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璐
摘要: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是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新的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想要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顺应这些发展特征,不断拓展业务模式,构建以供应链为核心的金融管理模式。本文从商业银行供应链管理理念入手,在简要分析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优化策略。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趋势
一、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概述
(一)供应链含义
商业银行供应链管理主要是指在金融业务拓展当中,构建以核心企业为主的产业链金融管理体系,通过核心企业实现整个产业链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商业银行业务的拓展。具体来讲,主要是商业银行以产业链中核心企业为主导,为其提供理财、融资、结算等一体化金融服务,并满足上下游企业金融担保、融资贷款等方面的需求。供应链金融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此种模式在满足产业链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产业链竞争已经成为竞争的核心,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能够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供应链金融管理目标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主要服务产业链上的企业,即在产业基础上,为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为产业提供金融保障,并实现自身业务范畴的拓展,金融服務水平的提升。其管理目标主要包括这些方面:其一,构建一体化服务平台。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构建,为供应链客户提供投资、融资、结算、管理等综合型金融管理服务,构建一体化服务机制,提高产业链体系的企业金融服务效率;其二,构建自动化业务操作体系。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下,商业银行实现与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资源共享,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效衔接,真正满足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操作,通过核心平台完成合同签约、贷款受理、转账等方面的金融服务;其三,构建专业化服务机制。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供应链管理模式,以专业化服务模式构建为目标,致力于打造高端、专业、高效服务平台,快速解决供应链中企业金融需求问题;其四,打造差异性风控机制。供应链当中企业的资质和信用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在供应链金融体系构建中,商业银行能够以核心企业为主,在核心企业信誉、资质担保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游企业的信用状况为其提供相应的信贷资产,通过差异化贷款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并缓解供应链企业的金融风险和借贷压力。
二、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
根据供应链营销流程,可以将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分为以下类型:
(一)应收账款模式
应收账款属于企业债权,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应收账款抵押的方式,向商业银行获取融资贷款,以此解决企业融资问题。该模式主要将核心企业作为重心,在自身信誉基础上,通过应收账款向银行融资,提升资金利用效率,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求。这种模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其一,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对企业信誉要求严格,需要担保主体关系稳定,贸易长久,同时,核心企业与供应商贸易往来特征也能够影响到融资贷款效率;其二,应收账款模式在满足核心企业与上游企业融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存货质押模式
存货质押金融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在银行贷款当中,以货物作为抵押物为企业提供对应的资金。存货质押主要有静态、动态两种模式,所谓静态主要意思是企业必须一次归还商业银行贷款,归还后商业银行全部归还质押物;所谓动态则是可以进行货物的循环抵押。存货质押模式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其一,企业质押物稳定性会被纳入商业银行信贷考核标准当中,并以此作为贷款资金的判定依据;其二,核心企业具有担保资质,能够通过企业信誉,作为供应链担保主体,满足上下游企业贷款融资需求,且同一供应链之间的企业也能够进行担保。
(三)预付款模式
在下游经销商融资方面,预付款模式具有显著作用。在供应链体系当中,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存在较多的赊销账目,同时,下游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处于末端,不占优势,一般需要预支预付款,而将预付款纳入到供应链金融模式当中,下游企业可以盘活这部分资金,通过预付款账单获取相应的贷款,以满足企业的经营发展需求。一般情况下,授信主体为经销商,担保人为核心企业,通过信用担保为下游企业融资提供保障。
三、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趋势
(一)供应链融资网络化
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发展、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同时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下,我国金融产业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些将为商业银行供应链管理网络化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所谓供应链融资网络化主要是指,在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下,商业银行与供应链企业之间通过线上服务就能够实现金融服务的全面对接,有效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信贷成本,更好满足双方业务开展。网络供应链管理模式,是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互联网金融的突出优势,为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网络化模式下,能够实现商业银行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三流”共享,同时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为供应链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凸显双方优势。此外,网络供应链融资的实现,还可以实现风险的预警与防范,尤其是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作用下,真正将金融风险以及供应链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二)服务专业化
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将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尤其在服务方面将会更加高效、智能、科学。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下,商业银行服务人员将会更加专业,对供应链产业有着更为清晰的认知,长期服务过程中,能够精准把握产业链发展当中存在的金融问题,并为其提供科学的金融方法策略。此外,服务人员还可以根据产业链业务特征、发展趋势,为其提供精准化金融服务方案,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实现互利共赢。
(三)利润综合化
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打破了传统以单一企业为主的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能够扎根于产业链体系当中,深挖产业链当中的金融需求价值,在为产业链企业提供多元金融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此外,在服务当中产业链对商业银行的贡献点将会不断增多,从而实现商业银行利润的综合化。
(四)营销多元化
供应链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营销模式,实现了从单一营销向产业链整体营销的转变。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对应供应链的特征,开发与之对应的金融产品、专项服务,更好实现链式营销。同时,营销多元化以核心企业为主,进行上下游企业的拓展,最终打造整个一体化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这也是商业银行供应链营销模式的演变趋势。
四、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优化途径
(一)健全信用评估机制
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不同于以往金融服务模式,是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演变,对商业银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必须要健全信用评估机制。传统模式下,商业银行仅需要对单一企业信用作出评估即可,但是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需要深入企业当中,做好上下游供应链的综合评估。目前,商业银行供应链管理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这种情况下所面临的风险较大,更需要通过信用体系的健全实现风险的综合评估,最大限度降低信贷风险。供应链金融评级当中,商业银行可以构建自己的评估指标,并以核心企业为主,确定以产业链为主的信用等级,在评估指标构建中可以将企业债务、品牌形象、交易稳定性等因素纳入其中。当然,商业银行本身构建的有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在原有优势发挥基础上,通过创新构建互联网信用评估体系,提高评估效率。
(二)完善内部管控体系
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离不开自身管理水平的升级优化,毕竟新的管理模式在构建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只有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才能满足新型模式下的企业发展。第一,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强员工重视度,挖掘员工潜力,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使其更好满足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金融服务需求;第二,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尤其在贷款审批当中,要明确审批主体责任,做好贷款后期的跟踪工作,避免出现坏账情况;第三,优化薪酬激励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机制激发员工潜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真正参与到业务拓展、创新、管理当中,形成良性管理模式,推动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三)拓展供应链金融合作模式
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在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业务模式的一种创新,对商业银行以及供应链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不过,这种运营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应的保障制度并不完善,同时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对此,可以加大探索力度,拓展合作模式。一方面,商业银行要明确经济新常态下金融行业发展面临的态势,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加强与数字化产业、低碳化产业之间的合作力度,这样才能推动这一模式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树立创新意识,通过银企合作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多元金融服务模式,实现银行与产业链之间的互利共赢。
五、结束语
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具有时代特征,在推动金融产业现代化发展方面意义深远。针对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管理目标、模式,本文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予以概述,并从供应链合作模式拓展、管控体系健全、信用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希望能够为商业银行供应链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徐一淏.浅析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模式及风险管理[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20(07):62-64.
[2]李广伟.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20.
[3]于辉.我国商业银行供應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9.
[4]赵洁.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与发展趋势[J].时代金融,2017(18):82+84.
[5]叶文辉.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探析——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J].海南金融,2019(01):67-73.
[6]杨晶.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项目管理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