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李莺
摘 要: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其中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应用是其必然領域之一。将新媒体技术同现代文阅读相结合,可极为有效地改变旧教法中之单调枯燥,且对拓展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展示多元教学方法等均将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文章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着重研究新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原则、具体操作策略等,以便为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服务。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法
一、 引言
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与“互联网+”理念深化之大背景之下,将新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可以给包括现代文阅读在内的多项教学任务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若详细论之,则可以明确:教师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课堂上,借助新媒体技术,能够充分展示出融声音、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诸多长处,这样能够同时满足课堂教学手段丰富、促进阅读教学效率提升等方面的个性要求,以此优化学生掌握文章内容与思想情感的总体环境,让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应对各项自主探究任务。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关注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原则和具体操作策略,针对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需求,提供可以尽快满足的帮助。
二、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概念最早出现在1976年的美国,这一概念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前提,以互动传播为突出特点,且拥有一定创新形态的媒体形式。而另有观点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广播与报纸相比,属于新媒体,电视与广播相比属于新媒体,同样,网络等互动功能载体对于电视等而言也是新媒体。基于这样的理解,笔者认为:应用到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新媒体,可包括在本时代区别于已经应用多年的,能够起到优化学生体验的各类设施和功能,包括在线网站、慕课、微课、虚拟现实、电子书包等。
(二)阅读教学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材中不仅有比较具体的语言知识、人生观念、文学修养等指导内容,而且也可以在各种思维方式、思想情感方面提供足够的借鉴。因为教材中阅读内容尤其是现代文阅读内容的丰富性,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自然是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知识和方法的启迪的。而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所提要求:阅读是依靠语言文字获得信息、认知世界、拓展思维,从而取得良好体验之有效途径,则同样强调了这一点。因为阅读对初中语文教育工作有着特殊性,它的教学有效性,将对语文教学成功与否产生决定性影响。所以怎样依靠新媒体技术使得阅读教学成效能得到提升,向学生展示科学阅读指导,将是进行进一步研究的突破口之所在。
三、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原则
新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深入研究,还有很长探索之路要走,应当得到政府部门、学校、教师、设计者的多方支持与配合。在此前提下,将课堂教学信息化看作重要着力点,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刚性需求,抓住要点,实现创新。整个过程中,建议教师着重把握几项基本原则。
(一)明确教学时新媒体的技术地位
新技术的出现总是会伴生争议,如今很多类型的新媒体技术大量出现和采用,同样会在课堂上以争议和发展并存的态势展示出独有的魅力。此时我们不难看出:随着对教育现状改革的期待,其与现代文阅读教学之融合,可谓是一种必然趋势,其在课堂上的地位也会愈加稳固。因而,有必要直面新媒体技术之教育引领功能,提升它的利用效率,而不能永远对其保持排斥态度、只做表面功夫。有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原本的学习兴趣将会在年级变化后减弱,开展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期间,视听觉因素的影响又是同步增强的。可见教师要正视争议,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用发挥视听觉优势的做法巩固其地位,为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服务。
(二)强化教学时师与生的双向交流
初中语文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为两者相互统一之产物。语文教师在开展初中阶段的现代文教学时,既要承担起传授语文知识的任务,又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人文思想,保证学生审美能力的自然发展。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可能有多次面对“人”“机”单向交流的机会,这有可能造成基本情感交流的缺乏,从而使人文性的展示弱化。为能顺利解决此问题,我们应利用新媒体技术给现代文阅读以支持时,留意融入情感的必要性,即注意强化教学时师与生双向交流的原则之把握,用饱满的精神状态促进学生阅读激情的发展。这时要突出他们在阅读教学延续方面之主体功能,以及对应的教师主导作用,以扬长避短的态度面对每一次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机会,避免为了用而用的华而不实情况出现。
(三)平衡教学时互联非互联做法
对于新媒体技术而言,其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极易带动学生参与和认知兴趣,但问题在于:初中生往往存在自我掌控力与辨析力较差的问题。所以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努力做好网络安全防范举措,让网络的“入口”“出口”安排更为合理,防止陷入网络黑洞而不自知。在学生对新媒体技术产生兴趣,并在阅读学习期间大量运用时,教师应当注意到如何平衡互联和非互联做法的问题,以保证学生不会在信息空间和技术世界中迷失自我。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以科学、合理的形式运用新媒体技术,使新技术与传统方式共同生存。
(四)形成教学时的阅读媒介素养
为了与教育改革趋势相一致,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我们要充分关注到针对他们核心素养提升之问题。要求学生拥有足够的数字化生存能力,用更加积极和主动的态度,同“互联网+”发展趋势相适应,以及拥有足够的信息安全意识、网络伦理道德等,均是新的核心素养要求。在此类要求背景下,语文教师在开展现代文阅读教学时,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便不能只局限于辅助教学的片面视角,而是要把新媒体阅读视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必经之路,给予和教材基本教学内容同等的重视,即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媒介素养,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与文化修养同步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