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训练联合阻力呼吸器训练对肺癌化疗患者疲乏症状、生命质量及抑郁状态的影响

2021-09-14 05:45冯翠影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训练组肺癌量表

冯翠影,李 倩,程 刚,刘 华,鲁 洁

据报道, 目前全球肺癌病例数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长,预计每10 ~ 15 年,肺癌患者将增加一倍[1]。对于Ⅰ ~ Ⅲa期肺癌患者而言,手术切除病灶是重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肿瘤微病灶的存在,约有80%的患者会出现术后复发[2-4]。因此,辅助化疗已成为肺癌术后常规治疗方案。为达到最佳疗效,肺癌化疗时一般选择患者最大耐受量,虽然能够延长生存期,但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疲乏等不良反应也严重影响着患者生命质量及心理状态,对患者预后及恢复不利[5-6]。以放松训练为代表的肺康复训练模式,已被证实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近年来在肺癌化疗患者的康复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7-8]。 在此基础上,联用阻力呼吸器训练有助于纠正不当呼吸方式、提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9]。 本研究就放松训练联合阻力呼吸器训练对肺癌化疗患者疲乏症状、生命质量、抑郁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明确联合训练模式的临床价值,为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的康复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前瞻性选取亳州市人民医院2019 年1 月 ~2020 年6 月收治的80 例肺癌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别纳入联合训练组、放松训练组,各40 例,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征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SZ181017。

表1 两组肺癌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例(%),]

表1 两组肺癌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例(%),]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BMI(kg/m2) 性别 临床分期 手术方式男女Ⅰ期 Ⅱ期 Ⅲ期 单肺叶切除联合训练组 40 54.00 ± 11.58 22.14 ± 3.18 26(65.00) 14(35.00) 9(22.50) 13(32.50) 18(45.00) 23(57.50)放松组 40 56.11 ± 9.42 22.25 ± 3.09 26(65.00) 14(35.00) 11(27.50) 12(30.00) 17(42.50) 21(52.50)t/χ2 值 0.187 0.157 0.267 0.058 0.051 0.202 P 值 0.374 0.876 0.606 0.809 0.822 0.653双肺叶切除17(42.50)19(47.50)0.202 0.653

纳入标准:(1) 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肺癌诊断;(2)拟于本院接受肺癌根治术后化疗治疗;(3) 经Piper 疲乏量表(Piper fatigue scale,PFS)评估,存在癌性疲乏症状[10];(4)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存在抑郁状态[11];(5)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书面协议。 排除标准:(1)继发性恶性肿瘤或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2)合并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疾病;(3)合并认知功能障碍;(4)无法配合完成训练;(5)预计生存期 <6 个月。

1.2 方法 两组均于肺癌根治术后30 d 起接受辅助化疗,治疗均由同组医师完成,化疗方案以EP(依托泊苷+顺铂/卡铂)方案为主,根据患者病理类型、基因突变类型、化疗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化疗方案。 化疗期间两组均予放松训练:(1)指导患者选取舒适体位;(2)嘱患者仔细聆听医护人员的指导语,而后调整呼吸、放松全身肌肉;(3)使用鼻腔进行平稳呼吸,呼气、吸气时心中默念1、2,持续约20 min 后缓慢睁眼,静坐数分钟。 (4)每日睡前温水泡脚 20 min。 放松训练 2 次/d。

在放松训练的基础上, 联合训练组加用阻力呼吸器训练:使用3 球式阻力呼吸训练器,嘱患者取舒适坐位,口含呼吸训练器吸气软管,行腹式呼吸,缓慢吸气至腹部鼓起,而后移开吸气软管,呈缩唇样呼出气体至腹部凹陷,吸气、呼气耗时比例为1∶2,首次训练时间持续2 min,而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延长,最长延长至每次15 min。 患者阻力呼吸器训练3 次/d,每次训练结束后以清水冲洗训练器。两组患者训练均持续1 个月,其放松训练、阻力呼吸器训练均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者进行指导和协助。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训练前、训练1 个月后,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疲乏症状、生命质量、抑郁状态变化:(1)肺功能评估采用AS-600 型肺功能仪, 评估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并计算 FVC 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及 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2)疲乏症状:采用PFS 量表评价,PFS 量表包括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共4 个项目,评分越高则疲乏症状越严重。 (3)生命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ancer patients-General module,QLICP-GM)评价其生命质量,该量表包括共性症状与不良反应领域、社会功能领域、心理功能领域、躯体功能领域共 4 个项目、32 个问题,总分越高则生命质量越高[12]。 (4)抑郁状态:使用SDS 量表评估两组抑郁状态变化,该量表包括20 个项目,总分 100 分,总分50 ~ 59 分为轻度抑郁,60 ~69 分为中度抑郁,≥70 分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采用双侧 t 检验,以 P < 0.05 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变化 两组患者均完成训练。 训练1 个月后,两组 FVC、FEV1、FVC%、FEV1%均较训练前升高, 且联合训练组高于放松训练组同时期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 2。

表2 两组肺癌患者训练前后肺功能变化比较()

表2 两组肺癌患者训练前后肺功能变化比较()

注:与联合训练组比较,aP <0.05

组别 例数 FVC(L) FEV1(L) FVC%(%) FEV1%(%)联合训练组 40训练前 2.22 ± 0.31 0.97 ± 0.15 65.71 ± 11.36 51.65 ± 11.62训练 1 个月后 2.54 ± 0.40 1.18 ± 0.06 74.39 ± 12.04 68.62 ± 15.71 t 值 3.999 8.221 3.316 5.493 P 值 0.000 0.000 0.001 0.000放松训练组 40训练前 2.19 ± 0.34 0.95 ± 0.17 65.33 ± 11.29 51.71 ± 11.54训练 1 个月后 2.35 ± 0.26a 1.07 ± 0.09a 70.57 ± 11.34a 62.40 ± 11.08a t 值 2.364 3.946 2.071 4.226 P 值 0.021 0.000 0.042 0.000

2.2 疲乏症状变化 训练1 个月后, 两组PFS 量表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较训练前下降,联合训练组低于放松训练组同时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癌患者训练前后PFS 量表评分变化比较(分,)

表3 两组肺癌患者训练前后PFS 量表评分变化比较(分,)

注:与联合训练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行为疲乏 情感疲乏 躯体疲乏 认知疲乏 总分联合训练组 40训练前8.47 ± 1.60 8.82 ± 1.67 7.95 ± 1.73 7.69 ± 1.74 32.93 ± 4.05训练 1 个月后 5.57 ± 1.43 6.29 ± 1.50 5.40 ± 1.22 5.62 ± 1.26 22.88 ± 3.17 t 值 8.547 7.128 7.618 6.094 12.359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放松训练组 40训练前8.39 ± 1.42 8.71 ± 1.39 7.90 ± 1.67 7.75 ± 1.70 32.75 ± 3.94训练 1 个月后 6.71 ± 1.39a 7.15 ± 1.27a 6.50 ± 1.12a 6.47 ± 1.23a 26.83 ± 3.39a t 值 5.347 5.240 4.403 3.858 7.204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生命质量变化 训练1 个月后, 两组QLICP-GM 量表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较训练前升高,联合训练组高于放松训练组同时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肺癌患者训练前后QLICP-GM 量表评分变化比较(分,)

表4 两组肺癌患者训练前后QLICP-GM 量表评分变化比较(分,)

注:与联合训练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共性症状和不良反应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总分联合训练组 40训练前79.81 ± 18.33 63.19 ± 9.25 74.60 ± 11.47 64.33 ± 12.15 70.48 ± 16.52训练 1 个月后 87.63 ± 15.82 69.04 ± 9.26 85.87 ± 10.29 78.69 ± 12.33 79.81 ± 17.99 t 值 2.043 2.827 4.626 5.247 2.416 P 值 0.044 0.006 0.000 0.000 0.018放松训练组 40训练前79.07 ± 18.25 63.24 ± 9.07 74.55 ± 11.26 65.10 ± 11.37 70.49 ± 16.33训练 1 个月后 85.91 ± 16.49a 67.41 ± 9.23a 79.66 ± 11.39a 71.75 ± 11.06a 77.90 ± 16.81a t 值 2.016 2.038 2.018 2.652 2.000 P 值 0.047 0.045 0.047 0.010 0.049

2.4 抑郁状态变化 两组训练1 个月后SDS 评分及抑郁比例均较训练前下降, 联合训练组训练1 个月后SDS 评分及抑郁比例均低于放松训练组同时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5。

表5 两组肺癌患者训练前后SDS 量表评分变化[,例(%)]

表5 两组肺癌患者训练前后SDS 量表评分变化[,例(%)]

注:与联合训练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SDS 评分 轻度抑郁 中度抑郁 重度抑郁 抑郁比例联合训练组 40训练前 65.31 ± 4.29 27(67.50) 9(22.50) 4(10.00) 40(100.00)训练 1 个月后 41.03 ± 3.22 13(32.50) 2(5.00) 1(2.50) 16(40.00)t 值 28.628 9.800 5.165 0.853 34.286 P 值 0.000 0.002 0.023 0.356 0.000放松训练组 40训练前 65.22 ± 4.06 25(62.50) 10(25.00) 5(12.50) 40(100.00)训练 1 个月后 52.50 ± 3.17a 16(40.00) 9(22.50)a 2(5.00) 27(67.50)a t 值 15.618 4.053 0.069 0.626 15.522 P 值 0.000 0.044 0.793 0.429 0.000

3 讨论

肺癌术后及化疗期间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近年来,康复训练在肺癌患者中应用也愈发广泛。研究显示,以运动、放松训练为核心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减轻治疗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13]。

放松训练主要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旨在通过创造特定的环境、舒适的体位,使患者全身肌肉充分放松,从而使心理和身体均达到松弛状态,对于稳定患者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有着积极意义,进而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与康复[14]。本研究放松训练组训练1 个月后肺功能显著改善, 且PFS 量表评分的下降、QLICP-GM 量表总分的升高,以及SDS 量表评分的下降,均意味着放松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疲乏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并调节其心理状态。

对于肺癌患者而言, 呼吸训练也是康复的重要环节,呼吸功能训练能够通过促使吸气肌、 呼气肌参与主动收缩,达到提高肌群力量和耐力的目的[14]。 多项研究证实,呼吸训练在降低呼吸肌耗氧量、促进气道分泌物清除、提高肺通气/换气功能方面均有着积极意义[15]。本研究将阻力呼吸器应用于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呼吸训练,与单纯接受放松训练的患者相比,联合训练组肺功能改善更为明显,生命质量及抑郁情绪改善幅度更大,且疲乏症状显著减轻,印证了这一训练模式的积极作用。此外,有研究显示,肺癌化疗患者的疲乏症状越重,其生存期越短[16]。 基于该研究结论,可以认为,放松训练联合阻力呼吸器训练对于改善肺癌化疗患者远期预后有着积极作用,但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未能明确这一结论,将在日后的随访中进一步关注,以期为该训练方案的推广提供更为详实的客观依据。 另外,阻力呼吸器训练不仅能够限定容量目标、保证训练有效性,还具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故有助于患者负性情绪的缓解,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训练,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短期内改善其生命质量的目的,值得进一步关注。

综上所述,在放松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阻力呼吸器训练能够改善肺癌化疗患者肺功能、减轻疲乏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并缓解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训练组肺癌量表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线上自主训练与线下指导训练表面肌电差异分析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