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生猪常见疾病防控策略

2021-09-14 04:01聂彦斌
新农民 2021年3期
关键词:疾病防控家庭农场生猪

聂彦斌

摘要:未来生猪养殖必然会朝着家庭农场的方向发展,农场会从专业猪场采购一定数量的,重量在15~20kg的保育仔猪,饲养的体重在110~125kg就组织出栏。这种养殖方式效果显著、收益高、环保投入少,所以得到了很多家庭农场的青睐,为环保背景之下,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虽然农场是直接进行保育猪的饲养,猪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抵抗能力,但是如果管理不当,还是很容易出现疾病,甚至可能会造成生猪大量的死亡。本文分析了最近几年家庭农场生猪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手段,希望能够给后续的养猪业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家庭农场;生猪;疾病防控

1  常见疾病

1.1  病毒性疾病

主要包括非洲猪瘟、猪瘟、藍耳病和口蹄疫等。非洲猪瘟病毒直接造成了非洲猪瘟,不管是发病率亦或是致死率都达到了百分百,对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瘟,死亡率居于非洲猪瘟之后;猪蓝耳病的出现主要是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病毒造成的,主要的特点是呼吸困难、繁殖难,并且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其他类型的传染病;猪口蹄疫则是因为口蹄疫病毒造成了猪的蹄部和口部出现水疱,人和牲畜都有可能会感染这种疾病,虽然猪的死亡率比较低,但是很难康复;猪冬痢则是因为冠状、轮状病毒或者是两种病毒共同作用造成的猪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感染上这种传染病,死亡率比较高,对育成猪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猪体重下降。

1.2  细菌性疾病

具体包含猪丹毒和猪链球菌等。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会对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影响,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猪感染上后,可以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猪链球菌主要是很多种链球菌造成的,主要的症状是关节炎和淋巴炎等,使用林可霉素具有较好的疗效;副猪嗜血杆菌则是因为猪副嗜血杆菌造成的,这种病菌对很多种药物都有着较强的抗药性,所以疗效不好。

1.3  寄生虫性疾病

主要包括猪蛔虫病和猪弓形体病。蛔虫造成的蛔虫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病,会对猪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猪弓形体病则是弓形体对猪和人造成感染,病死率达到了64%。可以使用磺胺类药物治疗。

2  生猪疾病的原因分析

2.1  采购猪只带有病毒

种猪可以传播上面的疾病,繁殖过程中就会造成带毒,在购买时很难及时发现,只有进场之后才会染病,而且一些种猪本身就存在有多种疾病,带菌繁殖,在销售时,销售方会将病史隐瞒,直接销售。

2.2  不合理的饲养管理手段

专业猪场会控制好保育室的温度和湿度等,运输到家庭农场之后,周围的环境和饮食等都出现变化,造成其抵抗力下降,一些病毒趁虚而入,造成疾病,特别是副猪嗜血杆菌病就是通过这种路径感染。生猪养殖是粗放养殖,很多养殖户整体水平比较低,很难接受新知识,防疫意识淡薄,日常管理不够规范,圈舍中的环境比较差,没有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造成了猪感染上各种疾病。

2.3  免疫接种效果不好

一些家庭农场为了减少成本的投入,没有严格的按照免疫程序开展工作,保育过程中,免疫效果较差。一些家庭农场虽然是按照免疫流程组织免疫工作,但是疫苗质量和接种方式不合理,猪只在保育时,效果不好。此外,一些家庭农场认为从专业猪场购置的猪已经经过了免疫,抗体能够满足需要,可以不需要进一步的免疫。这些都会增加猪感染上疾病的可能性。

3  防治生猪疾病的策略

3.1  严格检疫

产地检疫手续需要健全完善,在引进种猪之前,需要养猪场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不符合要求的猪苗是不允许继续引进的。另外,在购置猪之前需要向相应的部门申请运输备案,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坚决不从疫区购置种猪。猪运输到场地后,需要进行监管,只有隔离期达到要求,没有出现疾病,才能统一进场,从各个方面着手,彻底杜绝外来疫病的传入。

3.2  加大饲养管理

第一,搞好圈舍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卫生工作,猪粪便需要在第一时间清理;第二,需要及时的补充日粮,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配置,合理的安排饲喂时间和饲喂量;第三,做好消毒工作,更新猪时需要保证全进全出,每批次猪出栏后要对整个圈舍都要进行消毒,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对猪场的影响。

3.3  科学免疫接种

正规路径购置正规厂家的疫苗,严格的按照要求保存、运输,确保运输过程中,疫苗的效果不会受到影响。要密切配合主管部门开展疫病的检测,或者是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疫病进行检测,按照监测结果,对免疫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猪的生长能够在免疫保护的范围内。家庭农场养殖管理人员需要积极的参与到免疫接种的培训工作中,掌握科学的免疫技术手段,保证免疫程序合理、有效。

3.4  注意观察,早发现早治疗

要实时观察猪的精神状态和采食情况,如果出现异常,需要及时的诊断,合理用药进行治疗。一旦出现了国家规定的需要强制扑杀的疾病时,需要及时上报给相应部门诊断,一旦确诊,需要配合开展疫病的防控工作,采取焚烧或者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防止扩散,从而减轻对其他猪的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家庭农场中生猪疾病防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疾病类型繁多,很多种因素都可能会引起疾病,在养殖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饲养方式,加强饲养管理,尽可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养猪户的经济损失,更好的推动当地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旭忠,吴瑶,叶远航.生猪规模化养殖疾病防控要点[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2):67-68.

[2] 刘源富,张业怀,凌丁.农村生猪疾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9):76-77.

猜你喜欢
疾病防控家庭农场生猪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全程健康教育对52例儿童支气管哮喘预防和控制的影响
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种猪场健康养殖疾病防控策略
春季奶牛疾病防控与饲养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