流裹挟而溺水;②事故发生在未经开发的野滩,失事者是家住附近的未成年人,在没有成年人看护的情况下在岸边玩耍,不慎失足滑入或被海浪卷入海中而溺水。

真实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海滩游客安全事故为:①2016年7月3日12时30分,来自外地的3名高中毕业生到福建某浴场海滩游玩,下海游泳没多久即开始退潮;由于不熟悉潮汐规律,3人发现自己被海水带往深水区时已远离岸边,尽管他们奋力向岸边游去,海水还是不断将其卷往深水区,3人因体力不支和波浪翻滚而溺水;幸运的是该浴场救生员听到求救并及时赶到救援,3人最终并无大碍。②2019年6月22日14时,广东某镇中心小学的6名学生结伴到附近野滩玩耍,3名女生下海游泳后发生溺水,另外3名学生在岸上向当地保安求救;保安报警后立即联系该小学领导,经多方合力,3名溺水学生于当日16时40分左右被打捞上岸,但经抢救无效身亡。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互联网搜索并提取公开报道中的海滩游客安全事故信息,初步建立我国海滩游客安全事故数据库,包括2001-2019年的619条事故记录,涉及人员1 141人(其中溺亡和失踪660人),覆盖我国全部沿海地区(不含港、澳、台地区)。在此基础上,分析海滩游客安全事故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人员特征,探讨事故多发地区、危险时段、危险人群和危险活动的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在已公开的数据中,发生事故最多的地区为福建、海南、广东和山东,主要集中在我国东海南部和南海沿岸,这可能与海滩数量、滨海旅游业发展程度和近岸波流动力条件等因素有关。发生事故最多的月份是7-8月(夏季),与暑期旅游旺季相重合,游客量大是主要原因之一。发生事故最多的时间段是15-18时(下午)。事故中7~24岁的年轻群体占比最高,男性人数约为女性人数的4.1倍,且主要是外地游客,这些均与不同游客属性的目标海滩特点、活动危险性以及游客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等因素有关。已知的大部分事故发生在游客游泳或戏水时,波浪和潮汐是有明确记载的造成事故的最重要的自然动力因素,但仍有50%的事故原因不明,因此尚不能排除裂流风险。

根据研究结果,在滨海旅游区的自然灾害安全防范中,应加强海滩安全知识的科普宣传,尤其是提高7~24岁年轻群体的安全意识;强化对海滩的管理,在旅游海滩的专业救生员、野滩防护和相关警示设施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对海滩游客安全事故进行规范化记录,并集中上报相关部门备案。在本研究的基础上,今后应进一步收集海滩特征、近岸水体和气象条件、社会经济、人文背景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信息,继续丰富海滩游客安全事故数据库,以期进一步明确事故影响因素,并建立事故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提供科学支撑。

猜你喜欢
浴场海滩事故
奥地利获评欧洲最佳“浴场”
多彩海滩
海滩芭蕾
学中文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海滩上的字
日本推出“苹果温泉”苹果来陪你洗澡
《罗马浴场5》
清凉浴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