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夕众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中医院肝胆科,江苏淮安 223100
急性胆囊炎是常见的胆囊疾病,多因为细菌侵袭、胆囊管阻塞导致,患者临床会有恶心呕吐、右上腹部阵发性疼痛表现,对患者工作、生活存在严重影响[1]。因为医学技术的进步,当前确诊为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多首选手术切除方法进行治疗[2]。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外科临床的广泛应用,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有了新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当前已经成为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第一选择[3]。但关于腹腔镜手术开展时机,不同学者持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急性胆囊炎入院后应该先做好炎症控制,再择期实施手术治疗[4-5],但也有学者认为在入院3 d内接受手术治疗可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甚至病死率,延迟治疗会增加胆囊炎再发风险[6-7]。为充分了解早期与延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该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20年7月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选择共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早期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23~58岁,平均(40.75±12.61)岁;延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1~60岁,平均(42.91±11.7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①腹部超声检查并结合症状表现确诊为急性胆囊炎;②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发病时间≤3 d,延迟为>3 d;③年龄18~60岁;④男女均可;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所在医院的伦理审批。(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胆道疾病;②继发性胆囊炎;③慢性胆囊病变;④腹部既往接受过手术治疗;⑤腹腔镜手术禁忌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完成各项基础检查,包括腹部超声、凝血功能、血常规、心电图,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保持头高脚底的仰卧位,在脐部做一个1 cm左右长的切口,建立人工气腹,压力控制为13 mmHg左右。从该切口置入10 mm套管,顺着肋弓下锁骨中线、剑突下、腋前线切开,将腹腔镜设备、手术器械置入,对粘连处进行钝性分离,对胆囊三角部位进行解剖处理,暴露出胆总管、胆囊动脉、胆囊管。如果胆囊张力太高不能顺利钳夹,在底部没有血管的部位进行胆汁抽吸处理帮助减压,如果分离难度过大,在完成胆囊三角解剖处理后大部切除,最后电凝止血。术后根据需要选择引流管留置,并选择抗生素常规抗感染。
早期组在入院3 d内完成上述治疗。延迟组在入院3 d后择期完成上述治疗,等待手术时间内进行保守治疗,内容有禁食、抗炎、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后根据症状控制情况确定具体手术时间。
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腹腔引流量。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
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肝脏损伤、腹腔感染、胆瘘、切口感染各并发症发生率。
早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延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引流量与延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condi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the patients(±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condi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the patients(±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腹腔引流量(mL)早期组(n=50)延迟组(n=50)t值P值70.15±12.62 102.73±24.83 8.271<0.001 80.95±12.76 134.15±27.75 12.316<0.001 6.78±2.92 11.27±3.28 7.230<0.001 48.72±12.62 50.61±11.37 0.787 0.433
早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均短于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h]Table 2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recov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the patients[(±s),h]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h]Table 2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recov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the patients[(±s),h]
组别 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早期组(n=50)延迟组(n=50)t值P值15.66±2.86 21.36±3.66 8.677<0.001 18.72±4.51 25.44±5.17 6.926<0.001 31.16±5.83 40.62±7.49 7.048<0.001 8.81±2.34 11.24±3.07 4.451<0.001
早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延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Table 3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of the patients[n(%)]
虽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治疗的金标准,但至今关于手术开展时机仍未有完全统一结论,一些研究认为急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和临近组织薄弱,存在非常明显的充血以及水肿,早期实施手术分离存在较高风险,出血、组织损伤可能性大,影响手术安全,因此建议收治入院后先实施消炎处理,待胆囊临近组织炎症得到控制后再实施手术治疗,这样更好保证安全性[8]。但也有研究提出不同观点,认为早期阶段胆囊壁和组织存在的明显水肿反倒便于进行胆囊壁与肝床的剥离操作,而若先进行炎症控制,血管会出现再生,纤维化程度会增加,这样胆囊壁剥离程度会逐渐升高[9]。
针对这一争议,该研究具体进行了对比研究,早期组接受早期胆囊切除术,结果术中出血量(80.95±12.76)mL少于接受延迟手术的延迟组(134.15±27.75)mL,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为(70.15±12.62)min、(6.78±2.92)d,短于延迟组(102.73±24.83)min、(11.27±3.28)d(P<0.05)。表明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相较延迟手术可获得更好手术质量,有助于减少出血、缩短手术用时及术后住院用时。相关研究显示,延迟性急性胆囊炎组术中出血量(81.84±8.21)mL、手术时间(71.27±2.15)min及住院时间(4.68±2.22)d均高于早期急性胆囊炎组(150.22±9.93)mL、(122.09±9.84)min、(6.51±3.55)d(P<0.05)[10],和该研究结果一致,但在住院时间的具体结果上该研究相比时间更长,分析与不同医院出院标准存在差异有关,也与患者基础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该研究早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排便及首次进食时间均短于延迟组(P<0.05)。相关研究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与该研究一致,该研究中延迟患者包含该研究中中期组与晚期组患者。该研究早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延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00%(P<0.05)。相关研究中A组(<48 h)、B组(48~72 h)、C组(>72 h)接受相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与该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分析是由于不同研究纳入对象存在差异、手术操作者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等影响导致。
综上所述,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较延迟手术能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质量,同时可减少并发症,提升手术安全性,更具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