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柏拉图的正义观

2021-09-13 15:58胡梦蝶
西部学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柏拉图

摘要:正义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家所关注的焦点,而柏拉图则在《理想国》中第一次系统地探讨了正义问题。柏拉图基于对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三种正义观的反驳,提出了自己的正义观,他把正义分为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就城邦而言,正义就是赋有智慧、勇敢、节制的人各司其职;而就个人而言,正义则意味着理性、激情、欲望的各尽其职。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相互联系,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实现正义的手段,包括加强公共教育、实行公有制、把统治者变为哲学家等。柏拉图的正义观虽然带有很大的空想性和阶级色彩,但是这些对后来研究正义思想的哲学家都有很大的启发,对个人发展以及国家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柏拉图;城邦正义;个人正义;正义观

中图分类号:B502.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5-0045-03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探讨正义问题深受两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一为伯罗奔尼撒战争,二为苏格拉底之死,他是通过驳斥“正义”得出自己关于正义的观点的。

一、柏拉图对其他三种正义观的驳斥

一是对克法洛斯的正义观的反驳。“克法洛斯”是“头”的意思,意味着首领、权威,它是早期单纯道德、传统、习俗与宗教的代表,克法洛斯曾说过,人们对肉体的欲望在不断地消失,随之增加的是人们对于与他人交流的欲望。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死亡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控制的,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谁先来,每天都被恐惧笼罩着。克法洛斯生活的时期,是诗歌与神话的时代,因此里面自然而然地也会有关于地狱的描绘,人们每天都活在心惊胆战中。同时当人们老了以后,就开始怀念自己年轻的日子,想念年轻时的种种快乐,人们认为这是因为自己年纪大了,所以就被社会抛弃,无法拥有这些美好的生活。但是克法洛斯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正是因为上了年纪,所以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加能够摆脱物质、情欲对自己的束缚,他们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望,安稳地过自己的晚年生活,在他看来,人们生活的意义并不是对物质和情欲的追求,它应该是对自己欲望的节制。因此他认为正义就是说实话和偿还从他人那里拿的东西,也只有正义的人才不会去哄骗他人,不会因为欠钱而充满愧疚地去了地狱。

柏拉图总结克法洛斯的正义观为“有话说话,有债照还”,但是他并不赞同这种观点,他认为你的朋友当他精神正常的时候把枪给了你,后来当他精神不正常的时候,他来向你讨回,这个时候你把枪给了他,那你就是不正义的[1]。

二是对玻勒马霍斯的正义观的反驳。玻勒马霍斯的正义观是“对于朋友应该与人为乐,但对敌人,应该还给他恶。也就是说正义是给予每个人适如其分的报答;正义就是‘助友损敌”。柏拉图则对此说法进行了反驳,第一,正义就是要给自己的朋友有益的东西,但是在给对方东西之前他首先要知道对方要的到底是什么,什么东西对他来说是好的,因此这里的正义对个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又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个要求,因此正义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第二,柏拉图认为给朋友好处而给敌人不好的东西,这就涉及如何区分朋友和敌人的问题,如果自己一不小心把敌人当成了朋友并给了他好的东西,那这就是不义的,同时本来就是坏人的人,他的朋友也是坏人,帮助朋友还是只能做坏事,这也是不正义的。第三,玻勒马霍斯认为我们只会伤害自己的敌人,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有人受了伤我们就要认为他是坏人,同时就算我们自己是正义的人,我们给敌人不好的东西,但是敌人并不会因此就变成了一个正义的人,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正义的人,正义的人真的会伤害他人吗,不管这个人是朋友还是敌人[2]。

三是对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观的反驳。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正义是统治者制定出来的法律和规则,这些都是用来统治臣民的,有人不遵守这些法律规则,那么他就是不正义的。对此柏拉图提出了他的反对意见,他认为如果规则就是正义,那么统治者由于失误从而颁布了不当的法律,那么这能叫正义吗?对于柏拉图的反驳,色拉叙马霍斯也给了回应,他说商人也有犯错的时候,但是不管他犯什么错,他依然是商人,对于统治者来说也是如此。

接着他又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些不正义的往往能够得到更多,而相反,正义的人却是经常吃亏。对此柏拉图的解释是正义者与不正义者是有区别的,不正义的人总想着要超过其他人,而正义的人他们只是想着要比不正义的人强,但是对于同时正义的人,他们不会拿自己与他们比较。他认为“正义是心灵的德性,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正义使人们能够按照正义的方式生活,因此我们常常会感到快乐,而那么不正义的人却恰好相反,因此不正义的人永远都不会比正义的人更加幸福[3]。

二、柏拉图的正义观

驳斥了以上三种观点后,柏拉图论述了他的正义观,他把正义划分为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

一是城邦正义。在柏拉图那里,每个人的禀赋是不同的。对于一个城邦里的公民而言,想要生存就必须有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这就需要生产者。同时,一个城邦想要发展得很好,就需要护卫者保护城邦的安全,也需要统治者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一个人不可能同时从事几项工作,每个人的禀赋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就适合不同的工作。柏拉图认为那些统治者身上是被加入了黄金的,因此他们比其他人都更加贵重,而那些被加入白银的就是护卫者了,他们是次贵重的,至于那些生产者,由于他们是被加入了铜或者铁的,因此他们是最廉价的。

柏拉图认为城邦应该由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三部分构成,统治者的德行是智慧,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分配城邦里所有的物质资料。护卫者的德行是勇敢,他们用自己的武力保护整个城邦免受外敌的侵犯,同时也起着镇压城邦内部反叛者的作用。生产者的德行是节制,他們要学会节制自己的不适当欲望,兢兢业业为城邦创造物质财富。三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各尽其力,这个城邦就能实现正义,如果一个生产者企图爬升至护卫者,或者一个护卫者想进入统治者的等级,或者一个人同时执行所有的任务,这样必然会给城邦带来巨大危害,这些都不是正义之举。柏拉图考虑的不是城邦中哪一个阶级的利益,而是整个城邦的利益,城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认为城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哲学、军事、经济,不同的阶层根据不同的德行而做不同的事。而对于“正义”,他是从反面论证的,他认为如果一个生意人,因为天生会做生意而拥有很多财富,但是如果他想通过财富去控制选举,或者说一个军人他企图通过武力爬上不属于自己的等级,那么这个城邦就是不正义的,既然知道了什么是不正义的城邦,那么我们就能够知道什么是正义的城邦,那就是在这个城邦中,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相互分工,各自依据自己的德行做自己的事,那么这个城邦就达到了正义。简单来说,城邦的正义就是智慧的统治者进行统治、勇敢的护卫者维护城邦的安全、节制的劳动者创造财富,同时护卫者和生产者受统治者的统治。柏拉图的城邦正义是建立在人的自然禀赋之上的,正因为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禀赋,所以在城邦中才有拥有不同的地位,这样的城邦正义实际上解决了人在社会中应该处于什么样的社会位置问题。

二是个人正义。柏拉图在考察完城邦正义后,又考察了个人正义。正如“城邦的正义是三种人在自己的城邦里各做各的事”一样,以小见大,个人的正义也有三个部分。与城邦中的三个阶层相对应,个体灵魂也有三个部分:理智、激情和欲望,理智对应统治者,激情对应护卫者,欲望对应生产者。柏拉图把人的灵魂比作两匹飞马和一个车夫的组合,其中理智就是驾马的车夫,而激情和欲望则是两匹飞马。理智是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可以称之为灵魂的理性部分,欲望是人们用以感觉爱、恶、渴等等物欲之骚动的,可以称之为心理的无理性或欲望部分,亦即那种满足和快乐的伙伴,激情是人们借以发怒的那个东西。在人的灵魂中,最重要的当属理性部分,理智在灵魂中起统治作用,激情协助理智一起管理欲望。灵魂的这三个部分彼此友好和谐,理智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受理智领导,这样的人就有正义的美德。正如城邦的正义是三种人在城邦里各司其职一样,每个人自身内的各种品质在自身内部各起各的作用,那么这个人就是正义的[4]。

由此可以看出,柏拉图认为,个人的正义就是正确处理理智、激情、欲望三者之间的关系,他的个人正义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个人从内在发力,利用激情,主动地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就与儒家传统上强调的修身养性是一个道理。他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个人将自己灵魂的三部分进行恰当的协调控制,让灵魂达到最和谐的状态。而实现个人正义,最终还是为了实现城邦的正义。

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是相关联的,在柏拉图那里,城邦正义是个人正义的前提,只有在正义的城邦中,个人的正义才能成为可能,而个人正义又是城邦正义的基础,若没有个人的正义,城邦的正义就无法建立。个人灵魂达到正义,每个人就会以其个人正义的行为参与适合自己本分的工作,参与实现城邦的正义。柏拉图认为城邦的正义就像个大字,而个人的正义就像小字,二者之间更像种类比的关系。他认为,城邦正义就是三个阶层各守其职、各安本分,统治者以智慧把国家治理好,护卫者凭勇敢保卫疆土,生产者以节制做好生产,这样国家就能处于安全稳定中。他强调每个人都只能从事最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各司其职,不得任意改变,因此,在柏拉图那里,城邦正义是一种等级分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又具有不完全对应性,城邦正义中的智慧、勇敢、节制之间并不存在对抗关系,他们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而个人灵魂中的三个部分却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且从人性角度来看,人是具有喜怒哀乐和生老病死的,而城邦却是没有喜怒哀乐和生老病死的。

尽管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是相互联系的,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不能从城邦正义中推出个人正义,也无法从个人正义中推导出城邦正义。一个城邦拥有正义的制度,但是并不代表这个城邦中每个人都能成为正义的人,它只能为创造更多正义的人提供条件,假如有不正义的人不想遵守正义的制度,但是想到违反制度会受到的惩罚,他也不得不遵守;一个城邦中所有的人都是正义的,但是并不能说明这个城邦的制度就是正义的。城邦正义不能导致个人正义,同样的,个人正义也不能导致城邦正义。

三、实现正义的手段

一是公共教育。柏拉图认为,虽然统治者阶级的知识和美德生而具有,但是要充分发展,实现正义,关键在于教育,因此,他极为重视教育。他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及正义观,提出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5]。他认为人的灵魂中本来就有理性和知识,但是由于降生的时候,灵魂和肉体结合,受到了肉体的污染,因此遗忘了一切,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灵魂才能回憶起曾经的东西,因此教育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同时,他也认为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手段,统治者可以通过教育向城邦里的人们灌输自己的想法、观点,把他们朝着正义的方向引导。城邦的教育就是为了国家培育合适的哲学家和军人,因为教育应该由国家来控制实行。

柏拉图认为,教育是改造人性、陶冶德行、实现正义的唯一手段,这显然夸大了教育的作用,但是他看到了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并且把国家的建设与教育联系起来,这种观点是值得借鉴的。

二是公有制。这是针对统治阶层来说的,柏拉图认为,私有财产和家庭不利于统治者发挥他们的才能,阻碍他们全心全意为城邦谋取整体利益。因为统治者是神圣高贵的,他们是属“黄金”的,如果再与世俗的金银联系起来,那么他们就会被玷污。所以除了最基本的保障人的生存和日常必需品以外,他们不能有任何的私有财产。而对于家庭,他认为如果有了小家,那么人人都会先为自己的小家考虑,只有废除小家,人人都融入“城邦”这个大家庭,人们才会为城邦的整体利益考虑。

三是“哲学王”。柏拉图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出国家的统治者,而只有统治者是正义的,才能把整个国家管理得更加正义。同时他认为要实现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就要让拥有理性的哲学家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因为只有他们才能掌握关于正义的知识,只有他们才是正义的[6]。“哲学王”观点与他的“知识即美德”观点密不可分,在柏拉图看来,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是清醒的,而那些拥有意见的人都是跟生活在梦中的人一样,为此,要建立正义城邦,就必须使哲学家成为王,把统治者变成哲学家,然后让他们用绝对的正义为蓝本来建设城邦,只有这样城邦的正义才能够真正地实现。

四、结语

柏拉图的正义观与社会等级制度不可分割,无论是城邦的正义还是个人的正义都要求各个阶层各司其职、互不侵犯。可见,这种正义观带有严重的阶级色彩,它主要维护的还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但是柏拉图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虽然他的正义观带有很大的空想性和阶级色彩,但是他对国家和谐的设想、对社会分工的构想、对理性和智慧的赞美等,对后来研究正义思想的哲学家都有很大的启发,他的正义观思想对个人发展以及国家的建设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类延村.论正义之难——柏拉图《理想国(第二卷)》之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2] 王立.正义与“个人应得”[J].哲学动态,2013(11).

[3] 孙君恒.柏拉图的正义论[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4] 侯晓丽.论柏拉图的“灵魂观”[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5] 杨书浩.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思想探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1.

[6] 宋垚钢.柏拉图正义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胡梦蝶(1994—),女,汉族,四川江油人,单位为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应用伦理学。

(责任编辑:马双)

猜你喜欢
柏拉图
论诗歌评价的标准:从柏拉图到朱光潜
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知识与权力
柏拉图之灵魂观
为什么柏拉图强调“几何”
国内近二十年来柏拉图研究综述
关于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研究
柏拉图的民主思想及对现当代民主的反思
柏拉图的椅子
行星猎手:“柏拉图”望远镜
柏拉图《法律篇》土地与农业法条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