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丽敏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改革,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电子商务运营的合作共赢工作也逐步步入正轨。而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也证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促进职业院校实现自身突破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迎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及如何解决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运营合作共赢的实训问题成为当前亟须攻克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从电子商务校企合作的问题出发,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促进电子商务校企合作能够朝着新方向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电子商务;合作共赢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5.191
1 前言
加强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比如目前很多企业都与当地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并对校内模拟实训平台进行针对性改造。同时还在学校原有的训练设施与基地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成了校内电子商务的运营基地。因此,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院校也应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提高教师队伍和合作共赢质量。通过聘请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通过校企合作还可以为师生开放培训项目,让教师到当地的电子商务公司或专业性的实习场所进行实践学习,从而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队伍和合作共赢的质量[1]。
2 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电子商务运营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2.1 企业参与培养的动力有限,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订单式”合作共赢模式,能够充分调动“订单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专业知识与学习技能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随着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培养的动力越来越有限,人才的挑选一直处于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企业对求职者留有较大的余地,进而导致企业与学校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另外,部门企业领导认为长期在同一个学校开展“订单式”合作共赢工作,容易让企业内部不团结,影响企业与学校的长期发展。
2.2 企业培养人才的过程前热后冷
由于大多数企业仍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校企合作的主要目标,而对于“订单式”合作共赢工作未投入较多时间与精力。在企业培养人才的前期过程中,合作企业抱着一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心态,针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与指导,如学生实践教学的安排,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传播交流机制,给学生提供学习与生活上的有效指导;而到了企业培养人才的后期过程中,企业由于发展方向、经济利益、用工成本等原因,对“订单式”人才的关注与培养工作逐渐减少,对学校的互通互联也不再如前期商讨的一般。这种企业培养人才的前热后冷过程一定程度上影响“订单式”合作共赢的正常进行,也不利于“订单式”人才对校企合作的参与度与认同感[2]。
2.3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与企业内部数据管理系统的不断成熟,很多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式变得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采取自动化办公模式。但由于目前信息变化的速度跟不上人们反应的速度,从而导致这些东西的改变时常让从事电子商务的从业人员手足无措,导致在后续企业处理工作中的问题时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引发工作失误,给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产生不利影响。鉴于此,我国各个地区的职业院校需要提高对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校内学习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定期培训等形式丰富现代化电子商务学习内容以及创新学习形式,进而促进我国各个地区的电子商务人才参与工作的健康长远发展[2]。
3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创新策略
3.1 深化校企合作,共育高端技能型人才
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提高教师队伍和合作共赢质量。加强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比如目前很多企业都与当地电子商务学院的专业人才进行校企合作,并对校内模拟实训平台进行针对性改造。同时还在学校原有的训练设施与基地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成了校内GPS运营基地。因此,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院校也应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提高教师队伍和合作共赢质量。通过聘请专业的电子商务企业人才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通过校企合作还可以为师生开放培訓项目,让教师到当地的电子商务公司或专业性的实习场所进行实践学习,从而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队伍和合作共赢质量[3]。
建立企业冠名的“老百姓班”教学模式,开展“订单式”合作共赢。“订单式”合作共赢模式是现代化校企合作的一大重要途径。电子商务学专业可以与当地的电子商务公司开展“订单式”合作共赢模式,并共同制定合作共赢方案,进而确定培养目标与对象。在进行“订单式”合作共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公司的需求,将电子商务公司的日常运营、推广以及宣传等工作进行反复实训,并通过当地公司员工专业授课的方式,部分教材选用公司内部的培训教材,进而提高“订单式”人才的学习效率,使得他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与实用性。
3.2 学校方面
职业院校应以培育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在师资力量、学生培训等方面加强资金与技术投入,并根据“订单式”学生学习状况与发展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在合作共赢方面,学校还应根据电子商务学专业的实际发展方向与就业选择,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方案。不仅如此,本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还应主动与合作企业定期交流,激励专业教师去企业单位实习,从而更好地了解企业发展方向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同时,学校还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内外实践建设基地,在数量满足“订单式”合作共赢需求[4]。与学校、示范性的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开展培训,在培训开展期间,为了培训内容的丰富性和专业性,需要向其提出合作。可以整合社会电子商务这一行业优质力量,构建高水平的培训团队,提升培训计划的质量水平,从理论的实践上促进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训学习,对于三方来说,都是共赢。参观优质示范公司,或者是进行“送培”工作的开展,都是建立优秀的、高质量的培训学习基地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