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感受、思考

2021-09-13 12:02林丽琴
天津教育·中 2021年8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素质教育小学数学

林丽琴

【摘  要】没有思考就没有数学学习的成效。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以主观授课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忽略了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极其不利。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实践操作、感受知识运用的快乐以及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3-0024-02

【Abstract】There is no effect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without thinking. At present, in the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often transfer knowledge to students in the form of subjective teaching, neglecting to let students think about problems on their own, which is extremely detrimental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math literacy. Real classroom teaching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practice operation, feel the joy of applying knowledge, and think about ways to solve mathematical problem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Quality education; Practical ability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地指出了要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学生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应该以学生主体的心理特征为依据,数学教育是抽象的,在数学课堂上开设体验式教学,即让学生经历“体验、感受、思考”这三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体验、感受和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自己亲身实践,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进而产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文章将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给予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出真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亲切感。然而当前,数学教师在讲授课程的时候总是习惯把一些定理、理论强加给学生,却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这不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养成,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数学学习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这无疑需要学生在课堂中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展现出来。动手实践,不仅要依靠学生的兴趣,还要依靠教师的引导。教师应在有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对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升学习实效。

例如,在《图形的运动(二)》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讲述课程知识的时候,教师不要以自己对图形运动的理解给学生讲解知识,而要让学生自己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总结出规律和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教具,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动手实践,这样的直观的实践中得出的数学学习理论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师在课程中不要吝啬时间,要让学生在大量的动手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快乐,图形的运动轨迹要学生自主来完成,教师可以做出恰当的指导,但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二、利用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数学学习往往是比较枯燥的,但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将这样的枯燥化为生动形象的学习场景,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学习中感受数学的温度,提升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际生活让学生展开想象和思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更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机联系,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一种更亲切的心理氛围下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这也能够让数学回归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学生应用意识。

例如,在《生活与百分数》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在这节课程中,百分数是我们学习的重点,那么如何理解百分数的真正意义呢?这就需要教师做出恰当的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与百分数有关的问题,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参与率、成活率、银行利率等实际问题,如果不懂得百分数的意义,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问题引入其中,让学生尝试解决,比如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存钱,再如让学生计算本班数学小组成员的参与率等,这样便能够拉近数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数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一些源于生活实际的问题就是直面地告诉学生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教材“书面”上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温度,不仅仅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还能够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悟到生活化数学的理念,从而有效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三、思考解决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地指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與创新精神,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思考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总是以单一的教学方法来讲授数学知识和理论,而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缺少了思考的因素,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挥,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尝试以多种途径来解决数学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课堂中展示出自己的活力,学会思考,学会探究。

例如,在《四则运算》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四则运算,那么什么是四则运算呢?在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除了,那么怎么来综合计算它们呢?首先老师要告诉你们,有小括号的,一定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内容,那么大家有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要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内容?”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学生们开始反向思考,他们开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释这一概念。有的学生说,“如果不先计算小括号里边儿的,那么计算的数据就是错误的”,并且他给出了自己的理由;还有的学生说,“小括号存在,便有它自己一定的价值,我们怎么能忽视它呢?”学生们经过自己的思考,很快掌握了四则运算的规律,并且内心毫无疑问,学生自己能够讲述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运算规律,这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大有裨益。

数学是锻炼学生思维的一门学科,在数学学习中必然要学到很多其他学科无法训练到的思维,这就是数学学习的魅力。思考是数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架构梳理和思维拓展,这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够以主人公的地位完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感受到学习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了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数学素养而服务,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果断地尝试用自己的思维习惯解决问题。具体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体验活动、生活关联活动以及思考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效率,让数学课堂真正为学生的成长而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梅燕.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生成性资源的利用价值[J].考试周刊,2018(27).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素质教育小学数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