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内容摘要】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矫揉造作,也不追求高深莫测,而是如唠家常一般通俗自然。与许多作家宏大叙事的风格相比较,汪曾祺另辟蹊径,以个人化的看似细小琐屑的题材四两拨千斤般在文坛闪耀别样的光彩;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僵硬;以淡然自处的文字风格,让人重温渐渐消逝的古典主义名士风散文的魅力。本文主要围绕汪曾祺先生散文的语言特色和文人情怀进行具体文本篇章的探讨。以《昆明的雨》为例,品味语言特色、濡染人文情怀,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淡而有味 口语化 人文情怀
汪曾祺散文,其口语化的语言表达、长短句结合、活用标点、语言细节富于张力,甚至作为美食家的情结也渗透在行文里,促成了散文语言如绵绵细雨,细腻而不失简净的行文气质。
《昆明的雨》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作者汪曾祺先生是当代作家、散文家、美食家。汪老的文字素以“文白如话,运笔如舌”著称。在他的《谈风格》一文中,有这样的说法:要形成个人的风格,就要读和自己气质相近的书。而对汪曾祺影响较大的是归有光,归有光善用清淡的文字写寻常人,文似闲话,近似口语。
《昆明的雨》开篇部分那句“我想念昆明的雨”。一句看似散淡平时的短句,却为读者敲开了一扇记录昆明往事,情味流溢的大门。
文中形容昆明的雨“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清浅散淡的运笔之下,是作者对昆明的雨中“不使人气闷”“人很舒服”的慢生活的怀想。昆明的雨季在汪曾祺的记忆中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细细读来,与“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有何差别呢?一个逗号的增删在此处却是韵味有无的差异。假如你饱含着对昆明雨季的赞赏与喜爱读来,似乎一个逗号的加入,让昆明草木枝叶的旺盛情态酝酿地更充沛了,浓绿地更充沛了。雨季的滋养带来了饱胀而蓬勃的绿意。
菌子在行文中的出场预示着汪曾祺散文语言的魅力凸显到极致。“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滑”是入口的爽滑体验,“嫩”是舌尖的敏锐捕捉,“鲜”洋溢味蕾被唤醒的喜悦,“香”是一口下肚后满足的回味悠長,一个字便能让读者琢磨出一种味觉盛宴,绝!行文中流溢的那种神采仿佛是作者在描写吃到牛肝菌的当下之感。味觉是有记忆的,这种记忆通过简单的四个汉字被汪曾祺镌刻在岁月中,让后来的读者久久回味。
“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作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一“问”一“叹”的标点意蕴何在?仔细品味,不难揣摩出汪曾祺在此处的心情——多少透着怀疑,还有那么点儿嫌弃。“这东西这么好吃?!”又是一“问”一“叹”!然而一模一样的标点,透出的却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情绪,前者是怀疑与嫌弃,而后者却是惊艳!
“滴溜儿圆”,是文章中作者描述鸡油菌的用词,这里使用换词法便可以非常清晰地捕捉到汪曾祺语言淡而有味的感受。如果改为“圆圆的”,意思上几近相同,但显然就没有了前者的韵味和口语化的自然灵动味道。
在写到昆明的杨梅一段时,这样描写苗族女孩儿——“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儿的绣了满帮花的鞋……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白描勾勒出卖杨梅少女的纯净之美,尤其是那声吆喝,一个破折号好似让读者听到了女孩儿甜美悠长的声音传向远方。这个卖杨梅的女孩儿坐的位置,汪曾祺的叙述也是用心的。她“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试想,她微微侧身,脚尖并得齐齐的,穿戴着别致的苗族服侍,这样不说话就很美。
谈到昆明的杨梅时,文章这样写道:昆明的杨梅很大……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汪曾祺总是在语言细节上能够另辟蹊径、运笔如舌。“一球”而非“一块”云云,是何用意?仔细揣摩,“一球”更突出了火炭梅饱满硕大的特点,多么自然又传神的用词!于细节处巧思用词,语言细节富于张力,是汪曾祺先生散文的重要特点之一。
“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汪曾祺作为美食家的优势显露无遗,直抒胸臆的爽朗性格从文字从流露出来。这也不禁让人联想起他的另一篇散文《昆明菜》中那句“我一辈子没有吃过昆明那样好的牛肉”。句句皆是对昆明风物人情的满满的爱啊!
在写到缅桂花,写到房东和她的养女时,有这样一句“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的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语言细节的张力在这里凸显出来——七寸,这是作者有意交代的,缅桂花是一种花朵小而狭长的植物,要装满满的七寸盘子,足见送去的缅桂花之多。对“七寸”的描述让读者更看到了房东对这些异乡学子的关心与照顾。由此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缓缓流淌。句末的感叹号,读者从中是否能读出汪曾祺当年的手捧着满满缅桂花时的惊喜与感激呢!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1939年到1946年,一座待了七年的城,点点滴滴都是生活,丝丝缕缕皆是回忆。如果不是怀人,不是思乡,那又能是什么呢?只是这眼前缅桂花的香,缅桂花的美,房东母女的好,让作者的心软软的。从中我们也能读出缅桂花的可人,昆明风物人情的可人。即便不怀人,不思乡,一颗心仍会因眼前的一切而变得柔软起来。
在写到那个积雨少住的日子时,汪曾祺提到“满池清水”,提到“着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眼望着“满池清水”,汪曾祺是否想起“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句,想着自己何时才是归期。同时,他在这里轻轻点染一笔历史的墨迹——陈圆圆和吴三桂的爱情故事。当陈圆圆心灰意冷后,暮年投莲花池而死,内心的平静是她寻找的最终归宿。那是国破家亡,亲人离散中对平淡而安宁生活的一种向往。这也正好应和了昆明生活的闲适宁静。
正如汪曾祺笔下写的那样,“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昆明的宁静给了汪曾祺一个与好友闲坐的午后时光,行文中特别强调“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表明这里是土酒。昆明当地的酒。文章最后还写到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为什么强调“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呢?这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细节被作者在有限的字数里点染方寸——鸡睡觉的时候正是这个姿势,这何尝不是在写昆明那个雨天宁静舒适的体验呢?彼时彼刻的汪曾祺是否会在心里感叹:战火纷飞处,鸡有安逸之所,人却要颠沛流离。
“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果真“走不了”吗?只是雨水便能决定两个成年人的去留自由吗?恐怕不是“走不了”,而是“不想走”。只因为在这里,汪曾祺找到了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分外宁静安逸的一个午后,如此珍惜,如此不舍,不忍错过。在这里,他寻得了内心的宁静。
暂避硝烟与战火中的一池清水,小街上的小酒店、一碟猪头肉、半市斤老酒、檐下的几只鸡、院子里满架的木香花……寻常的物寻常的景,却于散散淡淡清清浅浅的笔触中流淌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情味。汪曾祺在选择细节的人和物时,总能用淡淡的笔触引发人浓浓的兴味。这所有的景和物,无不贯穿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怀念。
七年的艰苦却又自由的昆明时光,让汪曾祺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其中便有带他走上写作之路的沈从文老师,并且邂逅了相伴一生的妻子施松卿。难怪汪曾祺称昆明便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呢!写昆明的雨,不仅是在写那雨的美好,更是雨中的风物,雨中的人,雨中的昆明记忆。雨不过是诗意、温馨、自由情怀的别样寄托罢了!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在昆明能品遍那样的美味、遇到那么多可爱和善的人,又能拥有这样一个宁静祥和的午后雨天。怎能不让汪曾祺魂牵梦萦,视为一生的美好回忆?
汪曾祺曾经说过:“给读者以喜悦,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以欣赏的。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也应该活得更好一些,更高尚一些,更优美一些,更有诗意一些,我认为这是作家的责任。”文学难道不应该是这样的吗?带着欣赏看待琐碎而平淡的生活。让读到它的人觉得生活的美好,从而觉得自己应该活得更好,更高尚,更诗意。
这样的一篇形神兼具的美文佳作,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将这种美渗透给学生,渗透到课堂中呢?结合汪曾祺语言特色的品味,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教学上的建议:
1.汪曾祺语言淡而有味的特点明显,首先要通过指导朗读的形式,感受这种语言的魅力。
2.通过换词法、还原法等多种语言品析的方法,对比品读原文的语句,领略汪曾祺语言特色的魅力所在。
3.巧用标点和长短句结合句式,其作用在汪曾祺散文作品中的价值不容小觑。应该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4.汪曾祺作品是最寻常的人事物景的呈现和最平淡的叙述,却能悟出最鲜活的人生道理,产生最真挚的情感共鸣。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汪曾祺散文几乎完全是贴着生活行走,顺着生活的溪流娓娓道来。处处皆有其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的体现。点拨学生学会在琐碎的生活中学习,于无字句处读书,是教学内容的又一要点。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是真正的文人散文,没有居高临下的好为人师,也没有空洞的大道理。而都是生活小事,生活琐事,小中见大,情意绵绵。一篇文章,却能看到一位能画画,能做菜,能写诗的汪曾祺。关注人间草木,一心志在泉林。
【参考文献】
[1] 李莎. 中学语文汪曾祺教学拓展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9.
[2] 梁爽. 汪曾祺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2018.
[3] 邹杰峰. 从创作论的角度进入教材文本解读的途径探究——以《昆明的雨》为例[J]. 中学语文,2021(05):45-47.
[4] 刘恋. 雨季昆明梦中故乡——《昆明的雨》言语品析[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05):52-54.
[5] 罗晨. 散淡之中见奇崛——论《昆明的雨》的意脉与“风”“气”[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01):93-96.
[6] 夏熔亮、徐宏寿. 趣味美味情味诗味——《昆明的雨》教学突破[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29):41-43.
[7] 马晓霞. 读《昆明的雨》,品“淡而有味”的语言[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06):80-81.
(作者单位:江蘇省徐州市科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