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苏玲
【摘要】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逐渐被列为考查科目,然而,大多数学校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成本管理。这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生命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并优化各项教学措施,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及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本文在生命成本管理的视野下,深入探究了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的有效方法,旨在全面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命成本管理;生命教育
苏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融入了很多有关生命教育的元素,旨在从生命成本管理的角度,让学生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和研究教材内容,落实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让学生正确地面对生命、关怀生命。另外,教师可以适当地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以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打造灵活化、生命化的教学课堂。那么,如何基于生命成本管理视野,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深化生命教育理念是每位科任教师都需要追寻和探讨的话题。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生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对学习付出的生命成本有很大的区别。学生的生命成本投入与最终结果产出之间有很大的联系,学生投入的生命成本主要是其愿意为了学习而付出的心灵资产,而最终的知识产出表现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心灵成长等各个方面。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实际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掌握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及缺点,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另外,教师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能够让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从而在教学中融入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案例[1]。
例如,“同伴与交往”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真正的友谊,学会并开始尝试去结交新的朋友,并教会学生珍惜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建立友谊的第一步,就是主动、热情地和同学打招呼。然而,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班级内既有性格开朗、积极乐观的学生,又有性格内敛、容易害羞的学生。这时,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一位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比如,教师可让性格开朗、积极乐观的学生与性格内敛的学生为一组,模拟朋友之间的相处,让性格乐观的学生积极和性格内敛的学生打招呼,以帮助性格内敛的学生敞开心扉,积极与他人交流。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学会如何结交新朋友,真正地理解友谊,并维护友情。
二、注重与生命教育的融合
道德与法治课程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而要想达到这一点需要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综合考虑整体效果,让学生真正地从生活的角度去观察、去实践,从而获得智慧。因此,教师应充分掌握生命教育的契机,将道德与法治课堂与生命教育相融合,为学生打造生命化课堂,并让学生学会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2]。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的“生命只有一次”时,为了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珍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安全剧场”互动活动,通过创设特定的场景,让学生完成表演。比如,小孩随意拿取大人的药物并吃掉,让学生表演接下来可能出现的结果;教师表演想要拿到高处的东西,但由于个子不够高,便搬凳子爬高,结果不慎摔倒。通过这样的互动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询问学生对这些情景有什么看法。通过回答问题,学生逐渐明白生命是珍贵的,在日常生活中应学会自我保护,并在任何时候都要将自我安全放在第一位,让自己远离危险和伤害。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对自己的每种行为负责,为学生构建正确的生命观念,使其树立积极向上的观念,积极发挥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做一个对家人、对国家负责的人。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最终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知识探索的乐趣。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丰富课堂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等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灵活的课堂中高效、高质量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说话要算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结合课内所学的内容进行自我拓展学习,如为学生布置一些收集古代有关讲诚信的故事或成语的任务,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资源收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开展德育课外活动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涉及大量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教材的知识点来源于生活,还能应用于生活。因此,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融入一些生活元素,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校内活动,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
例如,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爱护动物”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爱护周围的小动物,让学生充分理解動物与大自然及人类是不可分离的整体。教师可以在完成知识点的讲解后,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德育活动,如开展“关爱流浪小动物”的活动,让学生关注周围的小动物,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给它们喂食。教师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其深刻地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道德与法治课堂与德育活动相结合,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五、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生命成本管理
对于学生而言,生命成本是包括促进学业发展在内的,获取理想发展所投入的前提性资源,对学习的成本投入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投入意向、精力分配、实际掌握、节奏控制等,这些问题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会使学生对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甚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前景。因此,为了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真正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法,做到因材施教。
开展分层教学模式,第一步,教师需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生或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沟通,了解每位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第二步,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合理设置三个学习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及格。第三步,综合每位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状况及在班内的成绩排名,将学生分别安排到合适的级别。第四步,对于不同分层级别的学生,教师可设计不同梯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从而保证班内每位学生都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他们不容易”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或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要求他们理解社会发展离不开勤奋的劳动者所做的贡献,能发现他们生活的不易,做到珍惜资源,不浪费粮食。对于基础良好的学生,教师可引导他们思考劳动者的不易体现在哪些方面,应如何尊重劳动者。对于基础非常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帮助周围的劳动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以帮助劳动者减轻劳动负担。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为学生介绍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到生命的可贵和优良品质的高尚,引导学生在关注生活实践的同时,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命诚然可贵,但更可贵的是我们通过投入生命成本,学习到知识、技术,获得成长与实现价值。因此,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生命成本投入,尊重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课堂,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到最有价值的知识。
【参考文献】
杨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0(05):41-42.
夏廷.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华夏教师,2018(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