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风俗画与法国风俗画风格比较

2021-09-13 02:10王晓玉宋丽蓉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宋代风格现实

王晓玉 宋丽蓉

摘要:宋代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推动下,宋代成为中国绘画发展的鼎盛时期,成就了中国绘画的高峰。宋代绘画丰富多样,多种绘画题材并存。其中,宋代风俗画能够直观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生活特点,是普通民众生活的缩影,对认识和研究宋代的社会背景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宋代;风俗画;繁荣;风格;现实

一、宋代风俗画之概况

风俗画,指以人们的真实生活、社会风俗为题材的绘画。风俗画与风俗水乳交融。风俗是风俗画的创作依据,风俗画则是画家经过对生活风俗的仔细观察和生活体验而形成的艺术创作。丰富多彩、层出不穷的社会风俗为风俗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总之,没有社会风俗就没有风俗画。

我国古代早期的风俗画,从最早的岩画,到考古发现汉代的画像砖,再到三国、隋唐丰富的壁画,一般都是描绘狩猎、耕耘、集市、祭祀、庆典等社会生活情景的图像。宋代社会的市民阶层经济发展速度快,宋代风俗画是对宋代市民生活的记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风俗画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绘画艺术乃至世界绘画艺术中的珍品。风俗画的内容,是有具体时间、事实地点的,是对群众社会现实生活状况的记录,这种记录形式就好像现代的纪录片,加上解说词,逼真详实地向现在的我们传递信息,充分让大家了解宋代时期的社会现状、风俗风貌。风俗画作品在审美情趣方面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鉴赏,又是对历史的真实展现。

二、宋代风俗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宋代的风俗画已经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现实生活,在宋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民众生活丰富多彩,民众的新兴生活状态促使宋代风俗画获得极大发展。再加之宋代画院不仅仅吸纳专业画家,同样也吸纳了一大批出身于民间的画工,这些画工可能当过工匠、商贩、士兵等,而这些人来自民间的画工更擅长和注重对当时现实生活与民俗的觀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市民群众的真实情感和日常景象。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就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来看,可见艺术来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宋代风俗画的代表作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该卷为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从整体上看属于全景式的构图,描绘了初春时期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当时的社会风貌。其画中各色人物五百多个,动物牲畜六十多匹,车轿二十多辆,船二十多艘,房屋、城楼和桥梁各有特色,尽管画面处于一种静止状态,但欣赏者却可以随着画面中人物表现而运动。作者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观赏者却能追随他的笔迹感受到当时汴梁的世俗生活。张择端将复杂的景与物纳入统一又富有变化的画面中,画中包罗万象,描绘了城区街道、桥梁河流、闹市郊区以及各阶层的人物。画中人物衣饰不同,神情各异,其间民间活动有戏剧性,笔墨有趣。作者将整卷分为了三个段落,首卷为汴京郊野的春色,通过对画中环境和人物的描写观察,观者可以判断出当时的时间和气候,为全画拉开了序幕;中段为繁忙的汴河码头,画中底层人物的勤奋、劳碌与辛苦被刻画得惟妙惟肖,当时上层人物的清闲、游玩、饮酒等生活状态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让观赏者仿佛感受到画中人物的心理状态与生活情趣;后段为热闹的市区街道和高大的高楼,展现了汴梁热闹的城市景观和基本特征。

进入南宋后,反映了现实生活和社会风俗的人物画和节令画发展活跃,不仅在题材上丰富起来,还不断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体现社会经济发达和农业生产的《耕织图》《盘车图》《货郎图》《牧牛图》《婴戏图》等。

三、宋代风俗画与法国风俗画作品比较

18世纪下半叶,在法国洛可可美术兴盛的同时出现了一种不同风格倾向——平民写实主义美术,艺术面向的是社会中下层。平民写实主义主要表现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和自然、亲切、朴实的审美情趣,法国画家夏尔丹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以下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与法国画家夏尔丹的作品为例,对宋代风俗画与法国风俗画作品进行赏析比较。

在题材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完全取材于现实生活,刻画了市井生活环境、劳动阶层生活场景,写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的情况,是北宋社会的时代缩影。法国画家夏尔丹的风俗画,大部分表现的是平常家庭生活情景,宁静自然。在当时的法国,洛可可艺术风靡,平民写实主义是不重视描绘的题材,但是夏尔丹坚持画自己所喜欢题材与内容,深切地体现出他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对下层人民的关注。

在构图上,我国绘画讲求“经营位置”,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面的取材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分解与重新组合。张择端采用了散点透视法,即全景式的构图艺术手法,将汴梁的繁荣景象绘制在了《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巨作之中。夏尔丹的绘画构图是他反复推敲的结果,主要特征为单纯简洁,达到画面的和谐和均衡。画面的构图形式令人备感亲切,正是这样的画面感拉近了画面与观众的距离。夏尔丹的作品《勤劳的母亲》以及其他绘画视点普遍偏低,空间感较弱。正是这样物体形象的塑造深度因为透视关系转化成了较小的面,画面呈现效果类似弱化的剪影,画面中没有强烈的空间和抢眼的透视关系,画面整体显然更加简练、单纯。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1739—1740年,夏尔丹创作了《勤劳的母亲》这幅作品。这是一幅动人的画,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画家的感情。母亲面庞憨厚,身体轮廓的转折恰到好处,双腿向前伸展,两脚自然地叠压。通过翘起的脚尖,我们可以体味到母亲喜乐、满足的心情。女儿紧挨着母亲,分担着母亲的劳动。她微微地低着头,专注于手头的劳作。如法国艺术家罗丹说:“所谓的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仔细观察这幅作品,观者会觉得自己被拉进了画中,似乎站在这一家人面前,看到她们正在自己的跟前劳作。画面的颜色方面,母女头上的白头巾、身上的白裙子都十分质朴。她们的衣服不是洁白亮丽的,却是圣洁无瑕的。厚厚的笔触叠压着,正像土壤的厚重。夏尔丹作品中的人物,在画中的世界里永远都是心无旁骛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人物占了很大一部分,也是整个画卷的中心内容。有数据显示,这幅画共绘制出了五百多个不同形象的人物,画面中人物众多,举世罕见。《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表现出的模样、神态、动作等各异,根据人物的穿着、动作和神态分析也能大致猜出人物所处的社会阶级。画中人物虽然尺寸不过寸长,但是人物的情绪和动作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包括喜、怒、哀、乐、急和躁等,张择端对人物的描绘水平可谓登峰造极。画中人物的形态与神情都很生动,例如,急忙赶路的人、吃力驾船的人、手忙脚乱的茶馆伙计、挑选货物的游人、坐轿子的官员等,每一个人物的刻画都透着生动。各式各样的人物在《清明上河图》中被描绘得惟妙惟肖,甚至包括画中人物的心理状态与生活情趣都能让观赏者感受到,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张择端丰富的人生经历与精妙的人物绘画技巧。

四、风俗画的艺术成就和价值

艺术的魅力在于画家以自己的方式表现生活的真实,它反映了对生活真理的追求和向往。人们在绘画中可以感受到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温暖的生活氛围。古今中外的风俗画家们在作品中对劳动人民进行了赞美和塑造,对老百姓的生活和活动进行了真挚的歌颂,展现了他们真实善良的审美情趣。

有人说:“看别人的画,我们需要一双经过训练的眼睛;看夏尔丹的画,我们只需要使用自己的眼睛就够了,因为他的画就是自然的美。”夏尔丹一生的创作都是与生活、与眼前的真相为伍,将简单做到无与伦比,不愧是真正的大师。那对本我和真实的坚持,使人们很容易感受到画中的温暖、生命和时代气息,这一点正是他的作品的伟大之处。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艺术史上毫无争议的伟大作品,是现当代现实主义绘画技术的典范,有着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以及朴实、自然的艺术审美价值,也象征着人类精神追求。此后,这类刻画世俗民风、市井生活环境、劳动阶层生活场景的画卷日益减少,人物画甚至陷入被人遗忘的境地,因此,宋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超越《清明上河图》的风俗画作品。

综上,宋代绘画的辉煌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伟大成就。宋代风俗画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完美地再现了宋代的社会生活,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杰出的艺术成就。通过探究古今中外风俗画家的艺术实践,我们得到了深刻的启示:“正确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一切认识的真正来源。”

参考文献:

[1]杨叶.解析夏尔丹绘画艺术[J].大众文艺,2016(14):128.

[2]贺西林,赵力.中国美术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郭雅希.韵律无声[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4]黎明.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0.

[5]张婷婷.中国传世人物画[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宋代风格现实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宋代工笔花鸟用线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宋代浦城吴氏家族与王安石新法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在雕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