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钰怡
【摘要】可视化教学具有直观性及趣味性,可以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或隐性结构通过图文等方式,简单直接地呈现出来。阅读教学中,除了词汇和语言点的显性知识外,还有语篇结构等隐性知识,可视化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阅读思维模式,起到化零为整的作用。
【关键词】可视化教学;初中英语;阅读课
一、思维可视化
思维可视化概念是由刘濯源首先提出的。它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包括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实现“思维可视化”的技术主要包括两类:图示技术(思维导图、模型图、流程图、概念图等)及生成图示的软件技术。
二、阅读课堂的常见问题
英语课程包括六大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学习策略。英语课程强调在主题语境下,在不同的语篇类型中学习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学习策略,突出了语篇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把阅读教学看成是词汇教学或是语法教学,把课堂教学重心放在词汇的讲解或语法的练习上,或者只是简单处理阅读课文认知层面的知识,没有帮助学生理解语篇深层含义,没有强调阅读方法,致使学生在多年的阅读课后阅读技能仍处于较低水平,当脱离了教师引导后就无法独立思考并分析解题思路。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拿着教材说一遍,没有板书没有PPT,学生仅从听的角度构建思路,建构的过程跟不上老师说话的速度,从而漏掉重要的内容或对文章整体理解有偏差。学生容易走神,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形成。
三、阅读课中可视化教学举例
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语篇教学。《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语篇能力的较高要求为能区分主要观点、事实与一般支撑性事实,能辨识文段的发展脉络;基本要求为能分辨和理解文段、语篇中主要信息及观点的逻辑组织结构,了解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因此,阅读教学中应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教会学生了解语篇体裁,把握特定的语篇含义;培养学生分析语篇结构,找准获取语言信息的切入点,从关键词中整合出语篇的內容、主旨、观点、作者态度、写作意图等阅读能力。而语篇的结构分析,并不能靠教师一张嘴能解释清楚,而这无论对视觉型学生或操作型学生都是非常抽象和难以理解的。这个时候,结合图表讲解这一方法能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直接理解和接收信息。下面以沪教版初中英语课本中的课文为例进行说明。
1. 标题预测。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课“A day at school”为例,笔者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对标题的认知并预测课文内容。在讲答案时,用圈引重点的方式,启发学生重视从标题中找到相关信息,用箭头指引的方式建立标题与答案之间的联系,这比教师口述重点更直观有效。如图1所示:
2. 略读。除了文章标题外,学生往往忽视课文的配图,但课文配图所提供的信息往往可以涵盖文章的所有关键信息,分析课文配图的细节比精读一遍课文更节省时间,更能提炼中心,也不容易产生理解错误。但学生习惯一拿到文章就直接看文字,缺乏从整体上对文章有快速正确的理解。教师可通过图表指示,列出文章体裁的重要信息,引导学生观察配图,总结核心内容。如图2所示:
图2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课“The Trojan horse”的一幅插图。这篇课文是故事文体,故事文体往往需要学生注意四要素:when、where、who、what,都可以从图片中细致观察出来。笔者通过列出这四要素图表,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答案,引导学生关注图片细节并对整个故事展开联想,让学生体会读懂一幅简单的图片也能迅速理解文章大意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四要素在故事体裁的文章中的重要地位,遇到故事体裁的文章,首先应归纳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再者,图表可以作为课后学生复述课文的提示。
3. 文体结构。文体结构是隐性的,它不像词汇、语法那样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这往往导致教师和学生忽视它的重要性,但它却是理清文章脉络、理解作者意图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文体往往带有不同的特色和特点,教师若仅用语言描述,很难清晰有效地呈现篇章结构,但若利用箭头圈引,可以直接明了地呈现文体结构特色(如图3所示)。
图3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拓展阅读,关于海报这一体裁,大部分教师会把阅读重点放在分析海报用语上。但如果这样简单地处理,学生只会对文字留有印象,而现实中的海报并不只有文字,否则学生会在设计海报时就会出现除了文字不知道应设计哪些内容的困惑,写的文字再优美,若没有插图和生动的设计,这幅海报也是失败的。笔者先让学生观察这个页面,然后让他们讨论一幅好海报应包含哪些内容。观察是视觉上的输入,讨论是听觉上和操作上的输入。学生发表意见后,笔者在课文的原图上,用PPT展示海报的三大重点: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清晰的文字和有逻辑的分层。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学生,都能马上简单而有效地总结出一幅海报的构成。
四、结语
阅读课堂的教学设计应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技能的教学策略是训练学生理解“文字里-文字间-文字外”的内容。文字里的浅层知识很容易通过口述而传授,但文字间和文字外的抽象结构需要教师把它们实体化。一个班里有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若要达到最大化的效果,需要满足所有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多方位渗透阅读微技能,授学生以“渔”而非“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蒋国东.外语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的实证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3]金施琪,田家宁,徐笑梅.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5):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