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精准脱贫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思考

2021-09-13 08:35郭建强刘亚红梁天瑶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有效衔接石家庄脱贫攻坚

郭建强 刘亚红 梁天瑶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上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经过5年的持续奋斗,石家庄市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三农”工作迈入乡村振兴的新阶段,通过对“十三五”时期石家庄脱贫攻坚实践取得的成效进行研究,从已有的实践汲取经验和启示,探索“十四五”时期石家庄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石家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08-0043-0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脱贫攻坚提出了硬目标、硬任务、硬举措,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脱贫攻坚以来,石家庄市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对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锚定目标、精准施策,全面谋划、强力推进,于2019年底在河北省率先完成减贫任务,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石家庄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减贫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石家庄市现行标准下的20.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8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全市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5.4%下降为零,4个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5823元增長到2020年的10401元,年均增长12.3%,超过全市8.2%的平均水平,实现了稳定脱贫,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了基础。

(二)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

脱贫人口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石家庄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568元增长到2020年的8180元。20.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免一补”“三免一助”等助学政策受益772.46万人次,“雨露计划”补助学生2.7万人次,资助金额达4435万元,“泛海助学”累计资助学生1954人,资助金额977万元,贫困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实现零辍学失学。7.2万人实现健康脱贫,“一站式”报销结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惠及490.86万人次,9786人得到大病专项救治。0.92万户贫困群众的危房得到改造。近5.4万贫困群众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9.7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享受到了生活和护理补贴。940名贫困群众当上生态护林员,人均年补助1万元。贫困群众生活日趋向好,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

脱贫地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和住危房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十三五”期间,石家庄市共安排产业扶贫项目1389个,带动贫困户23.96万户(次),户均产业覆盖达2.85次,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达3100元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超过28.6万人,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6.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就业。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1284个村、281万人的饮水条件得到改善。全市所有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脱贫地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27公里。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以上,4个脱贫县2667个自然村全部实现通动力电。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光纤通达、4G网络信号覆盖。建成集中安置区7个、配套项目14个,2726人实现搬迁入住。脱贫地区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四)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十三五”期间,石家庄市深入实施“堡垒示范、先锋引领、能力提升、人才支撑、帮扶助力”五大行动,共调整(不含换届)村党组织书记600多人,其他村两委干部549人,储备干部1.1万人。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和开展精准扶贫脱贫,基层干部能力明显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贫困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从过去几乎是空白村,发展到现在平均超过9万余元。扶贫干部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干实事、解难题,赢得了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极大巩固和发展,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

(五)培养了一支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扶贫干部队伍

“十三五”期间,石家庄市超过1600余名驻村第一书记,近3300名驻村工作队员,上万名扶贫干部始终奋战在脱贫一线,3.2万名帮扶责任人开展结对帮扶,实现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各级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作风能力得到历练提升,广大驻村干部和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在攻坚克难中快速成长。扶贫机构不断加强,干部队伍不断壮大,扶贫系统干部忠诚担当、履职尽责,做出了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真正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在扶贫干部身上、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得到充分彰显。

二、石家庄市脱贫攻坚工作的实践探索

(一)坚持理论武装,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脱贫攻坚实际相结合,深刻回答了为什么扶、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稳等我国脱贫攻坚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全面系统、深刻丰富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石家庄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组织扶贫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分级分类开展交流研讨、专题培训等活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始终保持正确方向。

(二)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始终加强和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同时严格落实“中央統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和“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石家庄市组建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16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均落实双组长制度并成立专门扶贫机构,推动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双主官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实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16个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市委、市政府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在脱贫攻坚期间保持4个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狠抓村级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25个,调整村“两委”干部1203名,储备后备干部11731人,培训农村干部和优秀青年1258名,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坚持人民至上,为实现共同富裕明确执政理念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脱贫成效的重要尺度,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基本民生需求,不断推动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公共财政倾斜力度,用好土地、金融等扶持政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全方位保障。脱贫攻坚以来,石家庄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投入31.6亿元,整合涉农资金20亿元,完成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省域内流转1136.63亩,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4.9亿元,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2.82亿元,中央定点单位帮扶资金11.74亿元,民营企业“百企帮百村”行动帮扶资金12.7亿元,其他社会帮扶资金3.95亿元。在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优化资金配置,提高使用效率,确保资金花在刀刃上。

(四)坚持政治优势,为脱贫攻坚凝聚强大攻坚合力

始终坚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全部之力来打脱贫攻坚战。石家庄市各级机关部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和人民军队等都积极行动,全市585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各行各业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认真落实“五级书记遍访贫困户”制度,遍访活动涉及全市193个乡镇、2893个村、85283户,实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全覆盖。525家民营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结对帮扶,帮扶自然村、行政村940个,585个贫困村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全市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补充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推动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为脱贫攻坚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

(五)坚持精准方略,为脱贫攻坚提供科学路径和持久动力

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精细化管理扶贫对象、精确化配置扶贫资源、精准化扶持扶贫对象,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石家庄市围绕“扶持谁”的问题,从2017年8月到10月,对全市农村户籍人口开展全覆盖式的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回头看”,彻底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同时认真做好动态调整,累计修改建档立卡错误数据信息45万余条,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数据支撑。围绕“谁来扶”的问题,选派近5000名驻村干部开展驻村帮扶,组织32447名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打通了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围绕“怎么扶”的问题,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重点实施271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七个一批”和七大工程专项行动、“七七”战略举措、“1133”精准脱贫攻坚行动等,把精准扶贫举措落到实处。围绕“如何退”的问题,明确退出标准和程序,委托第三方进行专项评估,确保退出结果真实。同时,在2018年底建成投用全市扶贫大数据平台,打造市县乡村纵向互通、行业部门横向互联的脱贫攻坚综合信息系统,不断提升脱贫攻坚精准度。

(六)坚持群众主体,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厚植内生动力

始终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富脑袋”“富口袋”并重,坚持“志智双扶”,尊重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内生动力,着力推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内源式发展。石家庄市加强教育引导,大力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扶贫工程,创办脱贫攻坚“农民夜校”“讲习所”,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2939名,着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强政策引导,改进帮扶方式,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推广“爱心公益超市”,支持贫困群众自主创业和参加职业培训,鼓励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和外出务工,鼓励用人单位、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防止政策“养懒汉”。加大贫困地区移风易俗和文明创建力度,利用宣传文化示范村、“道德讲堂”“燕赵社区大讲堂”、举办“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宣讲活动等途径,进一步树立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七)坚持弘扬美德,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始终坚持以先进典型为引领,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和衷共济、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着力用先进典型引导社会各界关爱贫困群众、关心减贫事业、投身脱贫行动,形成了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社会帮扶格局。石家庄市大力发掘脱贫先进典型,着力树立扶贫光荣的价值导向。脱贫攻坚以来,石家庄市共有4名个人、1个集体获得国家脱贫攻坚奖,51名个人、17个集体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奖。其中,2021年共5名个人、4个集体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称号,63名个人、53个集体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称号。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在中央和省、市媒体刊播稿件分别为188篇、656篇、4324篇,利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宣传转发5140余条(次),编纂《决胜今朝——石家庄脱贫攻坚全景纪实》,举办脱贫攻坚成就展,拍摄脱贫攻坚专题纪录片,为脱贫攻坚汇聚起强大正能量。

(八)坚持创新驱动,为脱贫攻坚各项事业注入生机活力

始终坚持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各项工作体制机制,大力增强脱贫攻坚事业发展后劲,示范带动作用更加凸显。一方面,石家庄市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措施,先后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等39个纲领性文件,部门配套出台629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明确了脱贫攻坚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坚持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探索形成了一大批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在河北省率先提出加强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并出台相关方案。组建石家庄市脱贫攻坚调度中心,采取“1个中心组+11个专班”工作模式,整合力量,攥指为拳,强化对扶贫工作的协调推进。建成投用石家庄市扶贫大数据平台,打造了集电子档案、工作管理、绩效考核、监测预警、决策支持、指挥调度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建立金丰公社“土地托管”、残疾人“双创园”、小额信贷预警机制建设、“红色旅游+扶贫”以及“井陉天路+扶贫”等扶贫新模式,为脱贫攻坚开辟了新路径。

(九)坚持较真碰硬,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保驾护航

始终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和各环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了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石家庄市坚持问题导向,狠抓问题整改,持续开展动态管理和数据清洗,扎实开展“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百日攻坚活动,深入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等活动,有效解决了大水漫灌不精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激励机制,持续开展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加大随机抽查和暗访力度,举办500余期脱贫攻坚“擂台赛”,常态化督导县(市、区)落实。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查结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1014件,处理1282人,党纪政务处分609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40起314人,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建立常态化的调度、通报、约谈机制,市委、市政府共召开会议87次,市扶贫领导小组召开会议83次,定期研究扶贫工作,有力推动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彰先督后、奖优罚劣,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累计提拔驻村干部267名,其中提拔为处级干部的51名,提拔为科级干部的216名。

(十)坚持“双线作战”,为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扫清障碍

坚持“双线作战”,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不利影响,奋力夺取战“疫”脱贫“双胜利”。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疫情期间石家庄市585个驻村工作队,1755名驻村干部克服困难,始终战斗在一线,做到了战“疫”脱贫两不误。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疫情期间共发放临时救助金700万元,临时救助困难群众1.09万人(次),救助边缘户462户,救助金额246.38万元,救助脱贫不稳定户802户,救助金额614.3万元。坚持分类施策,多措并举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实现全市贫困劳动力务工总数超出上年同期水平。加强对扶贫项目、扶贫车间、企业、农户等复工复产的服务指导,在全市疫情转入常态化防控后,46家扶贫龙头企业、27个扶贫车间全部复工,全市907个扶贫项目全部开工。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商、微商、直播带货等销售模式,推进消费扶贫,着力化解产品积压卖难问题,疫情期间,累计帮助销售农副产品737吨,销售金额达6亿元。

三、石家庄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石家庄市脱贫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任重道远。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稳就业保民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脱贫群众存在因疫情因灾情返贫致贫的风险。二是“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但标准还不太高,稳定住、巩固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三是有些地方脱贫成果还很脆弱,脱贫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有待加强,脱贫成效巩固难度很大。四是有的脱贫人口跟踪监测比较困难,部门之间的数据比对还有一些短板,防致贫返贫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五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规划融合、政策举措、工作机制、机构队伍等方面衔接瓶颈不少。六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以推进。

与此同时,“十四五”期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也面临着许多机遇。一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同时,国家和省、市对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决心坚定,坚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以推进,其力度巨大、措施保障得当、组织机制高效。二是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为乡村振兴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推动脱贫地区实现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三是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对于“十四五”时期的扶贫工作,中央和河北省已经做出了规划,主要是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體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新时代石家庄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路径研究

(一)强基本,守牢“两不愁三保障”脱贫底线

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必须坚决守住。一是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持续跟踪、定期检查收支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要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现动态清零。二是全面落实过渡期政策,继续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做好政策分类优化调整,保持政策连续性,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二)提质效,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要持续加强脱贫地区扶贫产业支持力度,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带贫主体,推动特色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持续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二要加大脱贫人口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加强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扶贫车间、扶贫公益岗的作用,通过劳动奖补、以工代赈等形式,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三要继续提高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水、电、路、讯等领域向脱贫地区倾斜,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四要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搬迁群众务工就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社会管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五要扎实做好扶贫产品认定工作,有效推进扶贫专柜、专馆、专区建设,积极开展政府预算单位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组织实施好消费扶贫;六要加强扶贫小额信贷、村级光伏电站建设,防范化解风险,确保脱贫攻坚期内的各项扶贫举措健康发展;七要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持续发挥作用。

(三)谋长远,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

一要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协调推动相关行业部门加强信息比对和数据共享,完善相关行业部门主动发现机制。实行农村低收入人口定期核查和动态调整,健全多部门联动的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机制,实现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风险点的早发现和早帮扶。二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保持低保标准稳定提高,有针对性地给予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对基本生活陷入暂时困难的群众加强临时救助,统筹使用防贫保险、社会救助基金等保障措施。三要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险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防贫监测对象的倾斜政策。完善养老保障措施,加强对孤儿、残疾人关爱照护服务,织密兜牢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四)增后劲,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是有序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工作力量、组织保障、规划实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有效銜接,持续加强脱贫村党组织建设,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二是对现有扶贫政策优化调整,在“双基”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逐步向乡村振兴标准看齐,稳步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三是进一步完善行业帮扶、社会帮扶和定点帮扶机制,大力实施“千企兴千村”行动,撬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四是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进一步加强宣传脱贫攻坚典型优秀模范人物事迹力度,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汇聚强大正能量。五是抓好考核衔接,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进一步强化督导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推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王玉倩

猜你喜欢
有效衔接石家庄脱贫攻坚
梁丛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中高职公共课有效衔接研究
石家庄衡水商会