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策略探讨

2021-09-13 11:19:24安宇杰
关键词:华罗庚数学家教材

安宇杰

摘 要:中华民族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数学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初中数学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策略,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传统文化 融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7.024

目前把数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这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是非常具有帮助性的。

一、利用中国数学史料,渗透人文教育

要能够尽量充分地使用目前小学数学教材当中所收录的数学史料,把数学史料和数学课堂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使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内涵能够一直被传承下去。

比如,在教学华师版初中数学教材《圆》这一节课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地引出圆周率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圆周率的数值。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确定到七位小数,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够使计算值如此精确的人,比外国的数学家甚至早了一千多年。通过这样的方式介绍数学史,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更加透彻,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文化素养获得一定的激发。

二、挖掘教材教育因素,弘扬传统文化

在目前已有的数学教材当中,比较传统的文化教育内容,其地位并不十分明显,教师必须要将教材当中的文化教育因素发掘出来,同时,也要潜移默化地完成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在知识分析的过程当中有所贯穿,通过联想等方式,可以将其中比较特殊的教育意义发掘出来。

比如,教师在教学华师版数学教材《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这一节课的时候,就可以提出,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这一概念,从而使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民族自豪感。然后教师可以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将长江、黄河的长度融入应用题,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介绍,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而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大家要尽量爱护长江,爱护黄河。而在让学生解题的过程当中,也可以融入一些求冰块体积的题目。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早在夏朝的时候,我国就已经掌握了储存冰块的技术,并且适当地引入一些和春夏秋冬相关的节气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结合年历了解我国二十四节气的一些相关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拥有的聪明才智,让学生更加具有爱国情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并不是远离生活的,而是无处不在的,让学生培养其探索精神,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典型的传承。

三、突破学科本位,渗透文化教育

数学所涉及的领域是很多的,贯穿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讨论数学问题几乎可以涉及每一个生活领域,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尽量让学科本位得以突破,同时也要渗透相关的文化教育,这也正是将数学和传统文化相互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在进行教学情境设计和导入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充分地展现出文化的魅力,特别是要让学生对周围的问题进行观察,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深入了解周围情境的方式,学习新的知识。

比如,教师在教学华师大版数学教材《走进数学世界》这一章节的过程当中,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我国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在介绍华罗庚这位伟大的数学家的过程当中,也可以让学生去寻找其他和华罗庚比较类似的我国古代的伟大数学家。在学生回答以及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在语言上也要注重文化素养的熏陶,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了解华罗庚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数学家,除了其天赋使然之外,同时也和其不断实践坚持的精神是分不开的,让学生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精神基础,同时也拥有更多學习的动力。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不但要完成数学教学的目标,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充分地了解传统文化,要让学生能够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文化能够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屈景兰、潘祥万《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构建初探》,《数学教学通讯》2020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华罗庚数学家教材
刻苦学习的华罗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买来的”数学家
趣味(数学)(2021年6期)2021-11-06 05:18:52
自学成才的数学大师——华罗庚
趣味(数学)(2021年5期)2021-10-13 06:49:12
爱睡懒觉的数学家
趣味(数学)(2021年12期)2021-04-19 13:43:36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数学家相亲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华罗庚谈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