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秀红 郑坚亦 冼穗芬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接治的104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其是否合并左心室肥厚分为两组,合并左心室肥厚63例为研究组,不合并左心室肥厚4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PNN50、RMSSD、SDNN、SDANN;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肌酐、尿素氮、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结果:研究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肌酐、尿素氮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意义(P>0.05)。研究组收缩压、脉压高于对照组,其舒张压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通过检测后,研究组PNN50、RMSSD、SDNN、SDANN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取心脏彩超检查测后得知,合并左心室肥厚与不合并左心室肥厚的心率变异性无显著差异,心率变异性分析作为评价自主神经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分析方法。
【关键词】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心率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2-0013-02
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1 ]。过去收缩压的升高被认为是衰老的自然现象,并且是一种良性状态,因此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左心室肥大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靶器官损害,也是一种复杂综合征[ 2 ]。其发病机理还未证实。与遗传和神经体液因素有关。心率变异性分析是心律失常24小时心电图检查的一项指标,其能够对自主神经功能予以定量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以及糖尿病中有著较好的应用价值,但对心力衰竭、阵发性心律失常以及心脏移植等预后的应用存在争议[3]。为此,本次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其研究结果如下所述。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接治的104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其是否合并左心室肥厚分为两组,合并左心室肥厚63例为研究组,不合并左心室肥厚41例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男性为34例,女性为29例,年龄为63岁至82岁,平均年龄为(75.32±5.67)岁。对照组男性为23例,女性为18例,年龄为62岁至81岁,平均年龄为(75.67±5.8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患者能较好的配合研究安排,此次研究满足伦理审核标准。
纳入标准:(1)入选在我院确诊的高血压患者;(2)年龄60岁或以上,男女不限;(3)经病史、体检、辅助检查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4)符合收缩压≥140 mmHg且舒张压<90 mmHg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排除标准:(1)14天内未使用β受体阻滞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2)排除继发性高血压;(3)排除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装有起搏器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使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心动图仪(飞利浦iE33),将探头频率控制在3.0 MHz。从左心室长轴切面得到左室的标准图像。采取Penn法对3个心动周期舒张末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均值予以连续测量,根据公式进行计算:超声心动图检查LVH 的诊断标准:男性左室重量指数(LVMI)>125 g/m2,女性LVMI>120 g/m2。
1.3 疗效标准
对比两组实验室检查结果,指标分别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肌酐、尿素氮、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以SDNN、SDANN、PNN50以及RMSSD为观察指标。利用动态心电图监测采集心率变异数据,并利用HRV系统分析HRV 时域分析指标。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需清除干扰。对以上4项指标进行记录并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实验室检查结果
研究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肌酐、尿素氮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意义(P>0.05)。研究组收缩压、脉压高于对照组,其舒张压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有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心率变异性参数
比较组间监测数据,研究组PNN50、RMSSD、SDNN、SDANN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格2。
3 讨论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还存在一定争议,有研究表示年龄、种族、遗传等是危险因素。高血压多发于60以上人群,且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50%以上,高血压作为一中慢性疾病,早期难以识别,随着疾病发展将逐渐对生理造成影响,引起病理性改变威胁身体健康。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维持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而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高血压疾病不能治愈只能通过药物控制,为此在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治疗中应当积极预防并发症[4-5]。心率变异型(HRV)分析是临床上用于定量分析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活性的无创性指标,研究表明,对心脏性猝死具有独立指标预测价值[6]。在传统上认为HRV是心律失常的一种临床指标。SDNN用于测量HRV的总体大小并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对心率调节的总体影响。SDANN表示HRV的缓慢变化,专注于检测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RMSSD和PNN50专注分析HRV的快速变化,可以对迷走神经张力予以重点观察。病对心率起到调控作用。在相关研究中得知,HRV的下降可反映自主神经活动不协调和功能受损,这是左心室重构、泵功能进行性下降以及神经内分泌活动变化反映[7-8]。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得知,研究组PNN50、RMSSD、SDNN、SDANN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肌酐、尿素氮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意义(P>0.05)。研究组收缩压、脉压高于对照组,其舒张压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有意义(P<0.05)。其原因为老年人是个异质性群体,其社会和生理特征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在临床研究中有许多潜在的繁杂因素。如在分析中很难避免多种疾病的结合和多种药物的使用。若设置了严格的纳入标准以确保内部真实性,将限制该结论的适用范围[9]。另外,在分析原始数据时,操作员必须从主观上消除由虚假QRS(心电波形心室除极波)波引起的错误等。并且异位搏动常伴有交感神经活动的增加,其持续时间和幅度与窦性心律的变化明显不同。如果不能正确排除异位搏动周围的一些窦性节律的影响,则会对HRV的误差会进一步增加。因此,作为评估自主神经的客观方法,HRV分析仍需要加强规范分析方法以及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10-11]。
综上所述,通过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取心脏彩超检查测后得知,合左心室肥厚与不合并左心室肥厚的心率变异性无显著差异,心率变异性分析作为评价自主神经的方法,还需要强化规范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 林志强.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相关性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31):75-76.
[2] 刘亮,胡有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率变异性及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J].临床内科杂志,2018,32(7):472-475.
[3] 姜蘇蓉,卢妙,王森,洪牮.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22(5):596-600.
[4] 黄芩,马丽霞,刘莎,初丽敏,王晓静,曹利,魏树林.降压药物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脑白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最佳降压目标值探讨[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10(11):1358-1361.
[5] 王震,刘杨,杨雪松,洪牮.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8,37(11):899-901.
[6] 陈文静,董小康,王永成,杨传华.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22):5-8.
[7] 方子美,周明敏.心率变异性的降低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弱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3):356-360.
[8] 刘佳.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血压变异系数、心脏形态学及心功能相关性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9,17(5):141-142.
[9] 闫文珍,邓荣华.高血压前期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18(79):15-16.
[10] 林娜萍,陈国桢.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诊疗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2):176-179.
[11] 邹超斌,胡松,文新平,朱厚梅,鞠萍,毛拥军.老年隐匿性高血压病人长时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206(3):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