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行知“行是知之始” 谈谈班本特色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以大班种植园的开发为例

2021-09-14 01:39高雅洁
科学咨询 2021年25期
关键词:暖棚葵花籽种植园

高雅洁

(江苏省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南郊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400)

一、研究背景

自然理念下的班本课程更具生动性,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对幼儿来说都是支持性的课程。校园里到处都充满课程,幼儿能够接触到的很多事物也都能进行课程的开发,如小山坡的蒲公英可以开设美术绘画、种子研究、降落伞科学等。小溪流的水流能够进行小船的流速计算,石头的摆放设计等。

这些都是“亲知,闻之”所包含的知识,《墨辨》中的三种知识,就对“亲知,闻知,说知”的三种关系进行了说明,教师应基于幼儿兴趣的出发进行课程的开发,让幼儿自己亲自行动,探究操作,让幼儿更加投入,给幼儿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每个学期,本班幼儿最容易忽略的就是种植园地,那怎么样更好地开发种植园地,让原本忽略的地方成为我们的特色课程呢?本学期就以种植园开发来简单谈谈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二、课程的开发实践

(一)“亲知”“闻之”——发现问题

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促进幼儿多领域学习、获得多种经验的活动手段。现在幼儿园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有的幼儿园虽然有大片的种植园地,但是幼儿自己发现种植品种单一,每次去种植园地都没有什么看的。很多关于种植的小知识,都是“亲知,闻之”,大部分都是老师直接指导,或者是从保育员或者家里人那听说的,很多时候都是一带而过,忽略了种植的真正意义。

这样的种植园有存在的意义吗?幼儿能参与到种植活动中去吗?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吗?针对现状,陶行知提出“行是知之始”,行动是所有活动探究的开始,要自己动手实验尝试,因为种植不只是让幼儿园有收获,不只是获得食物,主要还是让孩子感受种植的过程。还能促进教师、家长的专业发展。

(二)“说知”——尝试解决问题

1.思考:如何做出我们的特色课程?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就要做到陶行知所说的“行是知之始”,行动是解决所有问题最关键的一步。我们尝试改变以往的种植方式,通过“种什么”“怎么种”“怎么管”“怎么收获”“怎么分享与幼儿参与的过程”让幼儿全面感受种植的快乐,多方面促进幼儿的发展,增加幼儿各方面的经验、发展能力,并把这一系列过程整理成我们的特色课程,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开发。

本学期,我们选择种植的是向日葵。因为年后幼儿在晨间交流活动的时候,经常能够聊到过年在家吃着各种各样的瓜子。

师:你们平时都吃过什么瓜子呢?

生:我最喜欢吃葵花籽,我喜欢吃焦糖味的瓜子。生:我也是,我喜欢话梅味的瓜子。

师:大家都喜欢吃葵花籽,那我们自己能种瓜子吗?……

由此我们又进行了一次深度的讨论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展开了向日葵的探究历程。

2.结合思维导图更好地进行课程开发

幼儿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为了更有条理,更方便地进行课程整理,就要使用到思维导图,对我们的现有思路做一个很好的调整。

如上图显示,种植园的思维导图整理好以后,教师与幼儿能够根据思维导图更有条理地进行课程的实践与思考。所有研究的方向都是由幼儿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疑惑所产生的,以幼儿的问题作为引子,更加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知欲,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对幼儿来说都是支持性的课程。

在种植园地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以种子开始的一个大框架的课程设计,以生长发展为线,种子选择—发芽—护理—收获,每个环节都设计了不同的课程,都需要幼儿进行深入的探究。

案例1:简单的一个种子选择方面,虽然很简单,但是也能作为一个课程来研究:向日葵的种子幼儿都知道,是葵花籽,那什么样的葵花籽可以长出向日葵呢?有一个小朋友自告奋勇,说奶奶天天在家吃葵花籽,种子就由他负责。可是我们吃的葵花籽能种出向日葵吗?这个问题困扰着我们,而且有大部分的幼儿都觉得这是可以种出来的。

为了了解到底什么种子可以种出向日葵,我们还设计了一张调查问卷,让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进行深入的研究,调查发现,家长直接把我们吃的瓜子的意见否决了,但是有的幼儿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所以我们依旧进行相关的实验。因此,我们收集了很多不同品种的向日葵种子,有的是红色的向日葵种子,有的是黄色的小向日葵的种子,形状、大小都不同,还有幼儿从家带来的各种葵花籽等。

除了颜色,教师与幼儿还对种子能否种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种子进行沉浮实验,摇一摇听一听的实验,打开直观的观察等形式,辨别种子的好与坏,这些都是在实践与思考中产生的特色课程。如果教师直截了当地把答案告诉幼儿,就只是一种强硬的灌输教育,只有通过亲身实验、观察与发现,才能让幼儿接纳新的知识经验。

案例2:幼儿自己种植的向日葵种子,大家都高度重视。每天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我们的向日葵有没有发芽,可是幼儿发现种植了向日葵将近一周的时间,还是没有动静。听着幼儿的讨论,其中一位幼儿萌生出一个念头:“可以自制一个简易暖棚吗?”

那该怎么样制作简易的暖棚呢?由此又可以以幼儿遇到的问题来开启一个小的课程。首先制作暖棚,就要看看什么是暖棚,制作暖棚需要什么材料,需要通过什么原理来进行制作,需要几个人完成,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需要老师与孩子们一一解决。

教师与幼儿一起参观了班中幼儿拍摄的大棚的图片,并仔细观察其结构,然后幼儿利用周末时间与家长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竹子、木块、竹片等不同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对照外面大棚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暖棚的搭建活动。幼儿用班级中的材料——扭扭棒制作成了一个交叉的形状,然后中间用扭扭棒进行固定。在扭扭棒的中间放一根长长的棒,固定两个交叉的竹子。制作过程中竹子一直在晃动,不稳定,时不时就倒下来,或者直接松掉。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系统的、稳定的操作。最后用塑料薄膜贴合在自己设计的骨架周围,并加以固定。

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了解了简单的支架原理,了解需要撑起一个暖棚需要哪些简单材料等。并且自己能够进行多次尝试,失败后不断进行探索与尝试,通过自己的摸索,发现怎样可以让自己的支架站起来,不松动,幼儿即使没有系统地了解这个原理,但经验已经告诉了他们答案。

三、“知是行之成”——课程实践后的思考

通过对种植园地向日葵的实践与思考,幼儿对种植向日葵,以及其他类似种植方面的经验的积累,幼儿园有了自己独特的课程模式体系。幼儿能够亲身实践,参与到种植的全部过程中,他们从寻找种子开始就在不断地探索,在不同大小、不同品种中选择自己觉得比较适合的一种种子。并且开始尝试自己的种植活动,看似简单的种植,却使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如泥土在哪里找,怎么松土挖土,营养泥怎么搅拌,种子的排布等,学习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幼儿有了很大的收获,促进了幼儿对种植的喜爱及种植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此项活动中,也是学习的共同体,例如种子选择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很多不认识的向日葵种子,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科普学习,了解了除了平时黄色的向日葵以后,还有其他更多品种的向日葵,扩展了教师与幼儿的知识面。在制作暖棚的时候,教师也与幼儿一起尝试了多次的失败,不断探索,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到暖棚的基本结构和搭建的一些小技能等[2]。

陶行知的理念“行是知之成”中也指出,只有做了才能有机会成功,所以一定要放手去做,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非常有兴趣,全程都非常投入,积极参加。我们开展种植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感知、学习与收获,通过探究获得相应的经验。并且,本次主题还结合了其他领域,美术向日葵贴画,社会寻找暖棚等,让幼儿多感官参与活动,真正挖掘了种植的教育价值,形成了我们班级独特的班本课程。

四、课程开发依旧存在的问题

课程评价在课程中起着导向和监控的作用,但是在我们的操作实践中又总是出现一定的难度,理念转变实际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园本课程,不是每一个课程都适合各所幼儿园,所以还是要根据自己幼儿园的特色来开发自己适合幼儿的课程。

我们幼儿园已经有很多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如“小山坡”“小溪流”“龙狮节”等,初具规模,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课程也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等基本理念上。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园为本,不断建构更加完善的园本体系。

猜你喜欢
暖棚葵花籽种植园
某花卉种植园区天然气管道在建工程造价争议的司法鉴定
美国:种植园安全举措事关食源性疾病
葵花籽休闲食品生产技术方案
冬日暖棚
小种植园里的劳动故事
暖棚冬春茬黄瓜高效栽培技术
葵花籽,摆一摆
市政工程冬季施工桁架暖棚安装与耗热计算
“我的葵花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