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法治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所高度重视的内容,其多次指出了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法制教育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增强国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能够更好的为法治建设而服务。因我国的中小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对其展开法制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为积极响应国家法治建设,对中小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当下,在加强针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方面仍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存在:
一是部分学校、教师和家长忽视了对于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现阶段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仍然以文化课为主,而对于法制教育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个别学校、教师和家长秉持着“唯分数论”的思想,对于学生成绩以外的事物漠不关心,更遑论针对其展开法制宣传教育了。而从校方到教师再到家长,这一系列关键“教育阵地”上的法制教育出现的不到位情况,会导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中小学生得不到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从而使得我国建设建成法治社会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被蒙上一层阴翳。
二是部分针对中小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出现了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情况。受限于中小学生的智力、心理发育不成熟,一些法制宣传教育不能够做到深入浅出,虽然看起来“高大上”,但是却并不能使得中小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出现了脱离实际的情况。而一些法制教育宣传材料内容也没有与时俱进,仍然出现了存在过时案例的情况,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这些案例也出现了脱离生活的情况。而这便导致了针对中小学生进行的普法宣传教育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三是部分中小学阶段所学的学科无法贯彻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中小学阶段的相关学科原本应当承担一部分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但受限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后遗症”,中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仍然以课业成绩为主要评判标准,因而通过相应的学科课堂教学来完成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因为无法量化,从而导致该目标被边缘化、变得“无关痛痒”,更遑论帮助中小学生培养法律意识、形成法制思维了。
积极响应国家法治建设,大力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力予以解决:
一是学校、教师和家长不应当忽视针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应当积极针对其开展相应的法制宣传教育。应当摒弃“唯分数论”的错误观念,意识到仅仅只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是不够的,需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建设法治社会任重而道远,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各方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为国家的下一代开展相应的法制宣传教育,以此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具有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合格的接班人。
二是针对中小学生的相关法制宣传教育应当与时俱进、联系生活实际。受限于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法制宣传教育应当与时俱进、贴近生活实际,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接受相应的法制教育,使其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培养相应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精神,这样才能够达到法制宣传教育所应有的效果。
三是部分中小学阶段所学的学科应当贯彻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根据相关政府部门于2007年所发布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中所要求,中小学阶段的相关学科应当承担起完成相应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例如初中、高中阶段的地理学科,应当在相应的课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处理自然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中发挥的效用;初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应当在相应的课程中帮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到我国法制的发展历程并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积极响应国家法治建设,大力加强针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而這同时也是增强全民法制观念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加快法治社会的建设有着莫大的意义。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