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颗粒粒径对输送泵叶轮磨损特性的影响①

2021-09-15 13:34丁可金李长江
矿冶工程 2021年4期
关键词:过流叶轮粒径

张 胜,曹 骞,康 灿,丁可金,李长江

(1.国家泵类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山东),山东 淄博255209;2.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212013;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上海200031)

叶片泵是输送固液两相混合物的关键装备,固体颗粒对叶片泵过流部件的磨蚀是输送泵中的突出问题之一。颗粒与壁面发生碰撞和摩擦,造成输送泵过流部件表面材料去除,泵效率和运行稳定性下降,严重时导致输送泵停机和整个流程的中断[1-2]。研究输送泵内的固液两相流动、颗粒运动规律及颗粒对泵过流部件的磨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的发展,流动模拟的准确性不断提高,其已成为泵内固液两相流动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基于对流动的模拟,考虑颗粒的运动及物理属性,进而尝试对颗粒对壁面的磨损进行模拟[3-5],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由于固液两相流体输送泵内颗粒运动非常复杂,并且受到颗粒物理性质(硬度、形状、粒径等)和颗粒群性质(浓度、粒径分布等)的综合影响,过流部件的磨损行为和影响因素难以准确描述,对于其中磨损机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以往研究中通常忽略颗粒之间的碰撞,得到的磨损规律与物理真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借助EDEM和ANSYS Fluent商用软件,采用离散元方法(DEM)和CFD耦合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充分考虑颗粒之间、颗粒与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模拟输送泵内固液两相流动,并使模拟更接近实际运行工况[6]。同时,获得输送泵过流部件的磨损特性,并考虑颗粒粒径变化对磨损结果的影响,对比分析其中的规律,为输送泵抗磨损设计及运行优化提供支撑。

1 输送泵参数与几何模型

选取某固液两相流体输送泵为模型泵,其基本设计参数及叶轮主要几何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输送泵设计参数及叶轮几何参数

图1为输送泵结构示意图。该泵为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固液两相介质自水平方向吸入。叶片为圆柱形叶片,在叶片进口略扭曲以提高流动质量。叶片间流道相对于普通离心泵叶片流道宽敞,以提高固液两相流体的通过性。叶片数为8,其中包含4个长叶片和4个短叶片,短叶片靠近长叶片工作面布置。叶片后盖板不设背叶片,采用开槽结构。

图1 输送泵结构示意图

采用Siemens NX软件对该输送泵过流部件进行三维建模,考虑其中圆角、过渡等小尺度几何特征。经过布尔运算后获得流动充满的空间模型,即水体模型,整个水体模型由吸入段、叶轮区域、压出室域和出口段构成,如图2所示。

图2 计算域水体几何模型

2 数值模拟方法

2.1 基本假设

为探究不同粒径的固体颗粒磨损输送泵过流部件的规律,假设清水为连续相,为不可压缩流体,固相颗粒为离散项,每相的物理特性均为常数;颗粒为直径均匀的球形颗粒,每个颗粒的物理性质均相同,且不考虑相变。

2.2 颗粒运动方程

颗粒的受力决定了颗粒的运动轨迹。除了重力、阻力外,这里还要考虑Saffman升力FS、虚拟质量力FV和压力梯度力FP。

固体颗粒运动方程为:

式中mi为颗粒质量;u i为颗粒速度;FC和FD分别为颗粒被液体携带过程中受到的离心力和阻力。

FS、FV和FP分别为:

式中ρ为流体密度;μ为流体动力黏度;u为流体流动速度。

2.3 EDEM-Fluent耦合

本文应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进行固液两相耦合。利用ANSYS Fluent在欧拉坐标系下对液相进行计算,控制方程采用基于时均的Navier-Stokes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标准κ-ε湍流模型,用SIMPLEC算法进行压力和速度耦合,对流项及扩散项均采用二阶中心差分格式。计算域的进口采用速度进口边界条件,出口采用出流边界条件,在各过流部件表面设置无滑移边界条件,近壁面区流动采用标准壁面函数处理。数值模拟中,各监测量的收敛精度统一设为10-5。

利用EDEM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对固相颗粒进行求解,设定颗粒为单一粒径的球形。模拟过程中不考虑热交换。颗粒与颗粒间的接触模型选用Hertz-Mindlin无滑移模型[7-8]。在该模型中,法向力分量的计算基于Hertz接触理论,切向力分量的计算则基于Mindlin-Deresiewicz的工作[9-10]。颗粒与输送泵过流部件壁面之间的接触采用Hertz-Mindlin模型和Archard磨损模型共同处理[11]。

2.4 Archard磨损模型

Archard磨损模型的表达式为:

式中Q为去除材料的体积即磨损体积,mm3;Fn为法向力;dt为滑动距离,m;W为磨损系数,可表示为:

式中K为无量纲常数;H为最软表面的硬度值。

式中h为磨损深度;A为磨损区域面积,EDEM中采用磨损深度表示单位面积的磨损量。

2.5 网格划分

利用ICEM CFD商用软件对各过流部件进行网格划分,各部分计算区域均采用非结构四面体网格进行离散,对近壁面区网格进行加密。经过网格无关性检查,最后确定网格划分方案。最终确定的网格方案中,4个计算子区域的网格数如表2所示。

表2 各计算子区域的网格数

3 结果与讨论

将输送泵进口的固相质量分数设为10%。选取颗粒粒径d=1.0~4.0 mm工况进行流动模拟。为检查模拟中固相的质量守恒,在输送泵启动过程中,选取d=2.0 mm和4.0 mm进行泵内颗粒总质量比较。计算得到的泵内固体颗粒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泵启动后,泵内颗粒质量不断增加,0.3 s后,2种颗粒粒径工况下的泵内颗粒总质量达到平衡,泵进入平稳运行阶段。以下在t=0.408 16 s(叶轮旋转10个周期所需的时间)后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图3 不同粒径工况下泵内颗粒质量在泵启动过程中的变化

3.1 颗粒粒径对叶轮磨损的影响

图4为输送泵叶轮各过流部件的平均磨损深度随颗粒粒径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随着颗粒粒径增大,长叶片平均磨损深度逐渐减小,短叶片平均磨损深度显著增加,后盖板平均磨损深度先增大后减小。相比之下,前盖板平均磨损深度较小,随着颗粒粒径增加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图4 叶轮各部件平均磨损深度随颗粒粒径的变化

图5为输送泵叶轮各过流部件的最大磨损深度随颗粒粒径的变化情况。最大磨损深度表征叶轮各部件磨损最严重区域的磨损情况,前盖板、后盖板、短叶片的最大磨损深度变化情况与平均磨损深度变化趋势相近。值得注意的是,长叶片的最大磨损深度在d=2.5 mm时达到峰值,随着颗粒粒径进一步增大,最大磨损深度减小。

图5 叶轮各部件最大磨损深度随颗粒粒径的变化

表3为同一磨损时刻叶轮各部件的磨损深度分布随颗粒粒径的变化情况。可见叶轮各部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叶片磨损较为严重,集中在叶片进口处和叶片工作面出口靠近后盖板的位置。

表3 叶轮各部件磨损深度分布

随着颗粒粒径增大,前盖板表面呈现块状磨损状态,说明大颗粒在叶轮中运动不规则性较强,碰撞前盖板几率大,从而造成冲击磨损。在前盖板表面,磨损较严重的区域位于前盖板与叶片进口交界处,前盖板磨损亦随颗粒粒径增大而加剧,但与叶轮其他部件相比,磨损深度较小。后盖板磨损最严重的区域位于叶片出口工作面附近。随着颗粒粒径增大,后盖板表面与叶片交界处附近区域的磨损程度有所减轻,但磨损范围扩大。在后盖板的中心区域,随颗粒粒径增大,颗粒惯性增大,同时颗粒之间的碰撞作用增强,少量颗粒进入叶轮流道后未跟随叶片运动,而是继续沿轴向运动,从而对该部位进行冲击。该部分颗粒无法正常进入叶轮流道,对该区域产生持续性切削作用,从而造成磨损。叶片出口工作面靠近后盖板位置为严重磨损区域,但是随着颗粒粒径增大,严重磨损区域的面积有所减小;叶片工作面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区域磨损深度减小。叶片进口的磨损也随着粒径增大而加重,叶片进口磨损位置更偏向于后盖板。在后盖板上设置的4个短叶片的磨损随颗粒粒径增加而加剧,磨损的位置位于短叶片上靠近叶片工作面的区域。

为了验证数值模拟的物理有效性,在某磨损试验台上进行了输送泵叶轮磨损试验,所用颗粒粒径2.0 mm,将泵拆解后获得的叶轮磨损后照片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磨损试验后,叶片进口处以及叶片出口工作面均产生严重磨损,尤其是叶片工作面出口,已被颗粒磨穿。图6结果与表3一致。

图6 磨损试验后的叶轮照片

3.2 颗粒运动分析

图7为颗粒粒径1.0 mm和4.0 mm条件下输送泵内的颗粒速度分布及叶片进口区域的速度矢量分布。

图7 泵流道内的固体颗粒分布

当d=1.0 mm时,在叶片进口区域,大量颗粒反复与叶片头部产生碰撞,产生低速环流区,对叶片头部进行冲击,导致磨损。颗粒进入叶轮后,速度方向由轴向逐渐向径向转变,有序地沿叶片工作面向下游运动,颗粒运动轨迹与短叶片之间存在明显间隙,故当颗粒粒径较小时,短叶片磨损较轻。叶片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工作面与颗粒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所以该位置磨损量较小。在叶片出口处,颗粒速度骤增,较大的切向速度分量使颗粒沿着叶片出口快速运动,造成横向切削磨损。

在保证泵进口流量及固相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颗粒粒径增大,单个颗粒体积及质量增大,颗粒数减少。叶片进口处颗粒速度与其他粒径工况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化。但质量增大使单个颗粒动能增大,对叶片头部产生更强的冲击作用。颗粒惯性以及离心力增大,使颗粒有向叶片背面运动的趋势,进而与短叶片发生碰撞。颗粒在叶轮流道内的运动更加不规则,部分颗粒运动至短叶片与叶片背面之间的流道。在叶片出口处,随着颗粒粒径增大,颗粒运动速度减小,叶片工作面出口的磨损减轻。

为更加直观地表示不同颗粒粒径条件下颗粒与壁面的碰撞规律,引入无量纲相对碰撞率N:

表4为不同颗粒粒径条件下,颗粒对长叶片工作面的相对碰撞率。随着颗粒粒径增大,颗粒对长叶片工作面的相对碰撞率减小,说明颗粒撞击长叶片工作面的几率下降,颗粒有远离长叶片工作面的趋势。

表4 颗粒粒径对长叶片工作面的相对碰撞率

4 结 论

1)叶片磨损集中在长叶片工作面出口和叶片进口位置。随着颗粒粒径增大,长叶片平均磨损深度减小,但其最大磨损深度先增加后减小。

2)叶片背面磨损总体较轻。随着颗粒粒径增大,叶片进口磨损不断加重,而叶片工作面磨损量减小。

3)随着颗粒粒径增大,颗粒撞击叶轮工作面几率减小,颗粒有向叶片背面运动的趋势,部分颗粒冲击短叶片,颗粒运动不规则性增强。

猜你喜欢
过流叶轮粒径
混流式喷水推进泵叶轮结构稳定性研究
大空隙透水铺装基层碎石抗压碎性能的试验和计算
国六柴油机不同粒径颗粒物排放特性差异
隧洞明满流边界下滇中引水工程闸门过流特性
高比速混流泵叶轮切割特性分析及试验研究
叶轮结构对离心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半转叶轮水轮机偏航机构设计与优化
结冰风洞过冷大水滴粒径测量初步研究
计径效率试验粒径的分析与对比
TGA9型变流器电流反馈信号异常报模块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