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分化,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入世后随着我国企业竞争对手范围的全球化和多元化,使得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升和发展,但是从国际来看,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仍处在相对弱势和后进的地位,很有必要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基于这种现状和认识,本文对企业竞争力内涵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对企业竞争力的理论进行了描述,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现有企业在营销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提升;建设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 企业竞争力是指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备的可以持续的、比其他企业更有效的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在市场激烈的竞争活动中,竞争能力强是企业战胜对手的直接武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无论企业大小和资金雄厚与否,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自身竞争力的发展和提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在国外企业强有力的“进攻”面前,我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必须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但是由于企业的发展的种种不定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的发展存在着良莠不均的情况,这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成为市场经济规范性运作的主要障碍。因此,采取创新措施和培育竞争优势,进行战略性定位,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培育企业文化,创造人力资源,从而在本质上提高企业竞争力,跳出在低利润的产品市场进行价格的恶性循环,使企业具有实力参与到竞争中,并在竞争中成为最强者成为了全部企业目前最需要解决的关键性命题。
一、企业竞争力的认识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就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竞争力的形式极其多样,如由掌握某种重要技术专利而具有的技术方面的竞争力,由出色的市场营销经验和高效的市场分销网络形成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力,等等。对具体企业来说,不是每种竞争力都同样重要,如丰田公司与中间商打交道的经验和能力,就远不及它在汽车发动机方面的专长重要。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良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世界经济论坛(WEF)》1985年《关于竞争力的报告》指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优势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1994年WEF在其《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又把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前世界经济论坛常务理事长葛瑞里教授认为,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和企业家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和劳务的能力,其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和非价格的质量等特征比竞争对手更有更大的市场吸引力。《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联合课题组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或企业家们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
美国哈弗商学院的波特教授认为,“决定企业盈利能力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产业吸引力由以下五个方面组成的力量决定,也就是竞争者、潜在进入者、供方、买方、替代品。在产业机构相对比较稳定的前提下,企业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企业要想获取有的竞争优势就要实施基于价值链的战略,主要是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别化战略。
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1.人力资源匮乏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存在巨大的浪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至少有250万人不能人尽其才,企业人力资源匮乏。主要表现为:
第一,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人员在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是企业的掌门人、舵手、灵魂,他们的智慧、性格以及好恶都会影響企业的决策和发展。一个企业的成败,70%取决于经营决策人的作用,企业领导人的素质对企业兴衰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拿破仑说:“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由此可见企业管理人员之重要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很多企业经营者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整体素质较差,其经营管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战略决策能力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新环境,面对市场竞争中出现的新问题,显得束手无策。
第二,缺乏高技术人才。目前我国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市场开发、管理运作方面的人才,这是制约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一些企业不注重人才的积累和储备,在需要时临时招聘,使得公司的发展大打折扣;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对人才资源的教育培训、开发和管理不够重视,对人才这一特殊资源的保值、增值意识薄弱;在人才的使用上论资排辈,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造成人才的闲置和浪费,导致人才缺乏工作积极性,极大地阻碍企业的发展。
第三,人才流动机制、激励机制不完善。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人才都集中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十分落后,按干部身份进行简单管理,人才难以发挥作用,同时又存在户口、档案、住房、社会保障等体制性因素,给人才流动设下了重重障碍,使本应社会化的人才变成了某个单位的人才。流动不畅,人才就会发生固化,而一旦固化,很容易使人才安于现状,缺少创新的火花。目前,在不少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分配中“大锅饭”的思想还有相当大的市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贡献多少在收入上差距并不大。人才激励机制的不完善难以激发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不仅不利于人才的培育,还会导致原有人才流失。
2.品牌影响力
品牌作为企业非常重要的无形价值,通过其内涵信息系统及市场对它的反应评价来影响市场行为,产生有利于企业的行为偏好,并进一步区别于有形要素的存在而发挥功能,实现其经济价值,推动企业的成长。消费者是品牌消费的主体,任何消费者选择品牌时一般依据“我相信,所以我购买”的原则而确定目标。消费者相信品牌什么呢?实际上就是经过消费实践检验的承诺。品牌承诺的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优秀的品质、周到优质的服务和超值的享受。比如,在品牌林立的汽车王国里,奔驰汽车的奢华和社会象征意义在全球被释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同时,奔驰汽车的三项承诺:卓越的发动机制造技术、安全舒适和独树一帜的风格皆是奔驰牌消费者不变的选择理由。
品牌是经营者与消费者双赢选择的结果,对品牌的认知应该循着经营者与消费者双方利益点的叠加而展开。不可否认,品牌经营者把品牌作为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手段并以此为前提去突显品牌的战略地位,最大限度地赋予品牌以丰富的内涵来吸引消费者,实现价值由消费者向品牌经营者的转移。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和目的。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是以个人的生理、心理的满足程度有效支付能力,消费者利益得到尊重与否为标准,进而体现在消费者对有些品牌的认同、祟拜和有些品牌的无情抛弃行为上。这也就是说,任何情况下消费者为消费品牌支付的财力和精力也是要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比如说:同样一件西服,以国内代工厂生产后,不贴牌可能出售价为600元,当这件西服贴上阿玛尼的品牌标识之后,它的价值可能就变成6000元甚至更多,同样的产品投入市场,由于品牌的差异,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以及品牌在市场上所带来的影响力使得这件西服赋予了不同的价格。据不完全统计,大多数人在选择产品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品牌而非产品本身,而以高层次消费者更甚,品牌所带来的附加价值远超过产品本身的价值。
3.员工薪资待遇
薪资待遇对企业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工资增长较快,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公司员工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增强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趋动力,合理调整分配格局,有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会给国内企业生产经营带来成本上升压力,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实行低成本竞争战略的企业、出口加工型企业影响更大,甚至对部分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的《企业工资增长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课题研究,根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提高两个比重和最低工资年递增13%以上的目标任务,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企业工资及人工成本水平持续较快上升条件下对我国各类企业的成本利润及竞争力水平带来的不同影响,并就积极稳妥地增加职工工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工资增长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工成本水平提升速度与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的相对关系方面,也与企业原有利润率水平的高低程度密切相关。在人工成本以外的其他成本与利润关系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工资及人工成本水平上升与劳动生产率水平上升之间的三种情况出现的结果是不同的。
一是工资及人工成本水平上升速度等于劳动生产率上升速度。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增长直接带来对每个职工可分配价值的增加,这一增加部分可以将人工成本所增加的部分全部消化吸收,使企业相对人工成本水平 (如劳动分配率水平)保持不变。因此,这种情况下的工资增长不会对企业利润产生挤压作用,不会对企业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
二是工资及人工成本水平上升速度慢于劳动生产率上升速度。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劳动生产率增长所带来的每个职工可分配价值增长部分,不仅可以将人工成本所增加的部分全部消化吸收,还可以使企业相对人工成本水平降低,從而给企业利润增长留出更大的空间,也给企业灵活确定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价格留出更大空间,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增强企业在产品市场、资本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三是工资及人工成本水平上升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上升速度。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增长部分不能将人工成本增加部分全部消化吸收,而且企业相对人工成本水平会有所上升,那些不能被劳动生产率增长消化吸收的人工成本增量将对企业总成本上升产生推动作用,从而挤占企业的利润增长空间,在企业不能及时采取提高管理水平、压缩经营成本、改进技术等手段进一步消化吸收已经增加的成本时,工资的增长对企业的竞争力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上述分析,只有出现上述第三种工资增长情形时,工资增长才会真正降低企业利润水平,削弱企业的竞争能力。但是,这种负面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还取决于企业原有人工成本利润率水平的高低状况。假如工资及人工成本水平持续快于劳动生产率上升速度,这是任何企业都难以长期承受的,也是我们希望避免的。
三、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意义
1. 是目前越发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国内市场对外开发力度的扩大,越来越多发达国际的产品不断进驻国内市场,因此给我国企业带来了严峻考验,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我国企业只有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创造条件走出国门,才不会被市场所淘汰。
2.是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市场经济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企业为了适应我国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更加规范化的道路,不得不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3.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
企业如果想在竞争愈加激烈的市场站稳脚跟,不断地发展壮大,不被市场所淘汰,就必须通过自身不断地提高自身竞争力,使其在愈发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世贤.现代品牌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1.
[2]许基南.品牌竞争力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2.
作者简介:赵娟(1986.2-),女,四川绵阳,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本科,现职称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